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球高考:谁说历史无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对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攻势开始的一个星期之内,叶云攻势凌然,十分顺利。 待到真的接触到健康——清都二城防线之后,兵锋陡然一顿。 在双方都没有火炮技术的前提下,城墙这种东西根本就是狮子吃天,无从下牙。 只能靠着硬攻和围城。 君不见,彼时南宋靠着襄阳城守了多久? 蒙古铁骑纵横欧亚,不也是在襄阳城下折戟沉沙? 不过现在刚好反过来,是蒙古守城,岳飞攻城。 倒是有点黑色幽默。 博尔术猜测的没错,叶云根本没有那么多军用储备,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首先便是要求速战。 原因是根本拖不起。 这就意味着不能长久地被这城池耗下去。 其二就是不能硬攻。 大军放在兵营里面驻扎耗费的钱粮是一回事,大军开拔行进,耗费的军粮又是另外一回事,等到真的开战,耗费更是指数级上升。 而天然的进攻方比防守方的耗费要大。 “不能硬攻,也不能围城太久,咱们军用根本撑不了十万人在这里耗着,哪怕孤王从各地富商豪强那里拿爵位换了支援,不过也只能够这十数万人三月之用。” 龙潭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就是十数万龙国将士的指挥部。 叶云身在营中紧皱眉头,看着地图许久,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回头感叹一声: “难啊。” “陛下,战事一开,再难也要打,此时退走,于人心士气都是极大的打击,下一次再渡河就不好说是什么时候了。”房玄龄拱手向前,应声道: “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到底,咱们这里难受,好歹有陛下从各地豪强哪里换来的支援,好歹有百姓箪食壶浆,城内的术赤却是没有任何一点点的支援,我们感到难,他们更难,只要我们再坚持下,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陛下!” 房玄龄一贯是激进派,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现在后面还有察合台看着。”韩信在一旁冷不丁突然插话。 “若是察合台从背后发起进攻,又该如何抵挡?” “自有关云长引水军挡之。”房玄龄回答得十分坚定。 “晚烟江水流平缓,处处都是渡口,若是察合台派人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真的渡江成功,直插龙潭村,届时我三人皆引军在前线,回援不得,又该怎么办?” 仍旧是韩信一板一眼的提问。 房玄龄一时语塞,不能回答。 就在场面快要冷下来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木明河直入帐中,双手奉上一纸密报。 “先前张松被殿下派去蒙古,断了与锦衣卫的联系,专心潜伏,现在特地找了锦衣卫,为的就是这份密报,” “察合台短时间内不会来攻。”叶云迅速的将密报内容通读一遍,只是说了大体的意思,接着又将密报放在桌子上,随着一众文武传看。 “他们内政出了问题,上下不能团结一心,最终得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既然如此,陛下何妨派一个重臣返回长歌城与云长一起大张旗鼓,专门与察合台隔江对峙,让他以为计谋奏效,也要给他个理由糊弄博尔术?”诸葛丞相手持密报,立马就给出了应对方案。 “可以。”白起先是点头,后又轻轻摇头以对。 “只是若如此,虽然可以拖延一二,但终究不能长久,还是得把目光放到速速破城上来。” “我有一法,可以破城。”韩信再次在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突然插话。 “讲来。”叶云大手一挥,十分豪爽。 “绕城而行,直攻梁溪城。” 韩信回答的十分简短,而帐中几人确是瞬间领悟这是什么意思。 “太冒险了吧?”一向稳重的诸葛丞相率先站出来反对。 帐中几人,无论是白起、岳飞,还是房玄龄、诸葛亮,都是军略一顶一的,韩信一说出他的部署,其余几人瞬间都能领悟。 “敢问韩将军,谁去攻梁溪城?”白起一脸戒备的望着韩信。 “不是你。”韩信回答得十分平静。 “哼。” 白起冷笑一声。 “莫不是要抢功?” “也不是韩某。”韩信再次摇头。 “非岳家军不可,并且要陛下带着龙旗随岳将军一起进逼梁溪城。” 一直没有讲话,却突然被点名的岳飞一愣,愣过之后却是明白为何一定要岳家军去做这种敌后战的主力。 无他,白起、韩信作战都是靠着各种战术、战略。 唯有岳飞是靠着训练、装备、阵法、纪律、信仰这些硬东西,不搞什么花活。 所以岳家军是一支能够正面硬碰硬,敢打硬仗的军队。 这是在叶云这里公认的。 若是狭路相逢,没有什么辗转可以操作的空间的话,绝对是岳家军获胜。 现在需要去敌后作战,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压力,随时都可能断粮,没有坚定的信仰、纪律的军队,绝对承受不住,也许刚一绕城,就当逃兵散了。 气氛十分凝固。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现在蒙古的头号人物术赤不在前面的防线,反倒是在后方的梁溪城。 如果真能把术赤擒获,对前线的士气打击将是巨大的。 可问题在于,要让叶云跟着岳家军扛着龙旗,一起朝着梁溪城压过去。 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不敢赌啊。 叶云思虑良久,终于开口:“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臣以为可行。”房玄龄率先拱手。 有了房玄龄带头,白起跟着表态、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岳飞跟着点头。 “丞相以为何如?” 叶云最后将目光看向诸葛丞相。 “陛下,臣反对...” 诸葛丞相是保守派,刚要开口反对,未等把话说完,只听叶云又道: “既然如此,可否请丞相回长歌城,和关将军替孤王看好后背?” “陛下这是诚心要去赌这一把了?”诸葛丞相感到十分无奈,只能苦笑道: “既然如此,那臣只好去长歌 城走一趟了,只要有臣在,莫说是察合台匹马不能渡江,便是真渡江了,有云长水军在此,也能让陛下在前线打得安心。” 叶云听得此语忽然失笑。 “孤王就知道丞相是跟孤一条心的。” “怎么这次不跪着死谏了?”房玄龄眼睛一亮,想起当日平定城诸葛孔明之举,感到十分好笑,便出言打趣: “莫非是丞相心灰意冷,想要归隐山林了?” “唉。”诸葛孔明仰天长叹,摆手道: “臣也不想,只是殿下长大了,想要闯便去闯,一切有臣呢。” 叶云心中一暖,岳飞目光坚定,望着这位北伐偶像道: “丞相放心,岳某便是舍了性命,也要护得陛下周全。” 决议一下,诸葛孔明便收拾一番,迅速返回长歌城,去跟关云长汇合去了。 而叶云也做足准备,跟着岳飞去实行这一足以载入史册的军事奇迹。 * 且说,察合台集结大军前往德安城,汗王大旗驾临德安,对岸的长歌城自然有所准备。 甚至说晚烟江上关二爷亲自带着水军日夜巡逻。 当然,察合台最为期盼的叶云没有亲自回到长歌城,而是对于他们来说更加重量级的人物,诸葛丞相。 无他。 诸葛孔明的粉丝从古至今,从中至外都是不曾断绝的。 先前的岳飞便一直将不断北伐的诸葛孔明当做自己的偶像。 还曾经亲自临摹过出师表。 这边的蒙古就更不必多说了。 诸葛孔明、关云长本就是评书里的人物。 在精神生活匮乏的古代,莫说是古代,便是几十年前,一本武侠小说便能翻看个几十回。 不像现在,精品小说一本接着一本,目不暇接,刷都刷不过来。 诸葛孔明、关云长这些都是评书常客,从小听到大的人物。 就相当于萧炎突然活过来,站到你面前要跟你比斗气。 郭靖、杨过、萧峰过来跟你同台竞技。 独断万古的荒天帝要过来镇压你。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诸葛亮、关羽二人反倒是比叶云更有影响力。 反向的明星效应了属于是。 而且非但如此。 根据斥候明明白白地说,有一只庞大的队伍不断进城,连续五日。 这立马引起博尔术和察合台的注意。 前者是真的想要渡河作战,后者则是想要等等再渡河作战。 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虽然有些冲突,不过最终是要渡河的。 随后另从城中出来密密麻麻的民夫,就在江对岸修建岸头防御工事。 如此民力,到让失去群众支持的察合台一阵羡慕。 “这汉人到底有什么能耐,能让这些土民老老实实给他们修建工事?怎么不给俺们修呢?” 博尔忽率先蹦出几句牢骚。 “难不成忘了忽必烈修的那座碑是谁拆的了?” 博尔术冷笑一声,直接出言嘲讽。 没错,察合台上台之后,不光把忽必烈的宽带土着、保障土着自由、发展土着社区的政策全部废除。 还将忽必烈下跪换来的纪念碑给拆除。 彻底断绝了蒙古跟土民和好的可能。 博尔忽一愣,转头望向博尔术,不止作何感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