真的要就这样浑然度过了这个年头吗?两次的失利,像是戳在我心里的两把利刃。或许是我就此沉沦,意志消沉,不再能够有什么动力去践行什么。
当人的的精力被分割后,很难专注投入到一个事情上去,总会顾此失彼。
至于实习期的我,想要达到在上学期间的那种学习效果,已然是不大可能了。无法进入到备考状态,又是忙碌不堪的状况,有时会辅导成绩较弱的学生听写与背诵,时常会批阅学生的作业,而这些事情都是要花费心思与精力的,然后再抽出一部分时间去备考,那么,如此备考,效果何在?
精力本来就有限,还要考虑用在多个方面,多个事情上面,这或许强人所难。与其勉为其难地让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倒不如选择另外的理性机智方式。
状态每况愈下,学习的动力早已被消淡磨净,曾经所憧憬的,所盼望的,所渴求的,在这个时候已然遥想不及。这样的悲剧正在我的身上渐渐上演,而我不幸的成为了那个悲剧性的主人公。
但就此沉沦?
而我的回应是:no!no!no!
很多的沉陷都是从心理上的屈从,对事物失掉了信心,便是对人生的另外一种亵渎与软弱表现。人的发展路途具有渐进性,有的人早已终南捷径,有的人还在不断攀爬……各式各样的形态,所展现的、所要表现的,身上的精神也好,或是气质都是大相径庭的。
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对自己失掉了信心,有毅力的人从不肯面对荆棘时,选择妥协与弃馁,而是毅然迎对,这便是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点。
面对现实性的问题,有人选择避而不谈,会有人选择坦然面对。二者的选择便是不同的结果,做何种选择才对得起自己,于自己掂量。将自己的思维勉强在别人身上,那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将自己的思想强制性于他人的行为上,那是一种受人唾弃的行径。
我们面对很多种选择,有时会不可避免得选错,但这样一个过程却是深受感触,人需要成长,并非只是简单去经历,而要在今年中得出自己的感知。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但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喜形于色,真诚,性格较为急,开朗俏皮。”这都是我从她身上所发现的,所捕捉到的特征。而遇到性格相补的人,这是弥足珍贵的。“珍视”便是我的态度。
有时候过多花里胡哨的语言并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真诚,用行动去感动,那才是感情当中应该存在的。有人好为人师,总擅长于用上不同的理论去约束他人,这让我想起一则小故事,一则叫“狗拿耗子”的故事。
自己的经历或许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增长阅历的积累,便是在不断的经历当中获知的。继续迈步自己选择的道路,可能驶步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终点是光明的。这并非心灵鸡汤式的讲话,更不是啰里啰嗦的教化,而是真诚的肺腑之辞。
听则信有,不听则无,或许更需要“兼听则明”。选择的路,即使是一条充满凛冽的刺骨,泥污缠身的路道,也要蹚过去。这才是对选择的一种态度,一种奋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