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小闲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7章 钱没到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年十五万大军分布在吐蕃的上中下三路边关上,一年花费何止百万。 就算是朝廷再有钱也禁不住这般无休止的花销。 李慎每年给朝廷的千万税收,朝廷做了很多事情,清理河道,兴修水利,铺路搭桥,修缮城池。 让大唐更加强大,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吐蕃和谈势在必行,就算李慎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只能和谈,要么就是现在动手攻打吐蕃。 但别说是李世民就连啥都不懂的李慎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朕心中有数,和谈肯定是要和谈的,但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和谈。 如今松赞干布来到长安城,他们不得不和谈,他们需要时间发展,而我们又何尝不是。 大家都在等待时机。” “那阿耶我们合适跟他们和谈?”听到自己老得的话,李承乾连忙询问道。 “大哥,你急什么?现在应该着急的是他们。松赞干布都在我们手里,若是不尽快和谈,哪天我们一不高兴就宰了松赞干布。 只有和谈,松赞干布才能安全,毕竟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注重承诺。” 李慎摇着摇椅替李世民回答。 “不错,高明,这一点你要多跟老十学习,你太过急躁了。” 李世民点头。 “是,阿耶。”李承乾冷静下来。 这时,李慎站起身来到茶桌旁坐下: “大哥,这和谈其实跟商贾太生意是一样的,也要分供求关系。 若是供大于求,那卖东西的人就要恳求买的,反之呢,就是买的人求卖的人。 如今我们一点都不着急,吐蕃如今国内不稳,连他们的赞普都遇刺了, 想来我们的计划很成功,已经开始有了效应。 我们只要等到他们国内大乱,到那时我们只需收拾残局即可,这样以来轻松很多,也少死很多将士。” 李慎用最直接的方法为李承乾解释。 “你说的我自然是知道,我只是担忧这般耗费下去,国库会支撑不住。” 李承乾点点头。他可是太子,怎么可能这点事情都看不出来。 “支撑不住?怎么会呢,我可是给了朝廷一千四百万贯。” 李慎听后立刻问道。 一千四百万贯这是多大的一笔钱,怎么会不够花呢。 “十弟有所不知,如今朝廷俸禄多以钱财为主,而为了各地义仓,朝廷出钱从百姓手中购买粮食。 再加上今年西征军的消耗,所以花费的要大一些。” 李承乾解释道。 “原来如此。”李慎这才恍然,难怪会花费这么大,朝廷俸禄结构发生了改变,原来发放的柴米油盐现在都折现了, 再加上各地建造义仓填充粮食,花费大一些也属正常。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朝廷花费大在所难免。 而且李慎也明白,李承乾之所以这么做,肯定也是为了拉拢人心。 至少太子执政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发钱。 “哎?那今年的钱呢?今年商会的钱没有送去么?”李慎突然想了起来。去年的花完了,不是还有今年的么。 “今年的钱商会并没有送来。”李承乾摇了摇头。 第2497章钱没到位(第2/2页) “什么?”李慎惊讶的站起,“怎么可能没有送去呢,昨日王洪福也没有说这件事啊。” 想到这里,李慎对着外面大喊一声: “来人,去将王洪福叫来。” “十弟莫要着急,或许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呢。” 李承乾看到李慎要发怒,连忙出言安慰。 “耽搁?这种事情也不需要他做什么,直接将钱送去就好,有什么事情能够耽搁。 而且昨日竟然没有禀报我,真是岂有此理。” 李慎越想越生气,这么一大笔钱竟然敢隐瞒不报,自己还以为已经送到了民部。 他不知道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么? 李世民没有说话,他也好奇为何纪王府商会的钱没有给朝廷送过去,他也是才知道这件事。 “启禀王爷,王掌柜在外求见。”外面一名下人禀报道。 “嗯?怎么来的这么快?”李慎一愣,这才刚下命令没多久。 “让他进来。”李慎喊了一声。 “小人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纪王殿下。”片刻后,王洪福走了进来,对着三人深施一礼。 “免!”李世民摆了摆手。 “谢陛下。”王洪福站起身。 “王洪福,本王问你,为什么今年商会的钱没有送到民部?” 李慎质问道。 王洪福一哆嗦,连忙答道: “王爷息怒,听小人解释。不是小人不送,只是晚一些时间送。” “晚一些送?什么叫晚一些送?这笔钱乃是朝廷所需,你居然还敢拖延? 莫非你贪墨了这钱财现在出现了亏空?” 听到王洪福的解释,李慎怒喝一声。 “王爷,小人怎么敢贪墨这笔钱,就算是给小人一百个胆子小人也不敢啊。” 王洪福吓的脸色苍白,谁敢贪墨这笔钱,这可是涉及到了朝廷和纪王府。 谁若是贪墨了这笔钱,纪王都能把他们家祖坟刨了。 “稍安勿躁,王洪福你慢慢说。”看到李慎把王洪福吓成这样,李世民在一旁开口道。 “是,启禀陛下,王爷,小人之所以晚一些时日,是因为这钱太多了。 有一半都是铜钱,小人准备从银行当中换取黄金,在送到民部去。 而且商会还有两天闭市,也要等商会闭市之后才能够进行结算。” 王洪福行礼后解释道。 “那今年有多少钱?”李世民有些好奇。 “回陛下,今年商贾所交担保金,共计一千六百二十三万余贯。有近千万都是铜钱,若是用马车运输,估计得运十几天都不一定能运完。” “一千六百多万贯!”李承乾猛地站起身,一脸的不可置信,去年一千四百万贯就已经让人震惊了。 没想到今年居然还多了两百多万贯。 “怎么才一千六百多万贯?” 与李承乾截然相反的是李慎的不满表情,他估算过,今年知道至少对比去年涨两成,也就是三百万贯左右,这还少了一百来万贯呢。 自己可不是胡乱估计,是有根据的。 (现在是4点半,不熬夜真的早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