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圣人不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章:青山神邸所知道的(补一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天农陌陌就离开了, 至于张仑说的道,对她来说还太早,不说像是听天书一样,起码没有任何的感觉。 五境中知天命才接触大道,寻自己的路。 而,圣三境是领悟寻到的大道,从而领悟,在成为自己圣道那一刻,代表入了圣人。 玄门道教,讲究机缘,是不会设计红尘,在群山峻岭之间,感悟天地自然,来寻求突破,算是一种借外力。 诸子百家则是三立,更像是佛门修己身,却不失渡红尘,是体验红尘世俗,人间百态,以此来得到天道认可,也算是一种借外力。 但,诸子百家不仅仅是借助天道功德,也会借助人间王朝的国运,亦或是芸芸众生的信仰。 如圣汉王朝,长平侯、冠军侯,定远侯,就是借助王朝国运,成为了圣人。 只不过,存在的弊端也非常大,那就是光有圣人的实力,没有圣人境界。 只是,到了今天张仑仍旧无法理解,就是诸子百家的先贤圣人们,是借助了古国国运,不止有了圣人的实力,也有了圣人的境界。 夜幕降临。 张仑坐在椅子上,喝着让青山宫弟子,送来的酒水。 光晕呈现空中,一道青色帷幕,笼罩第五府峰,隔绝张仑百米之外的范围。 “圣人。” 青山神邸出现,恭敬行礼道。 他就算活了千古,又是天地正封的神邸,在面对圣人的时候,该有的礼节不会少。 “坐。”张仑邀请对方,也非常客气,道:“你对于圣汉祭祀地了解多少。” 圣汉祭祀地,在青山宫是绝密,却也是捡漏记录一些,当年什么时候建造,又有发生了一些什么。 真正秘密,没有文字记录。 “熹平一年,汉灵帝下诏青山宫,选一地建一城,以泰皇国号为城之名,花费了巨大代价,用了整整六年才建成。” 青山神邸想了想,回忆久远的记忆。 最开始青山宫是拒绝,奈何灵帝不惜动用了,整个圣汉最后保卫皇权的力量,黑色御林军,强迫青山宫同意。 由妖道洪全选址,最终选择了今日的地方。 “那是上古的战场,曾经天皇与妖族、巫族大战在那片土地上,妖族一位妖王、巫族一位大巫战死。” 青山神邸沉声道。 那个时候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散修,还不是青山神邸。 他能够知道,完全是在成为青山神邸后,在青山山脉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结合一些古史,推测出来的。 “大巫,那是什么境界的存在。” 张仑好奇的问道。 巫族极为神秘,又极为古老,世俗唯一知道巫族的存在,也不过是数次巫族从十万大山走出,起兵叛乱。 “亚圣。”青山神邸深吸一口气。 刹那间,张仑明白了为何圣汉灵帝,会在那个地方选择建城。 “圣人想的不错,大巫对应亚圣,又是地道宠儿,必定有地道存在。” 青山神邸确认了张仑的想法。 古战场,死亡的大巫,是最好孕育地道的地方。 “那些地道修炼者了,在春秋战国之后,诸子百家先贤圣人殉道,中原大地上,已经不溶于地道修炼者了。” 张仑沉声道。 如果是诸子百家之前,中原天道弱小,存在缺陷,是有可能无法发现修炼地道修炼者。 但,诸子百家出现后,又经历了古秦一统,圣汉鼎盛,便是埋的在深的地道修炼者,也会被中原天道发现,降下天罚杀死。 至于绝禁之地,又或者神秘古地。 张仑相信别说没有成圣的七十二尊者,就是更深的三十六尊者,也不敢踏足其中。 青山神邸摇了摇头,道:“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七十二尊,他是知道来历,是从世俗世界各地,召集起来,入祭祀地。 但,三十六尊者,像是突然出现,青山神邸找不到半点痕迹。 张仑沉默,挥手让青山神邸离开,心中有了一丝猜想,却不能对对方说。 很显然,那是圣汉祭祀地真正的秘密,在没有足够实力前,说出来,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天尊。” 张仑抬头看向星空,喃喃自语道。 他回到了房间,休息起来,直至第二日早上,前往了第一主峰。 青山宫宫主早已等候,也通知了一直在青山宫外村庄,一直等待的朝堂之人,准备好接圣旨的物品。 直至朝堂之人前来青山宫。 为首是礼部的右侍郎,后面跟着面目白净的太监,以及一些前来的士兵。 皇帝奖赏青山宫的圣旨,早在二年前已经下发,无非是赏赐一些元石、修炼材料等等。 “三老爷,你是圣人不用跪。” 礼部右侍郎轻声道。 他好奇打量张仑,想要看看圣人到底是什么样,却什么也没有看出。 张仑点了点头,站在哪里,很是平静,听着景泰帝对自己的赏赐、嘉奖。 开口无非是一些老掉牙的古文,后面才是真正的赏赐,让张仑惊讶是自己没有被封爵,是武官官位晋升,为前军都督府的右大都督。 其他,则是赏赐一些元石、金银、侍从奴婢,以及一座北都三进院的宅子。 “谢天子。” 张仑开口,拿过圣旨,也没有去看,放在了空间绣袋中。 “大老爷已经袭爵英国公,南都诸事成国公已经接手,此次陛下吩咐,您随我等一起回北都。” 公公抢先礼部右侍郎,开口道。 “陛下自然不是夺您的权,是为让您回到北都,掌京营团练,坐镇北都以防宵小。” 他看到张仑皱眉急忙道。 能够出宫的太监,更是能够宣圣旨,地位不低,也同样是有修为存在。 太祖皇帝绝禁太监读书、修炼,太祖皇帝则是任用了一些有天赋的太监,后来到了宣宗皇帝,司礼监成立,直至太上皇正雍帝,为了巩固皇权,对抗文官集团,重用了宦官。 而,此次出宫宣圣旨的许公公,则是宣宗皇帝时期的老人。 虽没有入司礼监,却是御马监的提督太监,金刚境修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