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京美丽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攻防互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伴随裁判摆出拉弓射箭的动作,大喊“投杀”。 观众席顿时变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他们的表情、情绪、行为在不断变化。 最终汇聚成热烈的欢呼声,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赛场的真实情况。 三振出局很常见,但三杀或连续三K的场面却很少见。 呼声持续了好长一会儿。 观众发泄完情绪,似乎还觉得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纷纷起立鼓掌。 高杉彻只能摘掉棒球帽,站在球场中心,朝观众席回礼。 这一刻,他伫立在阳光之下,仿佛一束聚光打在了他的舞台。 他真正认识到了受人追捧的感觉,那是一种令人情绪高涨,会忘乎所以的享受。 不过,输赢仍未分出,比赛还要继续。 此时,两军攻防互换。 高杉彻拿着九号牌,排队站在了场边,这是他上场击球的顺序,也叫打序、棒次。 打序不是从棒球帽抽签决定,而是按照进攻效率最大化的合理安排。 每个棒次都有击球机会,但一般来说,棒次靠前的击球员,往往会有更多机会上场打击。 因此,一至五棒称为前段棒次,六至九棒叫做后段棒次。 棒球联赛一个赛季,球员能从后端棒次上升至前段棒次,便是教练对他们打击能力进步的最大认可。 像高杉彻这种投手,通常击球练习较少,打击能力弱,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安排到最后一棒。 而二军第一棒是一位二年级学生,名叫岛野昌孝,也在防守时,担任左外野手。 外野的防守区域大,距离各个垒位的距离远,防守很不容易。 作为一名合格的外野手,岛野昌孝的奔跑速度快、臂力强劲、对时间空间的判断准确。 同样,这也是他能作为第一棒,担任“开路先锋”的原因,具备打击和跑垒能力。 此次实战演练,两军都没有教练参与,所有战术配合都由球员自己安排决定。 上场前,前田良介把二军全体队员聚在一起,开始商议讨论战术。 “一军开始看不起我们,想要用羞辱的手段击败我们,以此向教练证明实力,因此,在进攻时,一、二棒都没有安排强力击球手,却吃了大亏,后半局防守,他们肯定会直接派出校队正选的先发投手。” “说得对啊。” “我和一军的投手前辈认识,经常让我买饮料给他,是个脾气暴躁易怒的人,我建议采用快速打击,扰乱他的情绪和节奏。” “没错,没错。” “还可以采取打深战术,守备场地深处的前辈,最近一周训练十分不积极,状态下滑的厉害。” “对对对,这个很对。” “别再一直附和了,高杉!” “也给大家说点什么,你可是连续三K的投手,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投手。” 和一军那种傲慢的态度不同,二军更为团结,而且更想赢。 为了赢,他们可以不在乎那种先进后进的前后辈制度,征求每个人的建议。 高杉彻初入棒球部,平日都是按照教练的安排指导,集中锻炼体能和技巧。 除了那几个经常和他配合训练的部员,对其他人,也就是能喊出名字的程度。 可面对队友积极的请求,他又不好什么都不表达。 于是,他开始低头思量,片刻之后,他朝一军那边扫了一眼,开口说道: “我对校队还不太了解,也不太懂战术,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我在训练投球时,有观察琢磨校队先发投手的投法和球种。” “针对这方面,我提两条建议,第一点,他和我一样喜欢投直球,球种也称不上丰富,曲球变化球算是可以。” “还有一点,诸位可以着重注意,他的投球落点偏低,偏好位置在好球区的下方。” 听完他的建议,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而后前田良介开始总结指挥。 “我们就用快速打击和打深战术,古田前辈力量强、速度快,只要抓住大家说的弱点,应该能保证上垒。” “第二棒是我,到时,对方反应不过来最好,若是及时调整,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是用牺牲战术,也要为大家试探出情报,推进岛野前辈至得分圈。” “三棒、四棒的前辈,你们的击打能力最强,技术最全面,我们不奢求全垒打,只请务必能打出安打,保证得分。” “后半局的场面,是高杉替我们投出来的,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拿到分数。” “下一局,对手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我们只有保证在这一局多拿分,才能距离胜利更近。” “是。”二军所有队员齐声应答。 他们将手搭在一起,为自己加油打气,顿时士气满满。 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高杉彻轻吐了一口气,放松了不少。 他在进攻局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微不足道,只能给大家一些浅薄之见。 那些建议可不是他信口开河,胡乱指点江山。 他发现,不只东大附属高中的投手,喜欢投直球,而是整个甲子园大会的高中投手,都偏好这个球种。 哪怕是职业联赛,或者说年轻的投手,也都是以直球作为主要手段。 只有上了岁数,久经沙场的老将,才会玩一手出神入化的变化球。 其中大概有两个原因。 高速直球,只要足够快,击球手就反应不过来,这个比较公式是恒定的。 变化球,则需要大量经验、长期的技巧训练,才能得到提高。 另外,便是年轻力壮可以拼命投高速直球,而上了年纪,就投不出速度,也学会了保护身体。 至于评价其他投手的变化球水平,他虽然也投的不好,但他亲眼见过真正厉害的变化球。 比如他的叔叔高杉纲重,是东六大高校联盟的先发投手,教练藤冈义雄更是以投手身份打入职业联赛。 最后一条建议,投球落点和偏好区域,则是他在训练中观察到的。 东大附中的先发投手个子高,先发捕手个子矮,两人配合时间久了,便会养成一些习惯。 高杉彻发现这个问题后,还特意和前田良介沟通过如何解决,毕竟他们两人也有身高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