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3:我有亲情回报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 这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邮递员同志,我就是张成林,这是我的户口本。” 张成林说着,便把手里已经翻开的户口本递给了邮递员。 邮递员看看张成林,看看户口本,又看看张成林,才问道:“知道是哪里给你寄的汇款单吗?” “应该是申城《故事会》。”张成林回道。 邮递员闻言点点头,从挎包里拿出汇款单和笔,递给张成林道:“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字。” 说完又忍不住好奇道:“兄弟,你写的故事真在《故事会》上发表了?” 他当邮递员三年,也送过几次汇款单,但《故事会》的汇款单还是第一次遇见。 虽然汇款单上有《故事会》的附言,但他看着张成林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不管是从张成林的家来看,还是从张成林本人的穿着来看,这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一边是农村人,一边是两个月一期的《故事会》,他总觉得两者搭不上边。 但看看张成林的言谈举止,又似乎有这个可能。 所以才忍不住多问两句。 张成林闻言看了眼汇款单上的附言,一边签上自己的名字,一边说道:“附言上是这么写的。” “你投了稿,这期《故事会》出来,你就没去看看?” 邮递员又忍不住问。 心想这要是换了自己,这期《故事会》发售当天,他还不得守着人家开门卖的时候就去看? 正想着,他就听张成林说道:“还没来得及看。” “……” 邮递员看看张成林,摇摇头也不再多问,收拾好东西便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这要换做是他,他绝不可能像张成林这样毫不关心。 搞得好像这事跟他无关一样,就连现在拿到汇款单也是不悲不喜,真是个奇怪的人。 看着邮递员骑上自行车离开,张幼芹才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赶忙从随身的布袋子里拿出那本《故事会》,快速翻到第一篇的位置,问道:“大哥,这是不是就是你写的?” 说着就把已经翻开的《故事会》摊在了张成林面前。 张成林低头看了一眼,随后屈指在小妹额头上敲了一下,说道:“你放学不回家,走这么远来这边,就为了这事?” 张幼芹嘿嘿笑了两声也不反驳,只道:“你就说这篇《小城春秋》,和后面一篇《失踪的密信》是不是你写的吧。” 她没想到这两篇故事真的是自己大哥写的。 大哥写的故事不仅在《故事会》上发表了,刚刚还拿到了稿酬的汇款单! 【来自妹妹的亲情点+212】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张成阳说着就把《故事会》从张幼芹手里拿了过去。 徐宁雪见此,也跟着凑过来看。 当两人看到被翻开的那一页《小城春秋》的署名是“张成林”时,便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向了张成林。 “大哥,这真是你写的?!” 【来自弟弟的亲情点+187,来自妻子的亲情点+233】 “不光这篇,后面还有一篇《失踪的密信》呢,那个也是大哥写的!” 张幼芹很是自豪地说道。 “一下子发表了两篇?!” 张成阳很是惊讶。 “对啊,同一期《故事会》就有两篇!” 张幼芹看着二哥张成阳,问道:“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大哥很厉害?” 说完也不等张成阳说什么,就紧接着说道:“二哥,你这次不用不好意思承认,不光是你,我们班上的同学也都是这么觉得。” 说着自己就笑开了。 【来自妹妹的亲情点+87,来自弟弟的亲情点+91,来自妻子的亲情点+96】 张成林看小妹笑得见牙不见眼,便故意有些嫌弃地说道:“行了,别笑了,笑得跟个傻子一样。” 闻言,张幼芹立刻扭头跟母亲告状道:“妈,你看我哥,他说我是傻子!” 只是这会儿夏红梅哪里有功夫理会小女儿。 看看二儿子手里带着黄色插话的书,又看看张成林,问道:“成林,这汇款单到底怎么情况?这故事会又是怎么回事?” 张幼芹在学校读书,对杂志、书籍能接触到的自然多些。 张成阳和徐宁雪在上学时都看过几期故事会,所以也不算陌生。 常年住在城里的秦广富和田文盛两人虽然没看过几期故事会,但对《故事会》的名字并不陌生。 唯有常年在家种地的夏红梅和张庆军两人有所不同。 他们既没有看过《故事会》,就连听,今天也是第一次听到。 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他们现在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张成林在这期的《故事会》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张幼芹听到母亲的疑惑,就直接插话道:“妈,那张汇款单就是《故事会》给大哥寄的稿费!” 刚说完就转而对着大哥好奇道:“大哥你这两篇一共写了多少字?稿费有多少?” 只是这话才刚说完,后背就被拍了一下,随后就听母亲训斥道:“没大没小,哪有这样跟你大哥说话的。” 这要是在家里,一家人关起门来说的话,夏红梅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关键是现在不光秦广富还在,他旁边还有个陌生人呢。 张幼芹也是被母亲这么一说,瞬间才反应过来。 吐了吐舌头,就躲到了大嫂的身后。 “妈,没事,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张成林明白母亲的顾虑,便解释道:“现在稿费的政策都很明了,一般都是每一千字在三到十块钱之间,我这两篇一共写了一万五千字左右,稿费一共才一百四十五块钱。” “等等,这哪是一百四十五块钱的问题,就写的故事能在《故事会》上发表这事就没几个人能做到。” 田文盛在一旁忍不住插话道。 “就是,《故事会》一年也就这么六期,薄薄的一小册本来就没几个故事,你还一次性发表了两篇,这能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秦广富也跟着附和道。 “我们学校都没人能在《故事会》上发表文章,老师也没听说有。” 张幼芹也点点头跟着说道。 夏红梅和张庆军听到这里,也大概知道能在《故事会》上发表文章有多难了。 【来自母亲的亲情点+224,来自父亲的亲情点+2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