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全班都穿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虞氏的妆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接下来就是第四个步骤:点唇。 点唇的历史由来已久,点唇的样式千变万化,不拘一格,说以较小浓艳,俗称“樱桃小口”。 钱小小拿出豆沙色的口红。 之前敷粉的时候,已经将嘴唇打过底色,所以现在她直接将口红涂在虞夫人的嘴唇上。 她之所以选择豆沙红是因为,虞夫人的肤色已经够白了,并不需要红唇去衬托。 即使是娇滴滴又温柔的豆沙红也是可以撑起这个妆容的。 接下来就是古代化妆步骤的第五步:额黄。 额黄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得名,也称“鹅黄”、“贴黄”、“鸦黄”等。 北朝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载誉而归后,也不忘“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这些诗词中提到的便是额黄妆。 这一步钱小小直接略过。 她不喜欢好好的一块额头,非要在上面晕染出一片黄色来。 接下来便是古代化妆步骤的第六步:斜红。 斜红就是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其总装古怪,立意稀奇,有的还故意描成残破状,犹如两道刀痕伤疤,亦有卷曲花纹者。 这一步钱小小也省略了。 因为她很难理解好好的妆容,为什么要在脸两侧搞一个类似刀疤一样的东西?. 所以接下来便是古代化妆步骤的第七步:花钿。 花钿指的是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也称“额花”、“花子”等。 花钿图案繁复多变,有的形似牛角,有的状如扇面,有的又如桃子相仿。 比如落梅妆就是一个很出名的代表。 这一步钱小小也省去了。 花钿是基于额黄之上的。 所以是先画了额黄再画花钿,看上去就是黄色打底,上面一个红色图案。 古有对未婚女子“黄花闺女”之称。 据说还和花黄和花钿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梅花妆的粉饰是黄色的,用这种花钿的一般都是少女。 到了她们出嫁以后,另作一番打扮。 因此人们便习惯的将未婚闺女称作“黄花闺女”。 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说的就是女儿家婚前婚后打扮的写照。 所以,虞夫人现在已不能用花黄和花钿这种饰品,钱小小便直接略过了。 还有最后一步:面靥(y)。 又称妆靥。 指两颊上的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面靥的形状也并不只是局限于圆点,而是各花样、质地均有。 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 有的状如桃杏,称为杏靥; 还有各种花卉形状:称为花靥。 这一步钱小小也省略了。 她认为简简单单的就是美,搞那么多的在脸上是累赘,也不好看。 大家都知道化妆这些步骤。 但是慢慢的就喜欢现在的简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行了起来,所以现在类似这样传统的妆容已经没人会去画。 直到点唇完成,虞夫人的整个妆容算是完成了,至少大家就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并没有。 还有眼妆呢。 钱小小刚才在给虞夫人画眉毛的时候就发现了,虞夫人的睫毛是比较稀疏的。 要不怎么都说人无完人呢。 钱小小拿出一盒假睫毛。 她选了一对相对比较日常的长短。 只见她三下两下的将假睫毛粘于虞夫人的睫毛根处。 “还可以这样啊?你们看,夫人的眼睛瞬间变得更有神了呢。” “真的啊,太好看了。” 虞夫人听到大家这样说,她使劲的眨着眼睛。 假睫毛刚开始贴上时是会有点异物感。 但是慢慢的就消失了。 钱小小将睫毛夹卷翘,然后拿起睫毛膏开始涂起了睫毛。 一对睫毛经过睫毛膏的处理后,更卷翘,显得眼睛更深邃了。 大家看到钱小小放下睫毛膏后,又拿起一支笔,开始在虞夫人的眼角开始画线。 钱小小把内眼角和眼尾都画了,一双好看的狐狸眼就出来了。 钱小小看了看,又在右侧眼尾稍下端点了一个小小的痣。 有了个这个痣看起来更显的妩媚。 “啪啪啪.......”掌声忽然响起。 “绝了。”有人尖叫道。 真的是每一笔都缺一不可。 钱小小将椅背摇了上来。 然后将一面小镜子拿给虞夫人。 虞夫人接过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她都有点认不出来了。 “夫人。”虞夫人的丫鬟眼睛朦胧的,她很是激动,她家夫人真的太美了。 “这,真的是我?”虞夫人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的,夫人,我们都看着呢。”大家齐声说道。 虞夫人听声回头,看见一大圈的人正都围着她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