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限进化,从点石成金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3章 逍遥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PS:这一章是资料章,如果早已看过类似的内容,在看完开头和结尾之后,可快速跳过。 ……………… 李瑜带着梁紫霞、梅兰竹菊四剑,很快就在青龙门的天剑峰安顿下来。 前面几天,时不时有修士主动来拜访,想跟李瑜等人打好关系。 后来李瑜故意放话出去,说自己要专心修炼一段时间,为下个月的宗门比试做准备,那些修士就没有再来打扰他。 梁紫霞等女子,都有自己的房间和静室,正在专心修炼。 李瑜回到自己的静室,紧闭房门,用神念将识海中的【北冥真经】增强版调出来,打算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继续升级。 相传,【北冥真经】的精髓,源自上古时代一位叫庄子的圣人,主要是从他的名篇《逍遥游》演化而来。 李瑜已将那些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方便自己理解记忆。 《逍遥游》是庄子与惠施辩论的文章,“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游”是邀游于自然界。 庄子针对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的命题和“执一不化”的观点,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与惠施展开激烈的辩论。 本篇有三个层次: 从“北冥有鱼”到“圣人无名”,是写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体现庄子超世主义的人生哲学。 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肩吾问于连叔”,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观点,这是达到“无待”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反映了庄子的利己主义。 在惠施与庄子的两段对话中,惠施以大瓤来影射庄子“大而无用”的观点,庄子却把无用说成大用。 这是他的主观随意性的方法,也是他的处世哲学。 庄子所追求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小大无别是相对主义的,无名、无功、无己是利己主义的。 但是,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承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 “北极大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上的云彩。 这只鸟,风起海动时,就要迁移到南极大海。南极大海,是天然的大池。 ……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 野马奔驰的游气,飞扬弥漫的尘埃,空中活动的生物,都因气息相互吹动而上升。 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么? 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么? 大鹏向下看,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罢了。 如果水积得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起大船的力量。 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一根小草就可以作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 风积的强度不大,它负荷大鹏也就没有力量。 所以能飞九万里,则是因为大风在它的翅膀下面,然后才凭借风力;背负着青天而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 胡蝉和楚鸠,竟然讥笑大鹏。 它们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飞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 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到百里远的地方,要用一夜的时间去准备粮食。 到千里路远的地方,要提前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这一虫一鸟,又哪会知道这个道理呢! ……生命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植物,不可能知道一昼夜的时光。 生命只有一个夏季或一个秋季的寒蝉,不会知道什么是一年。 这就是“小年”。 楚国的南面有一种冥灵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以五百年为一个秋季。 远古时代有一种大椿树,更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以八千年为一个秋季。 这就是“大年”。 ……不毛之地的北极,有很深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池。 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 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像泰山,翅膀像悬挂在天上的云彩,凭借旋风飞向九万里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极大海。 小泽里的小雀,竟然讥笑大鹏: “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便落下来,在野草之间飞来飞去,这样的飞翔不也是很快活么!而它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呢?” 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列御寇能够驾着风行走,样子轻妙极了,走了十五天,然后回来。 他对于求福的事,从来不去汲汲追求。 这样他虽然可以免去步行的劳苦,却还是有所凭借的。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 所以说,修养最高的至人,能够忘掉自己;修养达到人所莫测的神人,不去建立功业;修养臻于明智的圣人,不去树立名望。 ……在藐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肌肤像冰雪那样洁白,恣态像处子一样柔美。不吃五谷杂粮,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邀游于四海之外。 她的精神十分专一,对万物不加闻问,从而使万物不受灾害,年年谷物丰收。 ……瞎子没有办法同她共赏文采的景观,聋子没有办法同她共听钟鼓的乐声。 ……那位神人,她的德行与万物混同为一,而社会上的人则追求纷争,她哪里肯劳碌地经营社会上的俗事呢! 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害她,大水滔天而至也淹不死她,天旱热到金石熔化,土地和大山都被烧焦,她也不会感到热。 用她身上的细小尘垢和秕糠,就可以造就尧舜,她怎肯把治理社会事务当作自己的事业呢! ……惠施对庄子说:“魏惠王赠送我一个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而成长,结出的果实有能容纳五石粮食那样大,用来盛水,可它的坚固程度却不能自胜。 把它切开制成瓢,则瓢底大而平浅,不能容纳什么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而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先生,原来你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 宋国有一个人,善于炮制不皲手的药物,祖祖辈辈在水中从事漂洗丝絮的劳动。一位客人听到了这件事,请求以百金购买他的药方。 宋人把全家集合在一起,商量说:“我家祖祖辈辈从事漂洗丝絮的劳动,所得到的钱很少,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让我们把药方卖给他吧。” 客人买得药方,用它去游说吴国的国王。 一次越国发难侵吴,吴王派这个人统帅大军,冬天和越军在水上作战,大败越军,于是得到割地的封赏。 能不皲手的药方只有一个,有的用来博取封赏,有的仍然不能免于在水中漂洗丝絮的劳苦,这就是因为对药方的使用不同。 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将它做成腰舟,拴在腰间,借以飘浮在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无物可容呢?可见先生的心窍,还是被蓬草堵塞了! 惠施又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把它叫樗。 这棵大树的树干,长着凹凸不平的大疙瘩,无法打上墨线;它的小枝又都弯弯曲曲,不合乎木匠的规矩,生长在道路上,木匠连看也不看它一眼。 现在你说的那些言论,都是大而无用的,所以大家都弃你而去。” 庄子回应:先生,你没看那野猫和黄鼠狼么?它们把身子伏在地上,以等候那些来来往往的小动物。东西跳跃,高低不分,踏中机关,死于罗网。 现今的牦牛,它那庞大的身躯,就像挂在天上的云彩,明明能力很大,然而不能捕鼠。 现在先生有这棵大树,却忧虑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到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以及那无边无际的旷野? 然后,来往徘徊在它的旁边,自由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使它遭不到斧头的砍伐而夭折,也没有什么东西来侵害它。 既然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李瑜反复观看识海中的【北冥真经】,将文言文与翻译文对照,再结合自己用八种天道筑基时的各种领悟,很快就沉浸在知识海洋中…… 也不知过去多久,他缓缓睁开眼睛,一跃而起,哈哈大笑:“以后,我所使用的身法,就叫“逍遥游”吧!” 一步跨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刚被上官非凡追踪时,如果他会逍遥游,虽然打不过对方,却肯定可以逃脱。 这种身法,是将幻影步、雷厉风行、虚空之力等融合起来,再吸收【北冥真经】的一些理念,精髓就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现在,该出去做宗门任务了。 对于他来说,修炼资源是“掠夺”或“窃取”回来的,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他的升级速度就会非常快。 所以,他必须不停地主动跟别人打交道。 对方的资源越多,对他的帮助就会越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