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大国工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39章 木秀于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姜辰离开之后,王主任急急安排了工作,准备前往孤儿院。 时间紧迫,必须要尽快安排好。 就在她准备离开的时候,阎埠贵来到了她办公室。 王主任道:“闫老师,你没有上班?有事的话,你得快点说,我有点急事要去处理。”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瘦削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王主任一心为人民服务,周末也不休息,辛苦了。” “我今天暂时没课,就来找王主任聊聊天。” 王主任皱眉:“我真有事,你要是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阎埠贵赶紧拦住:“别,我要是没事,哪敢来打搅您啊。” 王主任不赖烦的道:“有话快说。” 阎埠贵整理了一下语言:“我家的情况严主任您也清楚,五六个人挤两间小屋,现在孩子逐渐大了,很不方便。” “之前我就说过,希望组织把姜海的房子和我家房子兑换一下,他房子大,我们家住过去正合适。” “但那时姜海家里没人在,私自占别人的房子确实不太好,给您添麻烦了。” 王主任有些不明所以:“所以呢?” 阎埠贵笑得近乎谄媚:“现在姜海家娃子不是过来了嘛,既然有人,这事就好处理了。” “王主任您找他沟通沟通,让他和咱家换换房子。他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实在有些浪费国家资源。” “我阎埠贵在教师岗位上干了多年,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恼,希望组织好好考虑一下我的个人问题。” 王主任眉头皱得更紧:“我说闫老师,你也是个有文化的人,难道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吗?” “那房子,是姜海个人所有,现在属于姜辰,是做了登记,国家认可的。你老打别人房子主意,觊觎别人财产干啥?” 阎埠贵道:“比起他一个无业游民,我是人民教师,更应该受到国家的照顾。” “而且他一个人住这么大房子,我们一家人挤在小房子中,这也不公平......” 王主任打断了阎埠贵的话:“打住啊,那房子是别人的,就是别人的,你也别老是惦记了。以后这事你就别提了,你找谁都没用。” “还有,谁告诉你他是无业游民的!” 就算姜辰是个普通人,她也不会同意阎埠贵的请求。 何况姜辰刚刚还帮了她一大忙。 看王主任又要走,阎埠贵赶紧道:“只要他愿意换,我可以给一定的补偿。” 见三大爷破天荒的主动提出给补偿,王主任一愣,下意识问道:“给多少?” 阎埠贵咬咬牙:“20.” 王主任被气笑了:“得,这事你自己去找姜辰商量。他要是愿意,你两一起来我这办理手续就行。” 说完,不再理阎埠贵,径直离开。 “诶,王主任......”阎埠贵还要伸手去拦。 王主任瞪了阎埠贵一眼,三大爷顿时怂了,悻悻的收回手,让在一边。 心里开始思量:既然王主任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有想想其他法子。 这房子只要到手,卖儿子一转手就赚好几百呢,想让他放弃是不可能的事情。 ...... 厂子里,梁越正在给刘援建汇报:“主任,现在都是十点多了,那姜辰刚刚才到厂里。” “你说以前他踩点上班下班也就算了,现在少了你的管理,是无法无天了。” 对于姜辰的突然崛起,梁越心里是不爽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优越感是肯定的。 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才是这批人里面最优秀的,将来的成就也会是最高的,级别也是最高的。 但姜辰的突然崛起,无异于当头一棒。 这来得比我还晚,居然就能和厂长和代表一起商量事情。 甚至厂里还隐隐有培养姜辰的意思,不然怎么会把工程科的人调了好些个去协助姜辰。 说是协助,不就是归他调派,间接说明姜辰的领导地位。 你一个中专生,怎么能比我这个大学生还要出色,抢了我的风头,还抢了我的未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表现得太出色,总会有人惦记你。 看着空唠唠的办公室,刘援建的心里比梁越更恼火。 只是他一点也不表现出来:“他们昨晚加班晚嘛,今天晚来一点也是正常的。” 作为厂里老人,消息还是灵通的。 而且姜辰他们动作那么多,根本瞒不住有心人。 他心里也在犯嘀咕: 怎么哪些个高级工人,可都是厂长嫡系,咋就那么听姜辰的话,让加班就加班,让开会就开会,这和之前他遇到的不一样啊。 还有白静和洛雪,一个陶源亲戚,一个温婉女儿,怎么也和姜辰绞到一起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他心里越发的没底。 隐隐开始担心,这流水线试点要是成了,他怎么办。 作为工程科领导,却每一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甚至还表态反对这件事,别人会怎么看他。 他当初反对这件事,主要就是考虑到高级工人的想法。 你搞这种模式,别人能同意? 就是那几个工人,大概率也是厂长强压下来,这才配合的。 而其他高级工人,根本就不知道这边正在偷偷的搞试点,要偷家呢。 嗯? 刘援建心里一动,有了主意。 你要悄悄的搞试点,等生米煮成熟饭,在工业部挂上号之后,别人再也反对也就晚了。 你不想让人知道,我不让你如愿。 只是,这事该谁去做呢? 他看了一眼眼前的梁越,忽然有了主意。 梁越哼了一声:“那几个工人同志不也加班到深夜,怎么人家今天一早就精神抖擞的投入生产中去了,就他要搞特殊是吧?” “还有曹俊和宋元,也跑去车间搞生产,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忘记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刘援建道:“所以,为什么他们最多是中专生,你是大学生呢?” “他们看问题,都只看到了表面,看到了好的一面。而事情的本质,和潜在的风险,他们根本就考虑不到。” “现在他们靠着杨厂长的支持,悄悄的搞试点,相当于是一颗定时炸弹啊。要有一天被其他工人知道,是要出大事的。” 他钻进了高级工人一定会反对流水线的牛角尖,始终出不来。 实际上,你以为杨为民、陶源和工业部会想不到这个? 他们就不担心这点,因为这事根本就不会发生。 或许有人会有意见,但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后果。 格局不同,看待问题的高度就不同。 其他的梁越没太在意,就记住了一点:要是被高级工人知道,是要出大事的。 这孩子,亏就亏在社会阅历少。 无法预估工人的想法,不然也不至于三言两语就真的信了这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