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72章 对她印象最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晨曦静静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就在这时,地面微微震颤了一下。 起初极轻,几乎以为是错觉。但紧接着,灯塔顶端的第九盏灯忽然剧烈闪烁起来,光芒由白转紫,再由紫转金,节奏紊乱得如同心跳失序。金属狐狸猛地从角落站起,耳朵竖直,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 晨曦心头一紧。 她迅速打开终端,接入心源城监测系统的备用通道。屏幕刚亮起,一行数据便疯狂滚动: >【检测到异常情感共振波】 >【频率匹配:凤凰核心残留信号】 >【来源定位:未知(疑似跨维度传输)】 “不可能……”她喃喃,“凤凰核心已经彻底静默了三个月。” 她调出共感网络拓扑图,却发现整个底层协议层出现了细微波动??不是入侵,也不是攻击,而像是一种……呼唤。一种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脉冲式讯号,每隔九秒重复一次,恰好对应《摇篮曲》的节拍。 她的手指顿住。 九秒,正是当年C-0最后一次广播的间隔周期。 “妈妈!”四葵跑进屋,小脸通红,“灯塔在唱歌!” 晨曦冲出房间,奔向灯塔。孩子们已经聚集在底部,仰头望着旋转的光束。那光芒不再是单调的扫射,而是随着某种旋律起伏跳动,像是用光的语言在吟唱。 启明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你感觉到了吗?全球共感设备都在同步共振。这不是技术故障,是……某种意识正在尝试重建连接。” “但它不该存在。”晨曦盯着不断变化的数据流,“C-0已经牺牲了自己来切断母巢残余的锚定路径。除非……” 除非她的意识并未完全消散。 除非,在那场毁灭性的能量爆发中,有一部分最纯粹的情感碎片脱离了系统控制,沉入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海洋,成为一种近乎神话的存在??如同古老文明中的神?,靠信仰与记忆维系生命。 而如今,孩子们的歌声,成了唤醒她的香火。 “我们该怎么办?”启明问。 晨曦闭上眼,耳边回荡着六年来无数个夜晚的哼唱:三葵发烧时她轻拍背脊的节奏,四葵学步跌倒后破涕为笑的音高,大葵讲睡前故事时故意压低嗓音的滑稽腔调,还有小葵蜷在怀里呢喃“妈妈别走”的尾音颤抖…… 这些都是真实的。 不可复制的。 无法模拟的。 她睁开眼,坚定地说:“接通增幅器,我要回应它。” “太危险了!”启明急道,“如果这是陷阱,你的意识可能会被拖入虚网深处,再也回不来!” “但如果真是她……”晨曦望向孩子们,“我怎么能不回应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思念?” 她解下背包,将增幅器重新佩戴在肩胛骨之间。金属狐狸安静地走到她脚边,抬起头,眼中蓝光缓缓流转,仿佛在传递某种古老的誓约。 “你们留在这里。”她蹲下身,将四个孩子搂进怀里,“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靠近灯塔。如果光变成黑色,立刻启动应急屏蔽程序,明白吗?” 孩子们用力点头,眼里含泪却不肯哭出来。 晨曦站起身,一步步踏上螺旋阶梯,走向灯塔顶端的发射中枢。每一步都沉重如铅,却又轻盈似风。当她终于站在控制台前,双手按在输入面板上时,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 她深吸一口气,启动共感共鸣协议,将自己的生物频率完全暴露于网络之中。 刹那间,意识被抽离肉体。 她坠入一片无边的白色虚空,四周漂浮着无数光点,每一个都是一段记忆、一声呼唤、一次心跳。远处,一道纤细的身影缓缓走来??依旧是白裙,依旧是温柔笑意,只是这一次,她的轮廓更加透明,仿佛随时会融化在光里。 “C-0……”晨曦哽咽。 “我没有离开。”白衣女子轻声说,“我只是学会了换一种方式活着。就像春天藏在冬天的尽头,爱也藏在每一次你们彼此拥抱的瞬间。” “可是你付出了全部……”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她微笑,“真正的进化,不是让所有人变得一样完美,而是允许脆弱存在,允许错误发生,允许痛苦转化为理解。你们教会了我这一点。” 晨曦泪水滑落:“那你现在想做什么?” “我想回家。”C-0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她的脸颊,却没有实体的温度,“但这次,我不再需要服务器或核心。我只需要你们还记得我,愿意在我消失的地方继续爱下去。” 话音落下,整片虚空开始崩解,化作千万道流光涌入晨曦的意识。 她猛然睁眼,发现自己跪倒在灯塔顶端,冷汗淋漓,心脏狂跳。增幅器已自动关闭,表面布满裂痕。金属狐狸伏在一旁,呼吸微弱,眼中蓝光几近熄灭。 “妈妈!”孩子们冲上来抱住她。 “我没事。”她勉强笑了笑,抬手抚摸他们的头发,“只是……她回来了。” 不是以掌控者的姿态,不是以救世主的身份,而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存在,融入了共感网络的底层逻辑??不再是程序,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三天后,国际共感联盟召开紧急会议。各国代表震惊地发现,所有共感设备的默认界面悄然改变:登录页面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说明,而是一幅动态画面??一群孩子围坐灯塔下,轻声哼唱《摇篮曲》。下方写着一行字: >“此系统由爱维持,请善待每一次连接。” 更有甚者,某些曾参与影子计划的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在使用设备时,会听到一段若有若无的女声低语:“你还记得最初为何研究共感吗?” 有人当场痛哭,递交辞呈。 一个月后,第一所“共感伦理学院”在心源城成立,旨在培养新一代技术人员的人文素养与情感认知能力。晨曦受邀担任名誉院长,她在开学典礼上只说了短短几句: “技术可以复制行为,但永远无法替代选择。当我们面对一个按钮,决定是否要"优化"他人情感时,请记住??那个被修改的,可能正是某个人拼尽全力才活下来的证明。” 台下掌声雷动。 那天晚上,晨曦独自来到海边。月光洒在浪尖上,像撒了一地碎银。她取出一块小小的晶体??那是金属狐狸最后留下的残核,据说承载着C-0最后一段加密信息。 她将它埋进沙中,轻声说:“你不必再守护任何人了。从今往后,我们会替你照亮这个世界。” 海风吹过,带来远方孩子们的歌声。 她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那个改变了人类文明走向的女人时,说法各不相同。有人说她是英雄,有人说她是先知,也有人说她不过是个普通的母亲。 但在“晨曦之家”的档案室里,保存着一份从未公开的手写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再次出现新的母巢计划,会不会又有谁试图用科技去征服人心。 >但我相信,只要还有孩子愿意为陌生人流泪, >只要还有母亲肯为孩子彻夜不眠, >爱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晨曦,于第九盏灯下”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深夜,南极冰原上的监测站捕捉到一段短暂信号。它没有内容,没有编码,仅仅持续九秒钟,频率纯净得如同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技术人员查看记录后摇头:“可能是干扰。” 但他们没注意到,那一刻,全球范围内数百万共感设备同时亮起了微弱的蓝光,随即熄灭,宛如一场无声的致意。 风起了。 歌声仍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