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养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 洛琬宁:怕你憋坏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早朝结束后,秦丞相要给三个孩子授课。 韩墨卿这段时间忙着处理国事,没有空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他直接问秦丞相:“孩子们的情况如何?” 秦丞相把他们的学习情况汇报给韩墨卿听。 “大皇子要比二皇子还有公主优秀一些,他们的水平不一样。臣跟弟子商量了一下,打算把分开学。 臣亲自培养大皇子,二皇子和公主交给臣的弟子教导。” 韩墨卿听到秦丞相这么说,他问:“大皇子和二皇子,你觉得他们谁比较适合继承皇位。” 秦丞相愣了一下。 “皇上,你正值壮年,明年正月初四才登基,臣觉得还没有到立储君的时候。” “朕只是想问问,丞相但说无妨。” 秦丞相把自己的看法告诉韩墨卿:“臣觉得大皇子适合皇位,只是他的志向并不在此,他跟臣说过,他想学医。 二皇子说想像您一样文武双全,也能作为储君培养。 一时之间,臣也不好确定他们谁适合当储君。” 韩墨卿没有再说什么,让秦丞相按照自己的教学来教导孩子们就行。 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后,韩墨卿没有去看他们,而是回自己的寝宫。 他回来后,洛琬宁刚睡醒。 韩墨卿一进来,就亲她。 洛琬宁回应他后,他得寸进尺起来。 现在还是大白天,韩墨卿没有继续下去。 洛琬宁见他收手,她扯了扯他有些凌乱的衣服:“不继续吗?” 韩墨卿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宁宁想继续?” “我怕你憋坏自己。” 韩墨卿觉得她现在特别撩人。 在她的唇上印下一吻后,“不急,现在天还没有黑,等晚上继续。” 洛琬宁:他是想折腾一晚上吗? 下午洛琬宁出了一趟宫。 她说自己有一万五千石的粮食,总要找地方放。 这些日子洛琬宁没有白忙,她在墨国国都这边买了一处宅子,可以用来囤货。 她把收购的粮食全部放进宅子。 弄好之后,她让夜林派一些人守这些粮食。 夜林知道这些粮食很重要,派了一些人在周围巡逻,不让任何人靠近。 处理好这些,洛琬宁回了皇宫。 韩墨卿说过今晚不批奏折,他真的没有看。 洛琬宁回到寝殿,韩墨卿让人准备了一桌酒菜。 他们一起用膳。 用完晚膳后,还一起去御花园散步消食。 宫里的太监和侍女看到他们手牵着手的样子,亲密得不行。 在皇宫待久了,宫里的人很少见皇上这样牵着哪位妃子。 只能说新皇不一样,他看皇后娘娘的眼神都带着深情。 皇后娘娘肯定是他放在心尖尖上的人儿。 散完步,他们回寝宫,休息了一下。 浴池准备好后,韩墨卿把洛琬宁横抱起来。 “宁宁,我们没试过鸳鸯戏水。” 洛琬宁:玩得挺花。 韩墨卿把伺候的侍女全部遣散,偌大的浴池就剩下他们。 洛琬宁跟韩墨卿下水后。 韩墨卿让洛琬宁坐在自己前面,单手托起她的下巴,薄唇吻上她的唇。 水雾萦绕的浴池,恍若人间仙境。 纱帐下,两道身影纠缠。 一室旖旎。 结束后,洛琬宁以为他不会继续。 然而,她想多了。 第二天起来后,腰酸得不行。 她瞪了韩墨卿一眼:“都怪你。” “怪我情不自禁。” 洛琬宁不相信他说下次不会,对他说:“五天之内不要碰我。” 韩墨卿很无辜。 这不能怪他,美人在怀,实在忍不住。 *** 官府发粮的消息传到受灾的三座城池,很快就传开了。 百姓们得到这个消息,内心雀跃得不行。 每人三十斤粮食,暂时给两个月,两个月后还会继续发放粮食,一直发到明年水稻丰收。 “新皇真是明君,为我们百姓着想。” “是啊,新皇不仅免了我们的赋税,还给我们发放粮食,是我们百姓之幸。” 不过也有一些人担忧。 “新皇是好的,就怕在皇上不知情的情况下,官员不给我们发放粮食,而是把这些粮食卖给那些奸商。” “我也担心有这样的事发生,毕竟不是一两次了。” 此时,受灾的三座城池府衙,这些官员确实在打这批粮食的主意。 他们为了挣钱,私底下把好的米卖给了商贩,这一次上面让他们开仓放粮,都急了。 因为粮仓里面的粮食跟上报的数量不符,他们要是没有发放这么多粮食,会被责罚。 为首的官员说:“不是有一批发霉准备要处理的粮食,干脆把那些米参进好米。” 他的话一处,其他人都按照他说的,把坏掉的米参进好米里面去。 韩墨羽负责下去查发放的情况,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暗中查访。 他是新面孔,而且他暗中查访,身边没有带人,自己一个人去查。 一旦发现不妥,直接查处。 开仓放粮当天,三座城池的百姓早早的排队。 觉得越早拿到粮食,心里才踏实。 每人三十斤,来排队的都是一家人。 大街上排满了人,都没有人做生意了。 第一批领到米的人,他们一路扛米,一路说:“每人三十斤米,而且都是好米。” 今天刚开始,自然不会参坏米进去。 百姓听到都是好米,他们也就放心了。 也有一些人想要快些领到米的,插队。 这一插队,肯定引起后面的人不满,甚至还大打出手。 官府派衙役维持秩序,一旦发现有人闹事,就免了他们的粮食资格。 因为这样,他们都不敢插队。 发放粮食的同时,韩墨卿派了一批人去那些没有受到蝗虫灾害的城池购买粮食。 墨阳城是韩墨卿的封地,那些商贩听到是当今皇上需要粮食,他们没有要钱,而是无偿捐献。 因为他们敬重韩墨卿,要不是他管理墨阳城,墨阳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有墨阳城的无偿捐献,其他城池也开始无偿捐献。 提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一点还是令韩墨卿感到欣慰。 与此同时,韩墨卿收到了黎国的信,说是要派使臣过来谈这件事。 韩墨卿知道,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但是也没有解除黎国公主的禁足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