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抄家流放,我搬空皇帝库房去逃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再现良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来人,叫媛媛过来。” 苏父停下脚步,扭头朝门外喊。 “回老爷,二小姐出府去城中心了。”仆从回声道。 “立即去寻她回来。” “是。” 此时的苏云媛已经被带到二楼的某个雅间,只稍等片刻,飘茗轩的老板就敲门而入。 赵可蓉望着与苏云宛有几分相似的客人,眸光微微一闪:“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我叫苏云媛,您就是这家茶馆的老板吗?”苏云媛起身问道。 赵可蓉坐到对面,笑应道:“没错。” 苏云媛为她斟上一杯茶,温婉浅笑,目光清澈,从容道明来意:“听闻飘茗轩是城中唯一一家女子开的店铺,其茶饮和点心实属一绝。刚开张时,还有弹奏乐曲,令不少行人驻足倾听,后来不知何故取消了。我曾拜名师学琴,想毛遂自荐。” 为了逃离那个家,她顾不得自贬身份,与乐伶同伍。 而飘茗轩,是方圆百里最好的去处。 “你的家人知道吗?”赵可蓉抬眸问道。 苏云媛预判过老板的诸多考验,却没料到她一张口便问及家人,心中一动,“您认识我家人?” “令尊可是年前自京城而来的前礼部侍郎?” “正是,您也是自京城而来的吗?可认得家父?” 赵可蓉神色淡淡,一抹嘲意自嘴边泛起:“我不认识令尊,倒是令堂,曾阻止我与宛宛往来。” “你跟我阿姐很熟?我娘做了什么?到底怎么回事?”苏云媛惊讶急了,一连三问。 赵可蓉轻抿一口茶水,将陈年往事缓缓道来。 苏云媛的脸色一会红,一会白,羞得恨不能钻入地缝。 平日里,严氏会身行力践地教导她宅斗技巧,但都仅限于妻妾之争。 她一直以为,对于阿姐,娘亲只是缺了那一层血缘关系,漠视罢了。毕竟后母难为,多做多错,不如一切按照惯例和规矩办。 万万没想到,她那和蔼可亲的娘亲,对于完全构不成威胁的阿姐,竟会做出此等龌龊之事。 这让她倍感羞愧,再无颜留在茶馆,惭声道:“我没想到......叨扰了。” 她失魂落魄地走出茶馆,正好遇到前来寻找的仆从,就一起回家。 赵可蓉从二楼雅间的窗口往下望,看到苏云媛钻进驴车,缓缓叹了一口气。 对于苏家来到幽州,在秦家屡屡碰壁之事,她早已有所耳闻。本以为苏云媛找上门来,意在通过她,与宛宛修复关系,眼下看来,是她想多了。 想起刚才提及的弹奏乐曲之事,她秀眉微蹙,苦恼地揉了揉眉间。 燕云县建设之初,她与胞妹说服父母,盘下了一个店铺开设茶馆。姊妹俩齐心协力,各自发挥所长,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秦沐经常往府城跑,喜欢他的胞妹发现了尹若姝的存在。 向苏云宛打探到两人的渊源后,胞妹自知没了希望,默默退出,却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心经营茶馆。 等尹若姝搬到北岭村居住,胞妹更是久居在县城,不想回北岭村了。 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胞妹才能放下这段尚未开始就终结的感情。 另一边,苏云媛回到家中,听到父亲与娘亲统一战线,要她嫁给秦君屹的话,不由闭了闭双眸,苦笑道:“阿姐与姐夫伉俪情深,女儿根本涉足不了。” “秦家历任家主向来坐享齐人之福,到了秦君屹,也不可能只有你阿姐一人。如今长子已生,他很快便会露出原形,你且多与他接触接触,占得先机。” “是。”苏云媛乖巧恭顺地应下,心中却有自己的打算。 想起刚抵达幽州关隘时那不经意的一眼,脸颊悄悄爬上红晕。 苏父与严氏看见她这一副娇羞小女儿态的模样,两人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 满月宴之后不久,燕云县迎来春麦大丰收。 春季播种时宣扬的双倍收成,在风调雨顺之下,得以兑现。 有一些耕作精细的农户,还获得高达三倍之多的收成! 曾经屡禁不止偷卖良种的几个农夫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附近城池的官员、富绅等人纷纷前来燕云县县衙求购良种,遭受直言拒绝后,将目光转移至百姓家。 尽管以楚翊为代表的官方已经明确表示,收成作为自留种,没有增收效益,却依然抵不住外地人想要增收的迫切心情。 他们高价从百姓手中收购春麦作为麦种的事,苏云宛听了一耳朵,当做笑谈,没放在心上。 比起那些热闹,她更关心收完小麦后,田地种植些什么。 放在后世,小麦收完种玉米,实现双丰收。 可眼下大周朝并未引入玉米,也没有土豆种植,农田里的冬小麦和春小麦收完后,只种些许蔬菜。 苏云宛思来想去,将目标定在大豆上。 大豆也叫黄豆,是末世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除了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和营养之外,还对土壤有固氮作用,改善农田肥力。 她如法炮制,将空间中储藏的大豆进行改良,使其可以更加适应自然环境,当然,最重要的是增加收成。 按照惯例,唯有秦家治下百姓才有购买资格。 有了春麦的先例在,再无人质疑秦家,纷纷加入优质大豆的购买大军。 任异地之人如何加价,也没人再愿意冒着风险,私下卖出了。 而百姓们能放心种植,很大原因,是由于秦家公布了大豆的用途。 除了常见的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外,还能榨取豆油、酿造酱油调理。另外,豆渣和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可以喂养禽畜。 秦家拥有数千精锐骑兵,大豆可以喂养军马,故而放出话,可以按一定价钱采购农户日后收成的黄豆。 既可自用,又有销路,百姓们热火朝天地种起大豆来。 就在这时,外调的秦君宇婚期将近,回到秦府。 在去年年底,他就正式向楚家提亲。两家定下婚约,并选好了良辰吉日成亲。 秦君宇此番回来,还带回来几个幽州其他地区的官员。 他们主动投靠而来,以无偿奉上辖地当做投名状。 秦君屹盛情款待,不费一兵一卒 ,就收复了好几个县城。 可在这秦家事业欣欣向荣时,府中四房却出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