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观随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道法二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道是一种隐性的规律。 天地间最大的规律是天道,而天道是世间万物的规律驱使而来的。 不见阳光的地方肯定有霉菌,没有人的大地迟早会被森林淹没,我们和动植物一样都需要供给自己体内的生命运转以达到自己生命的正常运行。 没有人之前的天道有两种,生存和繁衍。所以你看世间万物,大到鲸鱼,小到植物,都在拼命的生存,努力的繁衍。 有了人之后,就产生了更复杂的规律,他们分别是“趋利避害”和“安逸享乐”。 没有人在明知篝火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扑上去。 也没有人可以拒绝篝火的温暖。 人都“趋利避害”,只不过有人是勤奋的工作,有人是努力的耕作,有人是自私的欺诈,有人是悄悄的算计。 人都“安逸享乐”,所以付出都是为了拥有,真诚都是为了被温柔,工作都是为了明天不工作,赚钱是为了可以幸福。 “趋利避害”是本能,不是罪。 “安逸享乐”也是本能,不是愿景。 任何正统宗教的修行,都是违反这两项规律的修炼。 所有欣欣向荣的朝代,政策都是“趋利避害”的;所有即将走向灭亡的王朝,都有一段“安逸享乐”的过程。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这两股规律的驱使下或走向人生高潮,或跌入人生低谷。 比方说—— 因为长期经历着民国的黑暗低谷,自然就会有了现代历史的高歌猛进。 因为历史上有女性的长期压迫,自然就会有思想的解放。 因为有长时间的解放思想,自然就会有无处安放的自由。 历史不管是从现在倒退过去,还是从过去向现代快进,都是起起伏伏的都是环环相扣的,都是互相作用的。 历史是千千万万个人的,自然是千千万万个人的人性引导出来的,可人性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从生存这个维度讲是生存和繁衍,从思想这个维度讲就是“趋利避害”和“安逸享乐”。 可能有人认为我这样说好像不对,既然人都是“趋利避害”“安逸享乐”的,那为何我们的先烈会奋不顾身英勇就义? 代入角色,其实就不会矛盾了。 如果我们都怕死,那我们都会活成狗;如果我们都怕死,那我们的子孙就不可能有生存的立锥之地。 我选择不怕死,是因为跪着活比死难受;我选择为人民死,是因为这样死得其所。所以那时候才有很多像我外公一样的先烈,不“安逸享乐”,不“趋利避害”,而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义无反顾的去找死。 可你不要忘了,他们不“趋利避害”,他们不“安逸享乐”,是为了我们可以“趋利避害”“安逸享乐”啊。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勤奋努力”都是为了“趋利避害”。 这世间所有的“努力付出”也是为了以后可以“安逸享乐”。 心态不一样罢了,人品不一样罢了,方法不一样罢了,条件不一样罢了。 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样的。 有了这个认知,应该会因为会少很多痛苦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