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金光洞开始游历诸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内忧外患的大宋现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天早朝之上,林天又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朝堂,众人看到了回来的林天都笑呵呵的上来打招呼,但是在那满面的笑意之中,林天看到更多的还是疏远。 果然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管是曾经的交好之人,还是原来的盟友,在切身的利益之下,都已经和林天分道扬镳了。 这些所谓的大宋文人们,也都已经让林天看了个明白,他们上不在乎皇帝下不在乎百姓,忠孝仁义,只不过是他们用来掌控天下的手段,那大宋太祖赵匡胤想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人家士大夫只把老赵家当成一个明面上的傀儡。 只可惜,这些大宋的士大夫们,只知道耍弄一些阴谋诡计,打心眼里面看不起那些武夫,或许这就是人家宋太祖的手段,让文武对立起来,把那些士大夫架起来,让他们永远染指不了军队,甚至让他们打心眼里就看不上那些军队的武夫,这样才可以保证他们老赵家皇位的稳定性。 只可惜那老赵家的后人们只看到了太祖杯酒释兵权,一门心思的想削弱那些武夫的实力,最终,让大宋的军队彻底被打压下去,沦为了吃空饷的名头,否则以士大夫压制军队,在以军队制衡士大夫,只要不出太大的差错,弄不好还真的能让大宋朝长治久安下去。 而那些士大夫们也是,或许是读书读的太过疯魔了,骗人,把自己也给骗了,也或许是把自己士大夫的地位抬得太高,以至于看不清了现实,否则的话,如果他们能够重视起军队,甚至真正的掌管军队,若干年后未必不能形成一个类似于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把大宋的皇帝高高捧起,做到真正的士大夫治国。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幻想罢了,大宋的士大夫们已经被捧得太高太久了,早就已经看不清自己了,他们有着自欺欺人的优越感,明面上是瞧不起军队的粗鄙武夫,实际上是害怕自己权利被分割,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太大的意见,只要不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换个皇帝对他们来说也是无所谓的。 林天并不是诸葛亮,自然也不会在这朝堂之上玩什么舌战群儒,他只是在朝堂之上提出了给前线襄阳城增加物资的要求,并没有说出任何有关于物资配送不到位的事情,或者是有人克扣物资的情况。 但是朝堂之上,哪个人又不是人精呢?他们都知道事情的真正原因,甚至很可能就是朝堂之上,某些人暗中示意的结果。 林天想要给襄阳城增加物资的要求,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难以通过,这件事从林天前一天晚上跟宋理宗彻夜长谈之后,就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情了,毕竟他可不想去蒙古做客。 而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们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横加阻拦,除了是他们看出了皇上的决心之外,也有着这些物资他们并不是很看得上的原因,毕竟这大宋一朝,别的不说,经济确实十分的发达,那襄阳城首城所需要的物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当然,能够让他们如此快速做出决定的原因,并不仅是如此,不然的话,以他们那貔貅的性格,再小的肉,他们也不会放过,他们只是想要让林天赶紧回到襄阳前线去,不要留在朝堂之上,跟他们争权夺利,为此,一些原本就不太看得上的东西,让出去也就让出去了。 下朝之后,林天便受邀前往临安府最大的酒楼,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来了大半,明面上他们是要为林天接风洗尘,实际上这是想要探明林天接下来的想法。 在这场鸿门宴上,林天与他们虚与委蛇,东拉西扯就是不说明自己心中的想法,最终借着酒劲才说出了不久之后就准备回襄阳城的话,即便如此,那些家伙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就相信了林天的话的。 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林天用来安抚他们的说辞罢了,毕竟对于这些自诩聪明绝顶的朝廷大臣们,他们从来就不会轻易相信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事物,他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事实,他们不愿意相信世界上有大公无私的人,有不爱权财的人,如果有,那就是绝对的异端。 对于这些人,林天自认为这些年还是十分了解的,而他表现出了不恋权势,不爱钱财,却还能够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的原因,就是他表现出了另一种欲望,求名,欲求千古之名。 这样在那些人看来才是正常的,才是能和他们玩到一块的,哪怕是损失了一些利益和权利,他们也并不怎么在乎,只要不成为他们眼中的异端,一些小小的波澜并不能影响他们的情绪。 而一个不贪财,不恋权,不求名,一心只想着天下万民,人间正道的人,实在是太过耀眼了,耀眼到会照清那些王公大臣们自身内心的黑暗,但这并不会让他们感到羞愧,只会让他们彻底展现心中的丑恶,要么被污染,要么被毁灭。 鲁迅曾经说过“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清白也就就一种罪过”。(这真的是鲁迅说过的话) 在宴席的最后,林天借着醉意对在场的众人说道: “蒙古人嗜杀残暴,占领金国之时,将完颜一族屠戮殆尽,朝廷官员也斩杀大半,而且这些人还毫无信义可言,刚刚联手灭了金国,不遵承诺归还土地就罢了,反而转头就攻打身为盟友的我们。 林某承蒙陛下信任,在襄阳城阻挡蒙古大军,但鞭长莫及,顾不得朝中之事,还望诸位同僚,平时可以多多关注帮衬一二。” 在场的众人自然没有一个不答应,不管后来会不会做,最起码面子上要过得去,而且跟他们说这些也只是想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蒙元人的残忍,不求他们能给多大的帮助,不拖后腿就成了。 林天也注意了在场众人们的神色,有些人一副心有戚戚然的样子,显然也不想成为蒙古人的刀下亡魂,但另有一些人眼眸中闪现了不屑一顾的神色,只是不知道是不信林天所说,还是早就和蒙古人勾结在了一起,才如此有恃无恐,不屑一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