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花园酒店的套房,高杉彻正在打量未来的“华尔街之王”。
49年出生的瑞·达利欧,今年刚好三十岁,满怀信心,壮志凌云。
不过,可能是这段时间压力很大,眼底的黑眼圈是掩饰不住的。
简单介绍几句,达利欧的目的,高杉彻就已经清楚了。
此人正是为了美金而来,也就说桥水公司想要为他管理这些钱,帮他进行投资。
于是,大家直接开门见山。
“高杉先生,这是我们的企划书。”
知道高杉彻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达利欧也不必再秀那临时学的几句蹩脚日文。
拿出昨晚加班赶出的投资企划书,目光期盼的看着高杉彻。
此次此刻,达利欧早已从被保镖摁倒在地的惊惧中清醒过来。
被炒鱿鱼以后,他创立了桥水公司,说服曾经的客户继续聘请他当顾问。
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通过代理交易管理,帮助他们应对风险,以此来获取佣金。
然而好景不长,通货膨胀下的经济萧条,所有生意利益都暴涨暴跌。
几次亏损,让桥水公司举步维艰,濒临破产。
这时候,刚刚三十岁,单打独斗的达利欧,根本没有拉新客户的渠道。
找了好几个朋友牵线帮忙,也都没得到什么积极反馈。
眼瞅着公司资金快没了,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家里两个孩子也嗷嗷待哺。
达利欧已经绝望到想要卖掉公司,去华尔街找一份差事来养家糊口。
结果峰回路转,正当达利欧万念俱灰的时候,朋友传来消息。
有位超级大客户兑换了两百万美金,进入了花园酒店,只是不清楚对方拿这笔钱用来做什么。
但对于达利欧来说,想做什么都无所谓。
他很有自信,人都来纽约曼哈顿金融中心了,还住在纽商所附近,目的不言而喻。
最重要的是,他快穷疯了,只要有钱,都是他的目标客户。
别说被保镖摁倒,差点被保安扔出酒店,就是去大街上裸奔,达利欧也不在乎。
这待遇总比从帝国大厦跳下去要好得多。
更何况那还是带着两百万美金的大客户。
如果能说服客户聘请他当顾问,再按照他的投资计划来。
半年以后,他光是拿佣金,都能拿到手软。
单凭这一点,达利欧就愿意付出所有,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客户是否有意向。
高杉彻翻动着自己手里这份十几页的企划书,内容并不复杂,甚至大部分想法,都与他不谋而合。
白银、黄金期货和国债。
这份企划书在知道未来的高杉彻看来,简直太厉害了,完全能说明达利欧的敏锐嗅觉。
可当他看到后面的分析报告,忍不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对股票期货算不上太懂,前世听朋友们为他讲解过,也在担任翻译时,听过一些行家里手的分析。
高杉彻有金手指,只要不亲手做微操大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界“不世出的天才”。
看完企划书,他就知道达利欧完蛋了。
两人的投资方向一致,但对经济形势走向的判断,完全相反。
达利欧认为,即使美联储提供了足够的刺激,来挽救经济,最终也会失去对通货膨胀的控制,触发恶行通胀。
到那个时候,米国的经济将走向崩溃。
也就是说,高杉彻知道新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可以控制住通货膨胀,米国经济不会崩溃。
达利欧却不知道这些,他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判断。
他不相信保罗·沃克尔担任美联储主席,就可以拯救米国经济。
说实话,除了高杉彻坚信,这个时期,大多数米国普通民众和金融专家,都不相信。
保罗·沃克尔上任前,所有人都在鼓吹他是黑暗当中的一束光,赶快派他去拯救国家。
等人家真当上了美联储主席,大家又开始没了信心。
这人行不行啊,怎么还没一点动静。
也不睁眼看看,这可是要扭转一个超级大国被通胀吞噬的命运,哪有那么容易。
不仅要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还要与众多势力进行政治博弈。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像瑞·达利欧这种社会精英阶层,不相信保罗·沃克尔的缘由。
形势过于严峻,任务实在是太过困难,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别人也不可能。
这个发现,让高杉彻下定了决心。
两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根本方向的冲突。
在股票期货交易市场,无论玩法和花样如何变化,永远遵循一个最基础的规律,“高抛低吸”。
错判经济走向的达利欧,这一点肯定是做不到了。
拿黄金投资举例,简单来说就是,高杉彻认为黄金会在涨到八百美元时,大幅度下跌。
因为他知道美联储,能在那个时候控制住通货膨胀,逆转经济形势。
而达利欧认定会发生恶性通胀,经济将走向崩溃。
黄金突破八百美元,对于拥有这个判断的达利欧来说,不是上限,还有上涨空间。
他极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大量买入黄金作为对美元的对冲。
然后,通胀得到控制,经济转好,黄金价格崩盘。
达利欧的操作,就变成了“高买低抛”。
因此,高杉彻不会接受达利欧的企划,也不会多费口舌,去改变一位金融专家的认知。
一是他没有这个本事,二是他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生出意外,造成未来发生异变,那将导致他自身难保,血本无归。
想到这里,高杉彻放下企划书,迎向达利欧期盼的目光:
“达利欧先生,我这里也有一个方案供你选择。”
“您是否愿意放弃桥水公司,为我工作,担任我的投资顾问?”
他虽有金手指,却也需要一位精通金融专业的人,帮自己坐镇把关。
所以他想请达利欧为自己工作,而不是将钱交给桥水公司管理。
可瑞·达利欧绝不是那种愿意放弃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未来取得成功。
听到高杉彻的话,他心中顿时一紧,仍旧想要再争取一下机会,急切的说道:
“高杉先生……”
然而话还未说出口,就被高杉彻抬手打断,他盯着达利欧的眼睛,直截了当给出答案。
“不必给我答复,这个邀请永远有效,您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
“另外,欢迎您今天到访,我们有机会再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