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太子分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萧何的画像,挂在凌烟阁正殿之时,这位给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发自肺腑笑了…… 还是那句话,萧何或许没有韩信那种灭国之功,也没有张良运筹天下的智慧,甚至不及郦食其的纵横捭阖之术……但他却是一个最好的泥瓦匠。 他随着刘邦入关,杀入咸阳。 别人抢劫钱财美女,中饱私囊。 唯独萧何封存府库,保护书籍图册……将大秦治国的根本捏在手里。 项羽入关之后,焚烧咸阳宫,将赫赫大秦烧成一片瓦砾灰烬。但他烧毁的也只是表象而已,萧何还握着大秦的魂儿! 果然,刘邦还定三秦之后,萧何就按照他手上的东西,开始恢复秦制,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征发人马,筹集粮草,打造军械……以一种沛然不可阻挡的伟力,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 刘邦评萧何为首功,实至名归。 如今萧何更是著成汉律,奠定大一统国家的治国根本。 再往后,哪怕改朝换代,也只是在这套汉律上面,修修改改,很难彻底抛开,重新开始……这就是萧何之功,无可争议! 朝野上下,无人不服! 韩信和萧何两个人,也将整个凌烟阁的地位,抬到了全新的高度。 没有真东西,大功劳,还真进不去。 “阿父,你不知道,就连舞阳侯都请人教他读书呢?”萧延笑嘻嘻道。 “樊哙?他读书干什么?”萧何诧异道。 “还不是为了进入凌烟阁……舞阳侯说他功劳不小,就是没有著书,所以不行。他现在要发愤图强。” 萧何听着都想笑,樊哙这家伙,就算是在努力,最多也就写個菜谱……《狗肉的一百种做法》。 萧何笑了笑,摇头道:“不管他们了,我盘算着,要改革官制了。” 萧延挠了挠头,“怎么改?您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萧何笑道:“正因为如此,才要考虑别人能不能干得好。” 萧延挠了挠头,表示听不明白。 萧何也只是一笑……他现在特别明白韩信的心态,真的,他俩绝对是知己。 进了凌烟阁,顿时有一道光环照在身上,人的格局心态,全然不同了。 说穿了,哪怕子孙后代都没了,能入祀凌烟阁,就表示香火不绝,永享祭祀。 所以到了这个位置上,不考虑长久,不为了后世布局,那是绝对不行的。 其实这些年,大汉已经在针对秦制进行调整。 比如说秦朝虽有太尉,但却虚置不授,基本上兵权就捏在始皇帝手里,相当于皇帝兼任太尉。 现在大汉实授太尉给了韩信,总领军务。 但是呢,韩信并不直接领军,真正统御人马的,还是沛县的旧臣,诸位彻侯。 再有,秦朝设置三公,御史大夫就是副相……不光负责监督百官,还辅佐丞相,处理政务。 可自从陈平担任副相之后,也就表明大汉开始有了专门的副相。 御史大夫也就只剩下专门的监督之权。 总而言之,制度这个东西,就是在不断损益,什么好用,就用什么,不必拘泥。 萧何思前想后,接下来王陵入朝,担任副相,要怎么划分权柄,这是个很费心思的事情。 刘盈和萧何聊过,大概的意思,是要将丞相职权分开,比如有人负责起草政令,有人负责监督,有人负责落实…… 可萧何思量再三,总觉得有哪里不妥当……如果几位丞相能和睦相处还好,如果彼此有矛盾,或者想法有出入,很容易陷入争斗内耗。 大汉初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似乎不应该陷入内耗。 萧何思前想后,觉得还是要分曹治事,也就是将相府十三曹分开,交给副相一部分! 没错,萧何麾下有十三曹之多! 而刘邦才有六尚! 到底谁才是天下之主啊? 这十三曹之中,西曹负责相府官吏任免,东曹负责两千石官吏任免……包括军吏在内! 也就是说,不论文武,人事大权都在丞相手里,这份权柄实在是太恐怖了。 萧何想了又想,决定将东西曹拿出来,交给王陵负责……也就是说,首相总揽一切,副相负责人事任免。 同时排名第三的是户曹……这一块刘邦早就有所安排,让张苍担任了计相。 萧何决定将户曹交给张苍,然后是奏曹,也就是负责朝廷的奏章……他想了又想,或许可以交给尚书台…… 就这样,萧何小心翼翼,分派诸曹政务,酝酿着一场重大的改革。 而此时,诸王也相继从封地进京。 梁王彭越之后,楚王项伯,齐王田广,吴王刘喜……另外长沙王吴臣也进京。 “真是没有想到,仲父居然也走了。” 刘盈语气凄凉,前任长沙王吴芮,确实是一位贤王,治理地方很得民心,助汉灭楚,又和英布一起,对付赵佗,颇有功劳。 而且吴芮的年纪也不算太大,还不满五十,谁能想到,就这么没了。 吴臣眼中含泪,“阿父病重之时,一再和我说,未能替大汉收复岭南,他有负太子期望,有罪!” 刘盈摆手,“不要这么说……仲父功劳,人尽皆知。他走了,还有你在……放心,不会亏待你的。有什么事情,只管跟我说,我定会帮你周全。” 刘盈的这番保证,让吴臣算是安了心。 转眼之间,就到了刘邦大宴诸王的时候。 天子居中而坐,在他的右手边,以彭越为首、项伯、田广、吴臣……除了英布之外,几位异姓王都在。 而在左手边,以吴王刘喜为首,刘交,刘贾,刘濞,刘肥,刘如意,刘恒,刘长……皆是宗室诸王,或者有资格封王的。 刘邦看了看两边的人,然后将目光转到身边,笑道:“盈,过去皆是朕主持酒席,今日就由你来给大家伙分肉吧!” 听到这话,哪怕是刘氏诸王,都把目光落在了刘盈身上。 在这种场合,主持分肉,代表什么,不言自明! 刘盈也不推辞,笑着起身,先向刘邦施礼,随即迈步,直接到了异姓王面前。 “前些时候,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在他之前,燕王臧荼反叛……还有,赵王张敖被废,诸王心里惴惴不安,不明白朝廷意思……或许这就是有人不敢来的原因。” 刘盈瞥了一眼吴臣,英布算是他姐夫,这么说也很直白。 吴臣低下了头。 刘盈笑道:“其实不妨把话挑明了。” 刘盈还看了眼刘邦,发现老流氓不动声色,刘盈才继续道:“新人新规矩,老人老办法……已经封王的诸位,除非谋逆造反,朝廷不会罢黜诸王。但是……” 几双眼睛全都盯着刘盈,这可是太关键了。 “中原之地,不再实授异姓王……有本事,就去开拓,从四夷手里取得疆土,可以实授。如果拿不到疆土,就要去掉封地,进京荣养,地位还在彻侯之上,与国同休,绝不相负!” 说完之后,彭越第一个起身,“太子,臣愿意统兵经营辽东之地,助我大汉,灭掉匈奴!” 刘盈欣然点头,转身取来一块肥嫩的好肉,双手奉上。 “仲父请收下!” “谢太子恩典!”彭越欣然接下了这块肉,悬着的心也落到了肚子里。 压力瞬间落到了剩下的几个人身上。 项伯迟疑再三,终于躬身道:“太子,我才略平庸,不堪为楚王,自愿回京,听从太子安排。” 刘盈笑道:“仲父客气了,你对大汉有再造之功,阿父也十分信任伱,封你为归义王,在京城赐下王府,同时还请仲父担任宗正,为大汉效力。” 项伯怔了怔,也终于点头。 再往下,就是齐王田广……这家伙早就形如傀儡。 因为田横的事情,他在齐地也不得人心,政务又都被王陵掌握,如果还死皮赖脸当这个齐王,属实和死了差不多。 “臣,臣也愿意进京!” 刘盈点头,“汝可为顺义王!”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显然比起项伯差了一个档次。 归义王是主动归附,而顺义王只是顺应天命而已,其中差别,很是明显了。 接下来就是吴臣。 “太子,我……” 刘盈摆手,“你不用多说……我既然把话挑明了,你可以给英布写信,如实告知。如果他愿意向南开拓,忠心国事。我给他留一条羊腿!” 吴臣连连点头,“太子坦荡,我一定告诉淮南王,让他顺应天命,及早进京谢恩。” 刘盈含笑,转身切了三块肉,分给了项伯、田广和吴臣。 接下来一转身,就面向了刘氏诸王。 刘盈首先到了刘喜面前,笑道:“伯父,听说您这一次进京,颇为风光……光是财货就带了一百车。” 刘喜笑道:“吴地有铜山,又有盐利,我的日子是宽裕了不少,故此才带着东西,来向太上皇献礼。” 刘盈点头,“不错,还望伯父善待吴地百姓,不要疏于政务,更不要任人唯亲,中饱私囊。” 说完,刘盈只是随意切了一块肉,交给刘喜。 等到下一位,刘盈可是着重切了一大块,送到了刘濞近前。 “兄长,这一次抗击匈奴,你死守刘濞城,打出了咱们刘氏的威风,不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