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圣人不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一章:悠悠青史,不见真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尘光道人与国教七子是一个辈分,也是玄门国教中,最年轻的观主。 唤出茶具,他为自己和张震泡上一杯,太平观独有的清茶,寥寥清香肆意宫殿。 云雾之间,宫殿的漫天仙神,仿佛是活过来一样,道经涌现,呈现天地至理。 “你的太平要术越发的出神入法了,未来超过大贤良师,甚至是更上一层楼,都不是不可能。” 张震看着面前出现的奇异景象,称赞道。 太平要术,太平观的核心修行法,是大贤良师传承下来,最为神秘的要术。 传说,当年大贤良师得到太平要术,也是机缘巧合,在某个遗落世间的天碑上领悟,里面记录世俗各个方面,囊括生老病死,是至高无上直通圣人之路的修行法。 太平观数次鼎盛,出了圣人,都是太平要术小成。 而,曾经太平观也因为太平要术的缘故,几次差点陷入了危机中,都是关键时刻,天师府出手,才保住了传承。 只是,一直让人好奇无比,天师府帮助太平观,不是觊觎太平要术。 几次太平观的观主,想要把太平要术,真本交给天师府都被拒绝。 “微末小计而已,当年就算是我太平观的太平道主,用尽一生研习太平要术,都没有大成,何必资质平平的我。” 尘光道人谦让道。 太平道主,是太平观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存在。 曾经在南陈末年的时候,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地道修行者的作乱,还整个中原南方一片清明。 而且,他天资无双,更是被诸子百家和天师府评价为,万古十大道才之一,在道学之路上,当代无人能出其右,堪比李耳圣人。 “过分的谦虚,便是炫耀,让会让你迷失本心,道心污秽的。” 张震提醒,道。 “当年要不是风雾道长,先一步收你为徒,今日就不是国教七子了,而是国教八子。” 他慢条斯理道,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尘光确实是天生的道人,一副仙风道骨、灵秀内蕴的好皮囊,在天赋上也是极高,已入圣境,走的还是无距之路。 而,他能够以年轻一辈,坐上太平观的观主的位置,除了修炼天赋以外,就是对道学的参悟,被玄门国教大真人们集体的认可。 不然,今日的太平观观主之位,已经被他人替代了。 “此次,连你们玄门国教也行动起来,确实有点蹊跷。” 他话语一转,沉声道。 他终究不是学宫核心之人,就算是二先生的唯一的弟子,在学宫中没有什么过分的权力。 夫子和七位先生在稷下学宫中,地位非常的特殊,他们不属于任何一家学统,也不是学宫世家,却又是真正学宫之人。 他们不参与任何的学宫决策,专心自己的事情。 唯有诸子百家出现危机的时候,才会出手。 更像是稷下学宫、诸子百家的守护者。 至于七位先生的来历,多少可以追溯一些,唯有夫子神秘低调,世俗能够知道,没有几个人。 “中古混乱,曾经的天人出现,以宗门传承祸乱天下,古周文王揭竿而起,武王继承大志,结束了中古。 那个时候我人族汉家修行者,正心明志之辈,看出了其中险恶。 先贤先祖们慢慢约束宗门,与王朝定下条例。” 尘光道人诉说一段古老的辛秘。 直至诸子百家的出现,又有一些先贤先民们,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他们同样有信仰,是有先祖功绩,也有治理天下。 “玄门国教和诸子百家,从来都是一样的,为强盛人族汉家在努力。” 尘光道人无比肯定,回答了张震的问题。 “青山宫,一直在镇压圣汉祭司之地,那其他的宫、观了,甚至是天师殿了。” 张震瞬息明悟过来,尘光道人的秘密。 他思绪历史的脉络,发现玄门国教,又或者曾经的宗门,基本上是不会理会世俗。 当年屹立在北方大地上,像是青山宗这样的宗门,最起码也有八九个,是完全可以颠覆胡人王朝力量,就算是面对长生天的入侵,也是有能力抵御的。 可是,它们一直没有动作,看着北方大地生灵涂炭,人族汉家子被胡人肆意屠杀,沦为两脚羊。 直至唯有在胡人王朝,想要灭绝宗门,才不得不反击。 “那座摘星楼,埋葬了多少记忆,古周国君们,又掩埋了多少真相。” 尘光道人叹息,道。 刹那,张震瞳孔震荡,死死盯着尘光道人,想起自己在学宫的时候。 六师叔在看到自己读关于古商史料,突然说出的一句话。 “悠悠青史,不见真章。” “已经镇压不住了,第三次天道的恩赐。” 尘光道人沉声,道。 “南都白莲教叛乱,他们已经感应到了,探查到了回归故乡的路了。” 他说的很隐晦,却信息量极大。 那怕是张震都感觉头晕目眩,察觉到其中,蕴含难以想象的大恐怖。 深呼吸,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与十万大山的蛮族有关,他们涉及到了更为古老的存在。” 张震声音有些颤抖,道。 “我三弟坐镇辽东,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是极北之地,还是朝鲜王国。” 他接连询问。 “自然都有,百家出的那位兵家圣人,负伤严重,本来应该是由他坐镇辽东的。” 尘光道人又说出了一个秘密。 张震身体轻微颤抖起来,些许思考,立马明白其中的缘由,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什么。 两人都是聪明人,话点到即止。 张震在喝了几杯茶,告知了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就离开太平宫,回到自己的厢房。 他整理思绪,在黄昏的时候,鸿雁传书两份。 一份给自己大哥。 一份给三弟张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