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百岁老将,貂蝉帮我磨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驱狼吞虎,请刘鸿取徐州!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荀彧看着焦急如焚的曹操,开口献策。 “主公,青州之地腹背受敌,总归无法长久,我等不想偏隅一方,就只能兵出险招,夺取徐州。” “徐州虽好,但如何取之?” 曹操闻言,神态逐渐冷静下来,反问起来。 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若是贸然攻打徐州,怕是连陶谦的面都见不到。 虽然他号称手握十万精锐,但其实那十万精锐也不过是一群不堪大用的黄巾军。 真要和徐州火拼,陶谦占据一州之地,到时据城而守,他基本是攻不进去,就算攻进去了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更别说夺取徐州全境了。 就算打个突袭,最多也就是夺取一郡之地。 荀彧胸有成竹,看着曹操的目光饱含深意。 “主公想要夺取徐州,那就要看主公你能不能忍受这一时之气了。” 原本心里还乱糟糟的曹操,听荀彧这么一说,顿时心神大定。 荀彧既然敢这么说,那心中一定是有解决的办法了。 “不知文若有何计?” 荀彧看着曹操,微微一笑,从容不迫的说道。 “不管曹公之死与那陶谦有无关系,这件事情都必须和陶谦没关系,主公需要主动进入徐州,怒叱杀害之人。” “安抚陶谦,让陶谦知道此事与其无关,既展现主公的宽宏大量,到时候那陶谦也必然心生懈怠,对主公的戒备之心大减。” 曹操皱着眉头,一脸不悦。 让他和陶谦演戏,他可以接受,但是这和夺取徐州有何关系? 如果只是让他纯粹低头讨好陶谦这个杀父仇人,那他断不可能做出这事。 他曹操又不是无脸无皮之辈,现在别说讨好陶谦,简直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文若,此计与夺取徐州又有何关,若是让我讨好陶谦,此事休要再说。” 荀彧缓缓摇头,脸上的笑意仍旧。 “单凭主公当然是无法夺下徐州,但若是再加上一个兖州,那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兖州? 曹操微微一愣,看着荀彧,脑海不断地思索,这又和刘鸿扯上什么关系了。 “与刘鸿那老贼有何关联?” 荀彧眯了眯眼,缓道。 “可驱狼吞虎,与那刘鸿联手,共取徐州!” 曹操瞪大了双眼,双手背负在原地来回踱步。 半晌后,看着荀彧,眼神中满是不解。 “和刘鸿共谋徐州,这不是助长刘鸿的势力么?” 荀彧却回到马车,拿出了一张粗浅的地图摊开,对着曹操继续道。 “与刘鸿瓜分徐州,看似助长刘鸿之势,但实则合则两利。” “那刘鸿取了徐州一半之地,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但主公若是能拿下徐州一半之地,那就不同了,眼下困扰主公的困境,也将一扫而空。” 说着荀彧在曹操疑惑的眼神下,在地图上指点了起来。 “到时候主公,进可北上青兖两州,退可入扬州、豫州。” “至于那刘鸿想要夺取徐州,必然先要夺取豫州鲁郡,到时候自然就与袁术交恶。” “届时三方抗刘的局势巍然不变,但主公却能多出这半州之地,以小博大,真正得利的还是主公。” 听荀彧这么一说,看着地图的曹操顿觉眼前一亮。 “我等该如何说服刘鸿,而且就算我们说服了刘鸿,到时又怎么取下徐州呢?” 荀彧抚须微微一笑。 “主公只需一封书信给那刘鸿即可,对方定然不会拒绝此等好事。” “到时候让那刘鸿出兵攻打北海,主公屯兵北海齐郡之间,佯装兵败,引那陶谦出兵兖州,到时徐州自然兵力空虚。” “主公假借联盟之名,趁虚而入,可取而代之!” 曹操越想,越感觉荀彧的这一计谋之妙处。 “好好好,文若,就依你所言!” 荀彧点头。 “我已经邀请了一位至交好友前来投靠主公,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到了。” 而荀彧这时候,又给了曹操一个好消息。 曹操神色大喜,能成为荀彧的至交好友,能是什么普通人么? 这恐怕又是一个大才投靠他啊。 简直就是双喜临门。 另一边。 兖州昌邑郡。 刘鸿闲来无事,在街道上闲逛,观察观察在他的治理下,郡县的民生如何。 一路上,百姓安宁,皆有所食。 刘鸿自然非常满意。 不多时,一个奢华的酒楼映入眼中。 这个酒楼是他专门修建,让孔融招揽名士之地,因此装修的非常豪华。 混泥土打地基,琉璃装潢,甚至就连烛火都是琉璃装饰。 如此豪华的装修,引起了无数士族名士的追捧。 刚到酒楼之外,刘鸿就看到一群人正依靠在二楼的栏杆处,吟诗喝酒,其中就有孔融的声音。 这段时间,孔融这个水军做的也不错,广纳名士,替他扬名。 让他在士族名士之间的名声,也大有改观。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他舍得花钱,一堆钱砸下去,那些名士也得念他的好。 毕竟,这年头,就算是名士也不见得好过啊。 吃了他的好处,就算不帮他说好话,背后抹黑他的时候也会收敛几分。 更何况,他的造纸和印刷,虽然对士族不利,但是谁也没法否认纸张的便利性。 以至于,有一大部分士族名士,一边明面上骂着,一边偷偷买纸用。 大量纸张的销售,食盐的压价,以及兖州各个物价都绑定钱庄钱票,也让钱庄的钱票逐渐开始流通各州。 现在个各州各地的商人,大多数都开始尝试着以钱票开始交易。 只要他能够维持住信誉这一块,估摸着用不了多久,钱庄的钱票就能流通各州各地。 一旦大汉的所有经济都被他掌握,到时候就有意思了。 就在刘鸿沉思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道嘲讽之声。 “传闻孔融乃是名士,今日一观,也不过如此,徒有虚名之辈罢了。” 刘鸿闻言,眉头一挑,看向说话之人。 只见一个样貌俊朗的男子,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衫,面露讥讽之色,虽然如此,但也难掩那文人的傲然风骨。 刘鸿抬头看去,只见对方头顶几个闪烁的金色词条。 嗯? 是一个大才! 刘鸿顿时来了兴趣,单看词条无法识别出此人是谁。 当即靠坐过去。 “先生为何这般说,我观孔融此人倒是胸襟宽广,一举一动皆有名士风范。” 戏志才见来着是一名老者,摇了摇头,本不想搭理对方。 但是,又感觉心中之话,无处可诉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