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9章 治国之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陛下,臣不要什么封赏。” 赵平摇头道:“臣是大未王朝的子民,有外敌入侵,自然要抵抗。” “更何况,臣本身就是大未王朝的一字并肩王,享受着大未王朝的庇护。” “在大未王朝出现危难之际,臣也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 “哈哈哈,说的好。” 陈玄称赞,“倘若人人都有赵王这般想法,咱们大未王朝也不至于会被外敌压的抬不起头来。” “对了,赵王,你是如何治理的西坪村呢?” 嗯? 赵平愣了一下。 好端端的说着战争之事,怎么突然就改为民生了呢? 陛下的思维什么时候变的如此跳跃了? 虽然心有怀疑,可该回答的还是要回答。 赵平正色道:“西坪村没有怎么治理,主要就是满足老百姓的诉求就行了。” “老百姓诉求?” 陈玄疑惑道。 “对。” 赵平说:“前期仅有两样,吃饱穿暖。” “吃饱,则需要有粮食。” “云安县爆发了瘟疫,陛下体恤百姓疾苦,免去了云安县的赋税,所以老百姓有了吃食。” “至于穿暖。” “微臣因为售卖了相思酒,赚取了一些银钱,所以就主动承担起收购老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 “他们拿到银钱,就可以购买布匹。” “这两样诉求满足后,老百姓就不会再有什么怨言了。” “酿制相思酒需要人手,便从西坪村请了一些人,让他们帮忙做工。” “管着他们一日三餐,还给他们工钱。” “如此,老百姓手中就会有多余的银钱,生活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而微臣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主,除了酿酒,还改良了纺织机,雇佣老百姓织布。” “还研究了霜糖,香皂等物品。” “还建造了房屋等等。” “这些同样需要人帮臣来做。” “微臣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赚到了银子,他们自然高兴。” “这便是微臣治理西坪村之道。” “能推广到整个大未王朝吗?” 陈玄问。 其实他对这种模式也有所了解。 尤其在皇叔陈星河呈递了治国之策的奏折之后,陈玄更加深入的研究了一下西坪村的发展之道。 他发现,这种模式,主要靠的就是赵平个人。 没有他办厂,没有他招收工人,根本就不可能把西坪村带动起来。 而且大未王朝有奴隶。 倘若赵平购买奴隶来做这种事情,更加节省成本。 毕竟奴隶就跟畜生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比畜生还好养。 吃饭,饿不死就行。 睡觉,冻不死就行。 关键还能没日没夜的干活。 但,赵平没有购买奴隶,反而雇佣了普通老百姓。 这就体现了赵平的爱民之心。 如此人才,把江山交给他,陈玄也更加放心。 所以,他才想跟赵平好好探讨一下治国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不能。” 赵平毫不犹豫的拒绝。 “微臣只是一个人,虽然口袋里面也有一些银子,可毕竟有限,不可能创办那么多的厂子,把整个大未王朝的老百姓都招收进去。” “再说,就算臣真的那么做了。” “可生产出来那么多的东西,臣卖给谁呢?” “老百姓都穷的叮当响了,根本就买不起。” “富贵人家也就那么些户,根本就消耗不完,总不能都烂在臣的手中吧?” “这个……” 陈玄回答不上来。 跟陈星河讨论的时候,他也问过这般问题。 陈星河的解释是,制作出来的东西卖给富贵人家。 但制作的时候,雇佣的是普通老百姓。 当这些老百姓做工赚到了银子,他们也会购买。 模式跟西坪村如出一辙。 西坪村卖相思酒,霜糖,香皂,都是针对达官贵人。 把老百姓带富裕了,再扩大规模。 可正如同赵平所说,整个大未王朝有多少达官贵人呢?又有多少普通老百姓呢? 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只能先带动一批,然后再慢慢扩散。 “陛下,治理国家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赵平理解陈玄的意思,苦笑道:“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粮食的产量。” “唯有粮食产量足了,国家再减免一些税赋,老百姓才能吃饱穿暖,手中还能结余一些粮食,就有了能力去买一些其他的东西。” “粮食产量怎么提高?” 陈玄又问。 “还记得臣从国库里面拿的红薯吗?” 赵平说:“只要能把那个东西培育出来,粮食的产量就能提升。” “多久能培育出来?” “最快也要三年。” “那么久?” “已经很快了。” 赵平解释道:“仅有几个红薯,种下去,等到收成,也收成不了多少,还要保存好,留到第二年再种。” “如此几年下来,育出来的幼苗,才能勉强够一个县城种植的。” 有关玻璃,温室大棚这些事情,赵平并没有提及。 他担心会惊住陈玄。 陛下本就年迈,又被李凤雪喂食了很多不知名且副作用极大的丹药,身子骨已经快要垮掉了。 一个弄不好,把陛下刺激死了,找谁说理? 本来还有望能顺理成章的接管大未王朝的江山,可真把陛下刺激死了,恐怕有很多势力都会站出来跟他为敌,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赵王,你来京城,除了想要见朕以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吗?” 陈玄终止了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的。 “暂无。” 赵平非常配合的摇摇头。 “既然没有,那就多在京城留几日吧。” 陈玄说:“再有半个月,各国的使臣就会来京城,朕打算让你跟那些使臣谈判。” “嗯?” 赵平愣了一下,疑惑道:“使臣不是年前就要来京城的吗?” “怎么拖到了年后呢?” “因为咱们大未王朝出现了内乱。” 陈玄叹息一声道:“朕亲征剿匪,被叛变的陈同困在了豫州。” “跟着冀州那边也被匈奴之人说服,起兵造反。” “如此情况,使臣自然不会再来。” “他们在等待结果。” “若是朕搞不定这些,大未王朝易主的话,他们跟朕谈判的内容新皇不会认可。” “所以,不如拖上一些时日,等确定了新皇之后,再谈判也不迟。” “如今大未王朝安定下来,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过来。” “想要让朕给他们送一些物资。” “陛下让微臣谈判,有底线吗?” 赵平问,担心陈玄不懂底线,又解释道:“就是臣要给他们上贡多少银钱?多少粮食?多少布匹?等等。” “不上贡。” 陈玄脸色猛地冷厉下来,“朕已经受够了。” “他们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朕每年接济他们那么多东西,他们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还要觊觎我们大未王朝的版图。” “朕决定,这次就给他们来硬的。” “你要做好准备。” “必要的时候,朕不惜用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