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星际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资本青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星空科技再一次上了热搜。 原因很简单,《太空失重体验馆》吸金能力太强。 五月份的时候,星城一家场馆,都出了莫大的风头,进入十月,四家场馆联动,一时风头无两。 根据星空娱乐上报的数据,整个黄金周总共接待游客超过12万,总营业收入,接近5700万元,纯利润4100万元。 没有哪一家娱乐公司能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日报》以“旅游新势力”为标题,将体验馆与几家大型的老牌游乐公司相提并论。 《经济日报》更是称呼星空娱乐为“游乐独角兽”! 其评论员信誓旦旦的表示,按照现有规模,以及其超强的吸金能力,打败了股票市场,80%的公司,星空娱乐已经可以直接上市。 并且很隐晦的表示,如果星空娱乐在国内所有新一线城市开设场馆,完全可以造就一家至少六百亿资产的,巨型娱乐公司。 有了这两家报纸的热捧,星空科技想不上热搜都不行。 上热搜是要付出代价的! 上一次上了热搜,有很多单位来打秋风,给黄启文带来了无数的困扰。 这一次上热搜,打秋风的不见了,但是来了实力更强的。 比如三号人物的孙子,那个瘦竹竿:胡锦才,还有和他一起来的,黄凯的老同学:高峰。 高峰就不用说了,自称官二代,熟的不能再熟,现在看来并没有撒谎。 毕竟能够和胡锦才走在一起的,多少算个人物,要不然怎么入得了对方的法眼? 至于胡锦才,两人也算得上是不打不相识,自己落了对方的面子,害对方把古董都给砸了,多少有些恩怨在。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既然给足面子,正常拜访,他也不可能把人赶出去,面都不见。 不管是官场也好,生意场也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是黄凯最近才搞懂的道理,因为志同道合有一个近义词,叫做利益攸关。 黄凯在办公室接见了两人,因为他经常不在,所以根本没招助理,只能亲自泡茶。 三人打了半天屁,才算是正式进入主题。 胡锦才开口就吓死半个人:“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跟黄总谈一谈星空娱乐的收购计划。” 胡锦才说完,使了个眼神,高峰就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合约,递给了黄凯。 黄凯笑了笑,接过合约打开,找到了关键词:锦江资本愿意出资40个亿,购买星空娱乐51%的股份。 大手笔啊! 锦江资本,黄凯没听说过,但是能够一次性掏出如此大的资金,不管是从哪里来的,都足以说明对方的实力不可小觑。 但是这两位少爷来之前,难道没有去打听一下星空娱乐的详情吗? 远的不说,最近,经济日报的分析,想必做投资生意的都会有关注才对。 再不济,学过经济的都知道,一家轻资产,重利润的游乐公司,年纯利润稳定在两个月以上,估值都会超过100亿元。 想要凭仅仅40亿的资金收购51%的股份,只能说他有点异想天开了。 当然了,谈判嘛,多少要给对方点面子,不能直接撕破脸皮。 所以黄凯放下他们的收购要约书,起身从自己后面的柜子里掏出了四份一模一样的收购要约书。 在两人目瞪口呆之下,黄凯打开了其中一份说道:“这是忠实资本上个月发过来的收购要约,愿意出35亿资金收购星空娱乐的35%股份!” 不带两人有所反应,又打开了第二份说道:“这是林木资本上个月发过来的投资协议,愿意出资15个亿入股星空娱乐,占据15%的股份!” 后面的都不用打开了,不管是忠实资本还是林木资本,都是湘省大名鼎鼎的投资集团。 这两家随便拎出一家来,不管是摆在台面上的软实力,还是隐藏在后面的硬实力,都不会比面前的两个人差。 如此有实力的两家公司的报价都是参考了之前贺氏基金会和江氏基金会的投资协议才报过来的。 而且是卡在了黄金周之前报的价,算是比较公平公允的价钱。 但是经过了这个黄金周之后,如果这两家公司还想继续报价,必定还要提高出资的比例。 所以两人但凡去了解过这其中的内情,就不会糊弄这样一份收购要约,没得来恶心人! 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 黄凯当然要找台阶给对方下,直接把四份要约书收了起来,然后语气诚恳的说: “高峰,咱俩是老同学了,胡公子呢,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本人今后还要在星城混,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都是生意人,讲究有钱大家一起赚,有财大家一起发,所以我可以给彼此一个机会。” 他稍微的停顿了一下,见两人都在认真听,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锦江资本有多少实力我不清楚,但是星空娱乐可以拿出10%的股份转让,价格就按之前我们第一次融资的价钱计算,也就是每股一个小目标,如果你们觉得合适,随时可以过来签约!” 黄凯之所以这样决定,正是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必须要减少制肘。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跟这两位后面的人勉强说得上话,算是实力相当。 既然要合纵连横,肯定要拿出诚意来,但是又不能给的太多,10%算是一个基线,少了不合适,多了也不合适。 胡锦才和高峰对视了一眼,多少感受到了对方眼中的挫折! 兴高采烈的来了,结果脸差点被打肿,虽然对方给了面子,下了台阶,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胡锦才多少还算有点定力,毕竟他们家老太爷还在位,也算是见多识广。 所以犹豫了一会,才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我们锦江资本愿意出五个亿的资金收购5%的股份!” 不是他不想多出,而是他的资本只有这么多,原本他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签订合约之后,再从银行贷款,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这是很多二代或者三代经常使用的手法,无往而不利。 偏偏在黄凯这里遇到了挫折,所以退而求其次,毕竟稳赚不赔的买卖,千年难遇。 黄凯也松了一口气,他就怕对方狮子大开口,这样的结果才是互惠互利。 这同时也表明,对方以及对方后面的人,不是那种见利忘义之辈。 这种信息,比那五个小目标还要有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