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9章 赵平只想做个“贤内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打起来了?” 陈玄皱眉道:“陈同那个叛贼已经被处死,李延还在豫州待着,手中还有数万兵马。” “更何况,西坪村的将士们也都汇聚在豫州。” “何人敢在豫州闹事?” “莫非是刺客大举进攻了豫州?” “朕之前可是接到过奏报,不管是暗堂的刺客还是星辰阁的杀手,前前后后死伤近百人,让他们大伤元气,不敢再进犯豫州。” “究竟怎么回事?” “是,是,是冀州。” 那人道:“冀州州牧赵湾造反了。” “携带六万兵马,兵临邺城。” “什么?” 陈玄大吃一惊,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他为何造反?” “这个小的就不知了。” 那人耷拉着脑袋,惭愧的说。 “谁在邺城守城?” 赵平问。 “吕品吕将军,已经云满将军。” 那人回道。 “他们带了多少人?” 赵平又问。 “两万。” 那人回答完,就急切的冲着陛下道:“陛下,你赶快想想办法吧。” “吕将军带领的两万人根本不可能抵挡住赵湾的六万大军,恐怕用不了一个月,邺城就会攻破。” “一旦那个时候,冀州的兵马就会长驱直入,直取豫州。” “然后再跟西凉兵马联合在一起,左右夹击,雍州恐难坚守。” 扑通! 陈玄这次真的忍不住了,从马上惊掉了下来。 嘴里不断呢喃道:“怎会如此?” “为什么会如此?” “朕平日里待赵湾不薄啊,他为何要造反?” “冀州失守了那么多城池,朕都没有砍他的脑袋,他还想如何?” “难道想要朕的皇位吗?” 而就在陈玄失神的时候,那人悄悄从怀中摸出来一把匕首,径直的冲向陈玄,狠狠的刺了过去。 嘴里还怒声大吼道:“狗皇帝,去死吧。” 噌! 影一动了。 身形一闪,从马上跳了下来,手中也多了一把软件。 唰! 噗! 只是一剑,就割开了那人的咽喉。 鲜血顺着那人的脖颈迸射而出。 他伸手想去捂住伤口,奈何胳膊抬起来,却没有触碰到脖颈,人就笔挺挺的摔倒在地上。. 气绝身亡。 “竟然敢行刺朕,死了也是活该。” 陈玄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冷厉道:“来人,传朕的命令,集结大军……” “陛下,你要干什么?” 不等他把话说完,赵平就拦住了他。 “莫非想要去豫州解邺城之危机?” “嗯?” 陈玄也愣了一下,反问道:“你刚刚难道没有听见吗?” “冀州州牧赵湾带领六万大军已经达到邺城了,难道让朕视而不见吗?” “豫州的老百姓也都是朕的子民啊。” “朕不想看到他们遭受屠戮。” “陛下,这人是谁?” 赵平指着倒在血泊中的尸体问。 “他是谁关朕……” 陈玄的话没有说完,脸色就变了,疑惑道:“爱卿,你的意思是他在说谎?” “说没有说谎臣不清楚。” 赵平可不想担这个责任,而是提议道:“但他在行刺陛下,明显不是什么好人。” “既然不是好人,那他的话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京城刚刚平定了叛乱,百官还没有恢复,此时再起战事,大未王朝的臣民该作何想?” “再说,长安还有多少将士?” “派少了,能抵挡住赵湾的六万大军吗?” “派多了的话,一旦匈奴,或者是西凉人打过来,陛下当若何?” “这个……” 陈玄也不是傻子。 相反,他正如同赵平所说的那般,是个老银币。 脑子转动非常快。 顷刻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这人来了就报忧,很明显是想让朕担心,乱了心神。 好借机行刺。 即便行刺不成,赵湾谋反之事,也必然会成为朕的心事。 脑子一热,就有可能发兵。 一旦发兵,若匈奴和西凉来犯,长安危矣。 想通其中的关键,陈玄背后都生出了一身冷汗。 差点着了道。 可万一那人言说是真的呢? 吕品只带了两万将士,能拦得住赵湾的六万大军吗? 邺城被攻破,豫州的百姓怎么办? 才刚刚清剿了土匪,除掉了陈同这个叛贼,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的种地,过日子。 又来这一出。 这不是要把老百姓往死里逼吗? 只能向赵平请教,“爱卿,现在朕要怎么办?” “总不能置之不理吧?” “三手准备。” 赵平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第一,派人打探冀州的虚实。” “从长安到邺城应该不算远,骑快马,往返也就几日的样子。” “赵湾真若谋反,陛下再调兵遣将也不迟。” “第二,陛下坐镇京城,把京城这边潜在的威胁彻底清除干净。” “不管外面如何乱,只要朝堂稳固,百官一心,臣就能保陛下的江山无碍。” “第三,臣回豫州跟李公公汇合。” “邺城真若出现大量敌兵,李公公必然会得到消息。” “臣可以直接带着豫州的兵马前去平反。” “前提是陛下需要给臣兵符,让臣能有调动兵马的权利。” “爱卿要离开?” 陈玄挑了一下眉头,“为何?” “陛下,臣来京城,主要就是帮助陛下平乱。” 赵平解释道:“如今京城的乱子已经彻底平定,留下的一些叛贼余孽已经不足以对陛下造成威胁。” “臣再留在京城也没有什么意义。” “何况,陛下曾答应过臣,待京城之乱平定之后,把豫州交由臣治理。” “如今臣的管辖之地可能出现反贼,臣岂能坐视不理?”“更何况,臣的家眷都在豫州。” “马上就要过年了,臣想跟她们待在一起,好好过一个年。” “过完年之后呢?” 陈玄追问。 “你还来京城吗?” “不来了。” 赵平再次摇头,“臣打算一遍治理豫州,一遍做生意。” “走商贾之路啊?” 陈玄唏嘘道:“那能有什么出息?” “以爱卿的才能,在京城当丞相,帮助朕治理整个天下才能施展才华。” “商贾,小道儿,爱卿不觉得委屈吗?”.bμν. “这有什么好委屈的?” 赵平笑着说:“陛下,你现在封了臣为一字并肩王,是大未王朝仅有的一个异姓王。” “那臣就得担起这个责任来。” “论行军布阵,臣比不上陛下。” “但若论商贾,臣觉得应该比陛下强上一些。” “而陛下是千古圣君,不会把视线局限在大未王朝上,而应放眼整个天下。” “像匈奴,鲜卑族,高句丽,西凉,吐蕃,南诏国等等跟大未王朝相邻之国,都应该臣服在陛下脚下。” 陈玄下意识的点点头。 赵平这一席话简直说到他心坎上了。 若不是顾及大未王朝朝堂不稳固,后方不安定的因素太多,国库空虚,他恐怕早就领着将士们杀到匈奴的单于营帐了。 赵平却仍旧在继续。 “打仗需要人手,人手怎么来?” “陛下可以从老百姓当中征集年强力壮者。” “但不给他们发放补助,不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算是愿意跟着陛下打仗,也没有那个精力。” “这就需要了粮草。” “粮草从哪里来?” “按照咱们大未王朝以前的风范,自然是国库出。” “国库拿不出来的话,就向老百姓征集。” “征不到手,就强行抢夺。” “那会是怎样一种光景呢?相信陛下自己也能想象出来吧?” 陈玄没有说话,只是脸色变的漆黑无比。 赵平说的都是眼下可能碰到的难题,以及之前的解决办法。 所造成的局面便是老百姓怨声载道,然后就导致土匪增加,老百姓的生活会变的更加痛苦。 该如何破局呢? 唯有银子。 征集青壮,不但免去他们租赁田地的税务,还给他们发放银两。 哪怕一天两个铜板,恐怕就能削减这些人的怨气。 征集粮草。 该用银子购买,即便是少支付一些银两,也算是给老百姓留下了活路,不至于让他们上山为匪。 可银子从哪里来? 内帑刚刚充盈,但也没法支持那么多大军挥师北上,荡平匈奴,鲜卑族,高句丽。 更别提西侧还有西凉,吐蕃。 南方还有南诏国呢? 赵平继续开口,“所以咱们需要银两。” “臣负责赚银子,支持陛下南征北战,一统宇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