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3章 陈星河闭门造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皇室别院,陈星河找到幕僚陈九,把他邀请的书房。 并且安排守卫在门外守护着。 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进去打扰。 “老爷,可是陛下有什么特别的吩咐?” 陈九见状,凝重的问道。 陈九非常谨慎。 自从陈星河被陛下卸掉了州牧之位,他的称呼就跟着变成了老爷。 就担心再喊州牧大人,消息传到陛下耳中,会对老爷有所影响。 “陛下让我在十日之内写一份治理天下的奏折。” 陈星河开口道。 陈九没有惊讶,反而露出了果真如此的恍然之色。 甚至还点了点头。 “你不惊讶?” 陈星河好奇道。 “不惊讶。” 陈九笑着说:“我早就猜到了这点。” “为何?” 陈星河问,“老夫都不曾发现任何端倪,你怎么就猜到了呢?” “老爷,你是当局者迷。” 陈九解释道:“我们这些旁观者,都看的清清楚楚。” “什么意思?” 陈星河更加好奇了。 “老爷,陛下当今年岁几何?” 陈九没有回答陈星河,而是反问道。 “年近花甲。” 陈星河说。 “可曾有子嗣?” 陈九又问。 陈星河摇头了。 “花甲之年,在咱们大未王朝已经算是高龄了。” 陈九说:“他又能有多少时日可活呢?” “住口!你竟然敢诅咒陛下,想死吗?” 闻言,陈星河立刻就瞪眼呵斥。 “老爷,你想听实情,属下就在给你陈述事实。” 陈九不为所惧,继续道:“不管属下说不说,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 “这么多年,陛下都没有诞下子嗣。” “京城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言,就连当初的太子,也并非陛下亲生。” “由此可见,陛下可能无法传衍后代。” “那,在他百年之后,谁来继承皇位呢?”“所以,皇室的陈姓成员,就会成为陛下最后的依仗。” “自从陛下卸掉老爷州牧之职,属下就已经猜测出来,陛下可能要传位于你。” “现在让你写一份治理江山的奏折,就是最为明显的信号。” “他在考验你的本事。” “确定吗?” 陈星河问。 他离开御书房的时候就想到了这点,眼下不过是找陈九印证一下。 “八九不离十。” 陈九说:“你跟属下说说,这次陛下召见你,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陈星河回想一下,把进入御书房之后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 “你竟然想着任用赵王?” 陈九无语道。 “有什么问题吗?” 陈星河反问,“赵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任用他,正好能体现出来我知人善用。” “有赵王帮忙,应该能把江山治理的妥妥帖帖。” “这话不假。” 陈九道:“可,赵王是谁?” “那可是陛下亲封的一字并肩王啊,整个大未王朝唯一一个异姓王。” “换句话说,大未王朝的江山,也有赵王的一半。” “一旦你任用了赵王,他再屡建奇功,你打算封赏他什么呢?” “功高盖主,你是想让大未王朝的老百姓只知有一字并肩王赵平,而不知你这个未来皇帝吗?” “啊?” 陈星河被惊住了,“有这么严重吗?” “嗯,比属下说的还要严重很多。” 陈九严肃道:“你看看如今的陛下如何处理跟赵王之间的关系。” “不是把他派到战场上,抵御外敌,就是让他留守在西坪村,好好发展经济。” “却不让他参与治理国家。” “为何?” “为何啊?” 陈星河反问。 “因为陛下也忌惮赵王。” 陈九解释道:“毕竟赵王太过有本事了,以他的能力,肯定能治理好大未王朝,并且还能让大未王朝朝着繁盛富强的道理上迈进很多。” “一旦老百姓只知有赵王,却不知有陛下。” “大未王朝就有可能会易主,变成姓赵的江山,便没有姓陈的什么事情了。” “你在御书房扬言跟赵王捆绑在一起,陛下自然不喜。” “那该怎么办?” 陈星河担忧起来。 皇位啊,没有希望的时候,陈星河不会觊觎。可眼下有了机会,他又如何肯放过呢? “其实还有回旋的余地。” 陈九说:“陛下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你和赵王捆绑在一起,所以他才会把你赶出去。” “但临走之时,却又叮嘱你,让你在十日之内写一份治理天下的奏折。” “只要老爷写的能让陛下满意,皇位应该是没跑了。” 陈星河松了一口气,跟着又问道:“如何写呢?” “属下也不会治理江山。” 陈九苦涩道:“甚至说咱们两个都不太擅长治理江山,从青州以前的样子便能看出来。” “那怎么办?” 陈星河急了,“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么一个机会,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它流失吗?” “找人帮忙肯定不行。” 陈九分析道:“眼下陛下只是有传位于你的想法,可最终能不能成还不敢保证,绝对是机密消息。” “一旦泄露,容易让陛下觉得老爷你不可靠,从而放弃你。” “自己写的话,凭借咱们两个的本事,写出来的东西也很难入陛下的眼睛。” “要不咱们借势吧?” “借势?” 陈星河愣了一下,“去哪里借势?” “借赵王的势。” 陈九说。 “你不是说不能跟赵王捆绑在一起吗?怎么又要借他的势了呢?” 陈星河迷惑起来。 “只是借势,并不捆绑。” 陈九解释道:“咱们以前去过西坪村,对那边的经营模式应该有多了解。” “尤其是你,应该跟赵王谈论过很多事情。” “你能放权让赵王在青州大干特干,应该也是他说的一些话触动了你。” “老爷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赵王所说之事,应该和民生有很大关系,也应该能帮助青州越来越繁盛。” “是有这么一回事。” 陈星河想了一下说:“当初在西坪村之时,赵王单独跟我说过一些事情,确实是如何治理青州。” “这就成了。” 陈九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咱们就把他说的那些策略稍微变通一下,用在治理大未王朝上。” “想来定然能得到陛下赞赏。” 陈星河眼睛亮了起来,但仍旧有疑问。 “倘若陛下问及那些策略从哪里来的,我该如何回答呢?” “这个简单。” 陈九说:“咱们就说从西坪村悟出来的。” “自从得到陛下的授命,这几日老爷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整日把自己关在书房,翻阅典籍,查询各地文书,认真分析,总结,然后结合西坪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 “哈哈,好,好,不愧是老夫倚重之人,关键时刻还是你最为靠谱。” 陈星河捋着胡须大笑。 “既如此,咱们就赶快商量一下,借势一起写一份让陛下满意的奏折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