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1章 世间竟有救助灾民的军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闯军习惯着灰绿色甲衣吗? 他听说似乎是蓝色吧? 就在张锟、赵二郎疑惑、猜测时,一条快艇向这边飞快划来,同时船上还有人在大喊。 一开始张锟还听不太清,可随着快艇的接近,喊话声便越来越清楚。 “开封的乡亲们!我们是崋军!是奉兴崋王之命前来救灾的!” 崋军? 竟然是南边的崋军?! 张锟既震惊又疑惑。 毕竟是个秀才,张锟对时局并非毫无了解。 据他所知,崋军虽然在南方闹得声势似乎比闯军还要大,但在开封府,却只占据了最南边的几个县。 其所据之地,离开封有两百多里,相隔好几個县,怎么会突然跑来这里救灾? 莫非南边的州县都已被崋军攻取了? 旁边赵二郎就没张锟这么多想法了,当场高兴地叫道:“太好了!竟然是崋军!我听说崋军纪律比闯军好多了!现在似乎是专门为救灾而来——俺们要得救了!” 随着快艇的喊话声,越来越多的百姓出现在房顶上。 张锟此时才发现,开封城竟困有这么多百姓。 说起来,开封城中关于崋军的说法自然不止一种。主流的说法,是崋军纪律比闯军好,甚至与百姓秋毫无犯。但也有种说法,说崋军比官军、闯军都凶残,杀人盈野,无恶不作。 但正如之前张锟所想,不论来的是哪支军队,他们这些灾民都没什么可抢的了,只要这军队愿意将他们带出这片泽国,便活了他们的性命。 当然,作为读书人,张锟心里仍对闯军、崋军乃至官军,都抱有一定抵触心理。 从不认为军队可信,更不会认为军人可亲。 然而接下来一天的经历,却让他改变了这一想法··· 当快艇靠近后,上面的崋军将士面貌、着装、神情都清晰入目。 灰绿色的布面甲与里衬,宽沿圆盔,样式跟大明官军战袍有点相似,却更加简约、干练。 快艇上有十人,六人在划船,三人警戒,还有一人在喊话。 瞧见张锟、赵二郎等人在房顶看过来,便道:“乡亲,若家里有人便先运出来,我们的救援船只一会儿就大了。 可以把大伙儿带到安全的地方安顿——那里有热水、有粥、还有大夫和草药。 不过大家一定不要急,也不要抢着上船,要听我们的指挥。我们崋军既然来了,肯定会把开封城的乡亲们都救出去!” 这番话说得实在太好了。 别说张锟这样心思多的读书人,便是赵二郎都不敢相信,忍不住问:“军爷,您说的是真的假的?没骗我们吧?” 那崋军一笑,“骗你们有何好处?快些准备吧,准备好了能节省救援时间。” 说完快艇继续向北,去往城池更深处。 没过多大会儿,果然有一艘更大的船只过来,能载好几十人的那种。 上面已经载了不少人。 张锟怕载不下,赶紧喊道:“军爷,我父亲已经病得昏迷了,可以先让我们登船吗?” 邻居赵二郎赶紧道:“军爷,我爹也病得不轻!” “你们两家只要加起来不超过十个人,都能上船。就算上不了这艘,也还有下一艘,不要担心。” 张锟、赵二郎听了很是高兴,先忙活着将各家病重的老父母、孩子送上船,然后又各自下到阁楼里收拾行李。 赵二郎搬出一挑行李仍嫌不够,竟然又要去搬。 船上崋军军官见状赶紧喝斥道:“只带银钱等贵重物品和粮食就行了,其他的先不要管,日后再回来取。” 赵二郎见崋军好说话,便道:“军爷,那俺家的东西丢了可咋办?” 崋军军官脸色一冷,道:“那也比性命丢了好。” 见此,张锟等人才知道崋军并非对百姓一味的好脸色,若有刁民无理取闹,崋军也会金刚怒目。 坐上船后,随着其他灾民一起出城时,张锟心中仍有点忐忑不安。 想想崋军说的那些安排,他实在不敢相信世间竟有对百姓如此好的军队。便是往前十年,大明军队纪律还没败坏得那么彻底时,也不会如此卖力地搜救百姓吧? 即便是传闻中的戚家军,也只是对百姓秋毫无犯,不拿百姓东西而已,却也未听说有卖力帮助百姓的。 因此他不禁往黑暗处想:这些崋军会不会是要把他们骗去为奴?听说建奴每次入寇,都会抢掠很多人口出关,贬为奴隶给他们做事,生死荣辱皆操控于主子之手。 传闻中这崋军战力也颇为强悍,不仅数次大败官军,就连闯军也不是对手。会不会崋军和建奴是一个路数,也会掳掠百姓为奴? 但他随即又想:只要能让一家人活命,暂时为奴也并非不能接受。 当出了开封城,张锟、赵二郎等灾民被转运到另一艘更大的船只上。 当这艘船满载数百灾民,便向南方行去。 过了小半日,才瞧见一大片陆地。 大船上配有大夫,还有一些常见的汤药。张硕经大夫诊治后,又喝了一副汤药,此时已幽幽醒转。 发现自己在船上,他便问:“锟儿,我们这是在哪儿?” 张锟抹了下眼泪,道:“爹,俺们得救了,现在已经到通许了。” 大船停下。 张锟等灾民在崋军将士的引导下有序下船,入住到一个个早就搭建好的营地中。每户人家会视情况,安排一到数个帐篷不等。 因为物资紧张,张锟一家人只能住在一个帐篷里。 但张锟等人已经对所处的环境很满意了。 他们虽然此前没进过难民营,却也远远见过——之前开封城外可是有不少难民营,住的都是随便搭建的窝棚,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而他们的营地,帐篷位置都做好了规划,整整齐齐。 一个营地有几个公共厕所,还以生石灰水洒地消杀(明清距离近现代不远,古人也是懂得运用生石灰杀虫的),跟家中自然没法比,却比常见的难民营强多了。 张锟、赵二郎等灾民在入营时更是按小队、大队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