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 王阳明被贬,刘瑾:坏了,我成恶人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王阳明?最后一位圣人,怎么可能会……” 方才还夸赞朱熹的众人难以置信,尤其是这个王阳明,还是什么心学集大成者,不是他们理学的! 陈亮悠悠道:“被打脸的可不是我,看吧,我可没有说错。” “陈亮!你莫要得意!”最先称朱熹会是天幕所言圣人的文人恼羞成怒地喝道。 “事实罢了。”陈亮心情畅快,也懒得和他计较。 朱熹勉强扯了扯嘴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是不知心学是何物,可惜不能与其切磋一二。” 他怎么都没料到,这本该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居然还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 衬得刚刚的他宛若蠢货般! “嘭!”有人重重搁下茶杯,“这心学和王阳明,凭何能被称为圣人!” “就是啊!” 头戴士人帽,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人指着天幕,满脸愕然。 【夫子道:“唯读书,登第耳。”】 朱熹微微一笑,自得道:“年方二十一,就开始格物以致知,不错不错。” 这……圣人? 王华心道,况且,他儿子如今四岁了,仍然不会开口说话。 王华默然,僵硬地转头看向院子里。 “这王阳明,确实是位杰出的少年郎。” 朱熹脸色猛地黑沉下来,立刻道:“看来,王阳明是没有此番天赋了。” 王华也是惊得目瞪口呆,连说话舌头都打结了,“应,应该没,没错。” 能在年幼时就有如此远见,又自小立下远大的志向。 “诶!”中年男人不高兴了,“伱怎能这样?那画像分明和你有几分相似,这就是你儿子……” 看了看傻儿子,又看了看天幕上圣人,王华属实没办法将二者联系起来。 董仲舒露出几分狐疑之色,“格竹子?这是谁想出的求圣贤之道的法子?听起来怎么这般不靠谱。” 且心学是嘉靖后才诞生的,想来他们家也不会再出第二个叫王阳明的人。 质疑声从最初的一两道,渐渐变成了嗡鸣一片! 朱熹几乎梗得心口作痛! “咳咳——!” 对方也冲他傻笑了一下。 “诶!我也是,我之前对着竹子坐了两日两夜,什么都没发现!” 【二十一岁时,格竹以求圣贤之道!】 【后进士及第,入工部为官,又上边防八事,显露帅才,被授刑部主事】 这怎么可能? 就在这时,天幕的声音传来。 “兴许,王阳明所悟的道,远胜于我。”朱熹佯装慨叹,眼底却泄出几分得意。 虽说他擅权,可天下读书人的口笔也不是好受的。 天幕的画面一转! 【王阳明五岁的时候仍然不会说话,经游方僧人指点后,改名为守仁,才开口说话】 中年男人沉默着收回视线,猛然想起好友家的儿子似乎还有点先天缺陷。 【然而,王阳明格竹六日,一无所获,对理学产生了怀疑】 【年十五就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 什,什么? 没有格出圣贤之道? “那我不就是恶人了?”刘瑾傻眼。 且不陷于,而是真正为之努力! 【王阳明弱冠就举于乡,会试却两次落榜,但王阳明不以为意】 坐在他对面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整杯茶都被他失手打翻,茶水全洒在了自个身上。 “好一个少年郎!”董仲舒抚掌大笑。 满堂的嚷嚷戛然而止! 宋朝。 真的只是王阳明没有天赋? “其实,我之前也试过,没用,但是我以为,我只是状态不好,或者是时间不够,现在看来……” “……就是你儿子,也说不准嘛。” 刘瑾心里咯登了一下,这最后咋还扯上他了? 而且,王阳明被后世誉为圣人,他将王阳明贬去龙场。 “德辉啊,这,这是你儿子吧?” 【双手负立的王阳明,昂首挺胸,“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原来这王阳明是倚仗格物致知,才得了圣人之名!”席间当即有人拍案而起,“那说起来,也该是朱先生是圣人才是!” 这天幕所有人都能看得见,也就是说,众人都知道了,圣人未来被他贬谪了! 刘瑾“诶呦”一声,“谁能想到那王阳明能成为圣人啊!” 可这次却没多少应和他了,众多文人士子面面相觑。 “或许是,同名同姓吧。” 天幕里的人,名字对得上,长相与他也有几分相像。 原先因圣人不是自己而尴尬的朱熹,一听见这话,顿时支棱起来了。 【仍是小少年的王阳明肃声问先生,“何为第一等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董仲舒感慨,“这王阳明,是都做到了啊。” 世上不知多少人,甚至不如十五岁就游历天下的王阳明! 【然而,正德年间,因宦官刘瑾擅权,迫害忠良,王阳明仗义执言,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贬去龙场】 室内窗户打开,能够看见院子里四岁大的男孩坐在木马上,玩得津津有味,看见王华,还冲着他们傻笑。 【王阳明却道:“登第恐非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几乎是对他的“格物致知”的彻底否定! 还怀疑起理学了? 众人都傻眼了,这谁能想到会是如此走向! 【他崇尚英雄,十四岁就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立志要成为文武全才之人】 众人纷纷嚷着不相信,二十一岁的少年郎,在论道上,怎么可能比得过发明格物致知方法的朱熹? 明朝。 话落,二人面面相觑,俱是看到了彼此眼底的震惊和几分呆滞。 王华匆忙放下茶杯,用袖子掩面,被呛得不住地咳嗽。 不满的文人愈发多起来,“没有朱先生的格物致知,他王阳明还未必能够悟到圣贤之道!” 不过…… “心学集大成者,圣人。”中年男人喃喃自语,“你这是有了个圣人儿子啊!” 纵使王阳明是圣人又如何? 可他悟得圣贤之道,用的还不是他的办法? 说着,他扭头望向在院子里玩的王阳明。 “公公,现在怎么办?” “张永可一直都盯着咱呢,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了那群读书人攻击杂家的借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