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堕入的镜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八 腾飞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国家宏观调控之后,批文票证等投机经营已经被我放弃,我的业务重点也转移到公司主营的建筑方面来。装修土建这一块的业务,我都交给更懂行的龙伯来管理。虽然晓得他会做一些小手脚,可我为了自身轻闲,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只要他没太出格,就让他去干吧。 去年在游子桥买到一处临街的小院之后,我的兴趣突然放到了房屋买卖这一块上面,不管是县城还是省城里,这一块表面上看着没啥动静,其中的流水却相当惊人。 我把自己资金的三分之一都投在房产的经营方面来,除了因拆迁得来的那三套比较标准的住房我只用作出租,没动外。其余以前买来的旧民房,稍一改建,就可以倒腾出去,有两处旧院子甚至还卖出了对本的价格。 这几年不乏倒闭的大集体和国营企业,其中的厂房、铺面等营业房更是大有可图。 拆迁办对于生产运营性质的房子,赔偿是普通民房的数倍,往往都是原地返建加经济补偿的形势来进行赔偿,特别是新建的铺面房,一到手就会涨价翻倍,租金也是居高不下。 做这样的生意基本上都是几倍上十倍的利润率,我就沉醉在这样的不断倒腾之中。每天都拿着省城的地图,开着车四处察看那些有潜质的、可交易的房子,有时候还带着我那个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弟弟前去游说。 一年之中,一环路内外的那些能够交易的房屋都被我们跑了个遍,就我们几个人的成绩,已经盖过了龙伯他们在土建维修方面的全部利润。 转眼间,强强就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张晓溦焦虑着每天接送孩子的事情。我们正好有一套在市第二幼儿园旁出租的房子到期了,户型和采光都还不错,干脆就收回来自住。 县城里婚庆公司的事情则全部交给弟弟赵欣斌管理。我每周去看一看,每月核查财务收支情况,当然,欣斌很敬业,脑瓜子也灵活,经营状况竟然比他二嫂在的时候更加兴旺。 强强的幼儿园离家里只需要步行五分钟的时间,虽是花了高价进去上的学,可毕竟是给了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机会,晓溦也就没什么怨言。平常还可以约上艾武和几个新交的朋友一起晒晒太阳喝喝茶,打打麻将逛逛街,生活倒也悠闲自在。 空闲的时候,她也去考了驾照,我干脆给她买了一辆时新的夏利车。这样她周末的时候,不用叫我一起,就能自己驾车带儿子会县里去看望双方父母,会会老同学老朋友。 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们带着儿子又都回到县城里。 欣斌交了个漂亮女朋友,叫殷华芳,是晓龙给他介绍的,也是张晓溦的远房表妹,算得上是亲上加亲了。小两口恩恩爱爱的,看得出弟弟很看重这个小殷。父母也因此而对张家亲戚改变了以往的成见,没事的时候,也会去和我岳父母见个面,摆谈一阵。 可我们提出要给父母家装电话时,却被老爸拒绝了,说是太贵,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他有事会打公话找我。 新买的小院里已修缮一新,完全变了模样,一共六间正房,我,欣斌,欣薇各一间,一间客堂,一间书房,一间客房,厨房单独设在后院的沟边。按着晓溦的意思,也搭了一个棚架,栽了紫薇花。只待春来,紫薇藤爬上架,过两年就会花开满园。 父母对这些都很满意,承诺没事的时候常过来帮着打扫卫生,给花草浇水施肥。 邻近不远就是小幺奶奶的家,我们也请她和大姑婆过来一起过年,连同黄卫东和孟红卫两对夫妇,以及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张红星,整整坐了两桌。 “条条大路通罗马,汝云,当初你还硬要亮亮去考大学,你看这样不是很好吗?其实,是他们这些年轻人遇上了好时代,我那个大哥要是能看到你们家今天这样兴旺发达的,就再也不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大姑婆毫不掩饰地表扬着我,又看了看抱着儿子坐在旁边的张晓溦赞道: “还多亏了溦溦这个女子,那个时候要是没有她坚定的跟亮亮一起奋斗,也不会这么有起色。一个好女人能成就三代人,确实是这个道理啊。” “就是,我一直都看在眼里的,要不是二表嫂哈,亮哥做事不会这么有自信,也没那种冲劲,来,张姐,我敬你。” 张红星也趁热夸奖着张晓溦,我这精明的老婆憨笑着,拿起空杯子就跟表妹碰起杯来。 过完年,龙伯建议涉足房地产,可是这方面我们并没有门路,首先是拿不到最紧俏的地。 柴主任已经升任副政委了,还是在后勤部这边有发言权,正好盖家属楼,地方上出土地共建小区,就取名长城小区。 在多方面的配合之下,我公司顺利地通过了公开的招标比选,正式成为军区的合作单位,并担当起承建长城小区的任务。 这在省城里也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我不敢大意,亲自担任工程总负责人,每天都坐镇工地,督促工程的顺利进行。 来年,妹妹欣薇大学毕业,赶上最后一批分配工作的机会,到了县城农牧局做了一名坐机关的技术员。 可这个土建工程这么一做下去,就接连做了三期工程,前前后后花了十年的时间,简直就是熬白了头。 其间,因为老尹出轨,为了息事宁人,尹哥选择了光屁股离婚这种影响最小的方式,却毫不影响我和老尹之间的友谊。 柴副政委则再次升迁,到了另一个防区。老尹也做到了后勤部的主任。 一九九七年后,我妹妹欣薇同本地人士阳琳结婚成家,她本人也在单位里做到了副主任科员。 黄卫国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城的一家保密单位上班,这已是当时最好的结果。 表妹黄卫芝学了和我一样的土建专业,毕业后也赶上了最后一批分配工作,进了老家县里的城建局,做了一名专职的造价员。 可能是小姑妈家里的灵气被前面三个哥哥姐姐都带走了吧,四老表黄卫终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一直跟着他大哥黄卫东,协助他们做生意,倒是能够养活自己。 幺老表黄卫民小时候就很聪明,大学考取了同济的建筑专业,前程光明。 大家的事业都顺利发展,各自的婚姻家庭生活幸福,波澜不惊。就像托尔斯泰讲的那样: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可事业上也出奇的顺利着,早已超出了我本人的预料。黄卫东早早的就当上了几个大品牌的地区代理,还有黄卫终帮他打理生意,简直就是坐享其成。 九八年的时候,龙伯给我介绍了一家破产重组的公司,原县里的建安公司。这也是上辈子的原单位母公司,多少还是有些念着隔世的旧。 于是去找着祝方远商量,说服他出钱投资,和我一起买下这家公司的债权债务和资质证书,最重要的是建安公司有一个控制很严的房地产开发资质。 远方终于在老家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楼,不再掩饰自己的富有,时常请着三朋四友都来装修一新的办公室坐坐。 接手建安公司后,直接面对的就是拖垮原建安公司的一大群退休工人。按着政策,同劳动人事等相关管理部门协商之后,我们又花了一千多万元,把这部分人员归口到马上实施的社保系统内,算是了却了最大的心事。 我和远方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把建安公司和我们的装修公司合并,更名为欣远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他主抓土建安装经营上的管理,而我主要的精力就投入房地产开发这一块上面。 商场如战场,其中的博弈有些时候比真正的战争更为残酷。 龙伯的原单位县建司也岌岌可危,作为曾经的合作伙伴,我本该施以援手,让出一些业务来帮他们一把。可远方劝我,不要以妇人之仁来挽救一个垂死的旧企业。在我们赢得一个政策性开发的土地建设项目之后,县建司这课大树轰然倒塌。 因为有政策扶持,县建司的退休职工都直接归口入了社保系统。而我们这些后起之秀的私人公司,就一起分流了那些年富力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壮大了自身的同时,整合了县建司留下来的大部分客户资源和相应的业务,还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表彰。 世纪之交,随着千禧年的来临,我的土建公司正式变更为新欣集团。得到了欣远建安的全资支持,有了房地产的开发资质。 祝方远仍旧是欣远建安的总经理,兼任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而我也成了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把下面的企业分割为土建、房地产开发、文化娱乐和商业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赵欣斌担任着文化娱乐公司的总经理,刘亢做他的副手。而商业公司则由张晓溦全权负责,权倾一时。我们家族的产业也成了老家县城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 二零零一年,在艾武前夫老尹的影响之下,我们集团通过了正式的招标竞争,在省城二环路外的近郊得到一批土地,正式实施房地产开发。 房产开发项目为了照顾远方的情绪,正式命名为欣远智能小区,一期建设投入六百亩土地,分成ABCD四块,分两批次建设完成。而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老尹介绍的银行贷款,根本不用涉及我和远方以前的资金安全。 A地块剪彩的时候,我特地让张晓溦和黄卫东去把艾武也叫了来一起参加。当然,我的意图就是让她再跟老尹一次单独相处的机会。 老尹不便在剪彩奠基仪式上出现,当我和黄卫东带着艾武,出现在宴会厅的包间里时,他还是吃了一惊。其实他俩没什么大的过不去的矛盾,主要还是艾武平常的碎碎念,像紧箍咒一样让老尹感到头疼。 劝人和总是比劝人散要难得多,我们先是提前给艾武做好工作,让她闭上自己的嘴,放下姿态,多给老尹一些笑脸。 这么多年的接触之后,我们都知道其实老尹不是那种真正的好色之徒。当初他们离婚虽说是艾武把老尹捉奸在床,那都是老尹一时糊涂,受不了自己的老婆,才临时去寻求的精神安慰而已。 不管是黄卫东还是祝方远,都明白让艾武和尹哥和好,是我们今后能够更加发达的重心。 酒桌上,我们故意把这两个旧夫妻安排坐在一起。这两个人也都是挺识趣的聪明人,客套着打完招呼,居然一起讨论起自家孩子的事情来,就像是才分居几天的夫妻一样。 他们的儿子跟我家强子同年出生的,也面临着上小学的问题,目前是由尹哥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老家带着。 看着他们和好如初的样子,最后宴席散了之后,祝方远干脆好人做到底,亲自驾车把他俩送回了老尹的住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