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蓉哥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父子交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宁国府祖传的教育手段,是非打即骂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模式。 在贾珍的记忆里,他这个嫡长子,整日里偷鸡摸狗,不做好事。读书也不成,只花钱捐了个监生混日子。武艺?那就更别提了,说出来都让人笑话。 可今儿,他确实大吃一惊。 消息传回来,他几乎以为幻听了。 啥?蓉哥儿箭术如神,百发百中,在东平郡王府里一鸣惊人,拿了武状元?哪里来的混账,在这里骗人! 可消息越传越真,更多详细内容传入贾珍和尤氏的耳朵里。 渐渐地,二人不得不信了。 “蓉哥儿哪来那么大本事?”这是贾珍脑子里的疑惑。 尤氏知道些,只说昨儿贾蓉去箭道里射箭了,连发二十一箭都中了,宁府小子们都欢呼雀跃呢。 听到这里,贾珍才信了半分。 但没见到贾蓉,还是不敢相信他这个儿子居然真的出息了。 从刚才一进门,贾珍就在暗中打量他。 果然不一样了。 眼神清澈有神,步伐举止有劲,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昂扬锐气。 就像一柄宝剑,悄然开了锋芒。 尤其是,在他面前居然能侃侃而谈了,不再惧怕他的威严。嗯……确实稳重了许多,不再形容猥獕。 因此,贾珍才愿意大发善心的提点他几句,让他不要得意忘形。而效果很不错,贾蓉很上道,语气很真诚,对他充满尊敬,令他心里十分满意。 “罢了,你小孩子家家的,哪懂这些人情世故。待会子我给赖升写个条子,从府库里拿几件东西,给你太爷和张神仙送了去,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贾珍眯着眼,端坐在厅上,捋着胡须语气和善的说道。 “是。” 贾蓉连忙点头。 “另外……”贾珍皱起眉头,“我听下人说,你在东平郡王府里夸下海口,今儿晚上要在太平楼包场?” “是有这事儿。”贾蓉点头,连忙回禀道:“儿子在游园会上一鸣惊人,结识了许多哥儿。正巧穆王孙发了头彩礼单,我瞧着数目不少,就想借着这个机会,笼络他们一番。” 许是害怕贾珍不答应,让他失信于人。所以贾蓉连忙把哥儿们的名字说了出来,包括谢鲸、裘良、韩奇、冯紫英等人。 每个人,贾蓉都特别点明其家族背景和身上官职。 “他们要么有本事,要么有官职,儿想着结交一番也好,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他们的关系了呢。” 贾蓉吐露真言。 贾珍和尤氏等人听着,看向贾蓉的眼神里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蓉哥儿什么时候,居然有这般功利的心思了,都学会笼络人心了。 瞧着确实不一样了。 尤其是贾珍,此刻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开了,面色缓和了不少,看向贾蓉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满意。 老实说,在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确实很愤怒也很震惊。 贾蓉这个败家子,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夸口要在太平楼包场,他知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那可是神京城里有名的销金窟!就连他……也只能一个人享受,或者请几位好友,根本不敢大包大揽。 贾蓉这个孽障,哪里来的胆子?! 尤其是,联想到最近贾蓉要结婚,居然大着胆子跟他求情,要让孙恒进账房,就更让贾珍升起危机感。觉得贾蓉图谋不轨,要夺他的权了。 所以,贾珍想着帮他一次(毕竟是嫡长子,代表宁国府的脸面和继承人,不能失信于人),就断掉他夺权的念头。 就算贾蓉结婚成人了,贾珍都不会允许他派心腹进入上四房学习怎么管理宁国府的。 他还年轻呢,还可以活好多年,也可以压制贾蓉好多年,他有这个自信! 可是当贾珍听了贾蓉的解释,内心的矛盾疙瘩突然解开了。认为贾蓉用心良苦,确实成熟稳重许多,居然都学会为自己争取政治利益了。 一股望子成龙的喜悦感,在贾珍的心里升腾起来。 “这么多年,老夫的辛苦没有白费啊,这个孽子总算成人了。” 这般想着,贾珍面色舒缓,看向贾蓉的眼神里充满欣慰。 一时高兴之下,竟觉得有些亏待贾蓉,多少想给他点“甜头”了。 这么优秀的继承人,确实不能太小气了。 “既然要笼络人,就不能让别人说咱们宁国府小气。只一晚上而已,就算近几年庄上不景气,但家底还是有一些的。待会子,我给赖升写个条子……” 说到这里,贾珍突然停顿一下,仔细想了想后,说道:“算了,待会子把赖升喊来,我亲自交代他罢。” “是。” 贾蓉面露喜悦。 贾珍既然这么说,今晚太平楼包场的钱,肯定是花官中的,他那彩头里的金银,就可以省下来了。 “老爷,儿刚才进府的时候,府里下人围着给儿道喜,儿一时高兴之下,也允诺发一份赏钱。 “您看,要不要跟赖爷爷说一声?” 贾蓉趁热打铁,又说起下人赏钱的事儿。 话音落下,贾珍皱起眉头,“你不是有东平郡王府发的彩头吗,怎么连一份赏钱都舍不得出?” 他觉得贾蓉有些过分了。 怎么一天到晚就盯着他兜里的钱,自己一分钱都不想花呢。 对于这一点,贾蓉也有合理的解释:“老爷,儿在东平郡王府里说了,想去京营谋个职位,恢复祖上荣光。所以这钱儿想自己留着打点同僚使用。” 这件事,贾珍倒是听下人说了一嘴,只是没太在意。不想,贾蓉居然来真的!顿时下意识的皱起眉头:“你想去京营?为什么?在国子监里读书不好吗?” 一旦涉及京营,贾珍就慎重起来。 他有些害怕。 他小时候是经历过永兴之变的。 那会子,宁荣两府多么风光。可连续两次站队失误,惹了太上皇不快,太爷(贾代化)没了,老爷(贾敬)辞官避祸,去城外玄真观里修真练道了。只留下他支撑偌大的宁国府,却也不敢走武官的路子,只继承了爵位,做个清散闲人。 贾蓉在东平郡王府里一鸣惊人,夺了游园会的武状元。这是喜事儿,说明他贾珍教子有方。 如果说,贾蓉老老实实读书,或者愿意做个文官,他都是愿意支持的。 可京营…… 那太凶险了。 即使贾珍躲在府里清净,也知道今上对他们这一派很有意见,政治上打压的厉害,只能把王子腾推上去,借机的服个软。 更要紧的是,大明宫里的那位,愿意让贾族的人再去京营谋职吗? 他老人家,是否对当年的事儿,还心存芥蒂呢? 这一切,贾珍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想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享受荣华富贵,做宁国府的主人。 所以,贾珍皱起眉头,语气里流露出抗拒和敌意。 很明显,不想让贾蓉去京营惹祸。 贾蓉心里一紧,但表面上却笑道:“儿读书不行,却在武艺上颇有几分天赋,众人都说我有宁荣二公的神采呢。” 贾珍听到这里,在理智上理解了贾蓉,但情感上仍是抗拒。 沉吟一会子,他仍是摇头道:“兹事体大!你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知道朝廷争斗的凶险。在朝廷里当官,哪是会武艺就成的。你先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待你成婚后,我再请各府的爷们儿过来坐一坐,商议商议你今后的仕途之路。” “是,全靠老爷为儿谋划了。” 贾蓉叉手行礼,面色感激,眼睛里流露出真诚的孺慕之色。 见状,贾珍面色缓和许多。 “那赏钱的事儿?” 突然,贾蓉话题一转,又说起正事。 这一次,贾珍却皱了皱眉头,没再说什么让贾蓉出钱的话,只沉着脸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 贾蓉笑着点头。 “老爷,儿大婚在即,按理说该派人去上四房里学习做事的……” 可贾蓉哪有那么容易满足? 瞧见贾珍答应了让官中支出下人的赏钱,突然话题一转,笑吟吟的说起让孙恒进账房的事儿。 霎时间,贾珍脸色一黑。 臭小子,你没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