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夫大人,这里有个事情需要您亲自处理一下。”
伊里夫回过头看去,是约瑟夫。
“约瑟夫,你不是在征兵,出什么问题了吗?”
在费伦之火成为安姆帝国的统治者之后,许多人都想加入费伦之火,包括原本安姆的军队。
安姆军队许多士兵都不符合费伦之火是要求,但是一下子又不能完全裁掉,只能慢慢替换。
“有人过来参军,拿过来了一个信物,你看……”
伊里夫摇了摇头,他在安姆帝国都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怎么会有信物关系到他。
约瑟夫伸手掏出来信物,伊里夫看后面色大变。
“人在哪里?快带我过去。”
那是一把匕首。
这次,还真是和他有关。
伊里夫和约瑟夫赶到征兵处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椅子上,面色稚嫩,但身材已经和成年人相当。
“那个男孩就是带着匕首过来的人,来了就要加入费伦之火,我们说他年龄不够不能参军,他不同意,谁说也不听,最终拿出来了这把匕首。”约瑟夫指着坐着的男孩说道。
“他多大了?”
“十三。”
伊里夫走上前去,坐在男孩旁边。
“小孩,干嘛要来参军啊!”
“我要打仗,就像费伦之火打败五人议会那样,我也要跟着费伦之火去打败敌人。”
“打仗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战场上生死由命,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活着走出战场,如果可以的话,费伦之火的战士可没有愿意打仗的。”
伊里夫劝解道,他不希望这个孩子参军,如果能衣食无忧,呆在后方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费伦之火是为了保护百姓才打仗的,我也要保护安姆百姓,反抗压迫者。”
小男孩一脸认真的说道,他来的时候可都知道了费伦之火的教义,那是妥妥的好人。
甚至在来的时候还看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拿了一捧鲜花送给了一个值岗的费伦之火战士,他也要做一个受欢迎的费伦之火战士。
“保护国家可不仅仅是参军上战场,学堂教书育人,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为祖国建设大好河山可不都是保护国家。”
“费伦之火和其他军队怎么能一样,你不懂,不想跟你聊了。”
男孩不耐听伊里夫一直给他传递不想让他参军的意愿很不满意,直接打断伊里夫施法。
伊里夫懵了,小家伙说不过直接不聊了。
伊里夫拿出那把匕首,小男孩一脸惊诧,自己的信物在这个人手中。
“把这把匕首给你的两个老人是你什么人。”伊里夫抚摸着手中的匕首问道。
“那是我爷爷奶奶。”男孩大概猜到了面前男人的身份,就是把匕首给自己爷爷奶奶的人。
“他们还好吗?”
“七天前,他们去世了。”
伊里夫瞳孔猛然收缩,张了张嘴巴但又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费伦之火第一次攻打巴底监狱的时候,撤退的途中遇见了两位老人,因为手下士兵偷了老人几个地瓜,自己没有办法偿还所以将这个匕首作为信物交给了两人,说未来会加倍赔偿。
只是因为和五人议会发生战争,加上推翻五人议会后复杂的事情,让他抽不出时间。
只是还不等自己抽出时间就听见两位老人去世的消息。
自己的承诺,终究是失效了。
沉默了好大一会,伊里夫才恢复到往日的神色。
“爷爷生前一直说,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真正为百姓利益考虑的军队,直到遇见费伦之火。
费伦之火是一个真正可以信任的军队,是一只人民的军队。为了几个地瓜都能严肃处理士兵,能够如此维护百姓利益的长官带出来的军队一定是一个好军队。
爷爷临死的前要我加入费伦之火,也希望我能成为人民的保护神。”
男孩平静的叙述着,可能是因为已经哭过好多次了,叙述的时候没有露出悲伤的神情。
因为爷爷奶奶的推崇,男孩对于费伦之火很有好感,他正是因为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才决定加入费伦之火。
伊里夫默默的听着,心中有了决定。
“两位老人如此信任我,还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伊里夫自嘲道:“男孩,你叫什么名字,看你如此高大,力气应该也不小吧!”
“我叫瓦里,不是我自夸,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没有一个打的过我,我的力气比成年人还大。”
名叫瓦里的男孩一脸自信的说道,还站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这我倒是相信,你的身高比大多数成年人还高了,以后你就跟着我,暂时做我的护卫。我叫伊里夫,费伦之火临时领导者。”
伊里夫看着男孩异于常人的身材满意道。
“收到,伊里夫长官。”瓦里敬了个费伦之火的军礼道。
……
生与死,就像是一个旅途,无论你在路上留下来怎样的足迹,都有走到终点的那一刻。
而在这个旅途中,往往带着许多遗憾,遗憾于未得到,遗憾于辜负,遗憾于失去。
但无论怎样的遗憾,人终究要继续走下去,没有停下脚步的选择。
生命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过去不可追回,未来遥不可及,人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
过好今天,就是一切,如果今天你都过的不开心,那你怎么保证明天就一定能开心呢!
人最大的困扰还是在意的太多,在意早上同事急匆匆赶路没有估顾忌自己的心情,在意昨天朋友无意的一句坏话,在意几年前闹掰的友谊。
何必呢!事情过去就过去了,遗憾存在就存在了,耿耿于怀真正放不过的还是自己。
总是在说这样做了别人怎么看自己,其实你担心的不是别人如何看你,而是你自己如何看自己。
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谁有心情总是跟你过不去,过不去的不是世俗的眼光,而是自己心中的坎。
记得有一首诗特别好,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书千万篇。身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