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子大团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转眼之间,一个月过去,太上皇已经安葬妥当,朝中政务也恢复了正常。 只是当人们再度聚集在宣室殿的时候,突然发现,陛下鬓角尽是银白的发丝,怎么都遮掩不住。 这还不打紧儿,刘邦时常出神,呆呆看向一个方向,群臣的话也听不到……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看得很多人都忧心忡忡。 刘邦年过花甲,又多年征战,身上有暗疾,太上皇这一死,可谓是重重一击。 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 陛下确实老了。 尽管朝臣们不愿意接受,也不得不承认,或许要不了多久,大汉朝就要换一位天子了。 刘邦状态差了,最艰难的人就是萧何。 他本来身体就不好,现在还要肩负这么多政务,工作量直接翻倍。 一双眼睛,熬得通红流泪,疲惫不堪。 “萧相,您可要保重身体,不能再有闪失,不然大汉的天就塌了!”副相王陵关切道、 萧何无奈一笑,“我年岁也不小了,这个身体能撑多久不好说……只是大汉的天,在陛下身上,在太子身上,不在我的身上,用不着太过在意。” 王陵叹道:“话虽如此,但您身上的担子也是极重的,国事千头万绪,比起齐地的政务,多了何止十倍,我现在也是殚精竭虑,只怕熬不了多久。” 萧何看了看王陵,默默叹息。 他们都是同一辈的人,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王相,按照我的意思,需要改革官制……尤其是丞相,政务太多,权柄太重,事无巨细,全都要决于一人,纵然有再好的精力,也是撑不住的。” 王陵用力点头,“萧相,我也赞同,只是该怎么改,却是一头雾水,没有主意。” 萧何想了想,沉声道:“我去见见太子,再商议商议……眼下这时候,他比陛下有主见。” 王陵当即答应,由他负责相府事宜,萧何则是前往长乐宫。 虽说太上皇驾崩,朝臣守孝一個月。 但是身为嫡系子孙,刘盈需要守孝三年,这段期间,不能宴饮娱乐,东宫的鼓乐都送去了上林苑。 屋子里的摆设,涉及到大红大绿的,也都收了起来。 整个长乐宫,庄严肃穆,清雅寡淡。 刘盈也没有干什么,只是捧着书籍,默默阅读。 “太子!” “师父!” 刘盈连忙请萧何坐下,然后给他奉上一杯茶。 “您忙里偷闲过来,只怕有什么大事吧?” 萧何道:“太子也清楚,说来说去,还是官制的事情,如今虽然王相也进京了,但政务依旧繁杂,不是我们两个老叟能承担的。” 刘盈沉吟道:“师父,我也想过了,您看这样行不,我打算改相府为政事堂……需要麻烦您老人家,从相府搬出来,住在私宅,然后定时前往相府坐镇。” 萧何眉头一皱,似有所悟。 原来相府既是萧何的私宅,也是朝廷办事机构。 相府属臣,都等于是在萧何家里办公。 这种公私不分的情况,很容易让相府属官,变成萧何的家臣。 既然成了家臣,必须要事无巨细,决于丞相一人。 哪怕增加了一个副相,也不过是增加一个属吏而已,不解决真正的问题。 “师父,弟子绝无冒犯之意……将相府改为政事堂后,各地奏章题本先送入政事堂,由诸曹接手,分门别类,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由丞相裁决,或许就会好很多。” 刘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萧何的老道,自然明白其中的关键。 过去有什么政务,不管是地方的,还是朝廷的,或者是宫里的……全都送到相府。 到了相府之后,长史初步处理,再上报丞相,丞相分给诸曹,拿出了意见,再由丞相命令发出…… 基本上丞相一人全权负责进出,不累才怪。 刘盈的意思是什么呢……改相府为政事堂,诸曹就从丞相家臣彻底变成了正式的朝臣。 这样一来,地方事务,还有朝廷的小事,就可以由他们直接负责。 只有紧要的事情,才会上呈丞相。 说白了,就是拆分相府权柄,把丞相的相府,变成若干个朝廷正式的官署衙门。 萧何低着头思忖。 刘盈沉声不语,过了片刻,他才问道:“师父,有什么不方便?” 萧何一笑,“没有,我只是在想,如果这么安排,诸曹只有区区六百石,面对各地郡县,还有朝堂九卿,怕是要吃亏,政务上也会有不顺畅的地方。” 刘盈笑道:“那好办,就把诸曹的品级提上来,提到两千石!” 萧何怔住,“太子,这样一来,改动可是不小……需要陛下圣断才行!” 刘盈点头,“这么大的事情,确实要阿父负责才行,只是他这些日子太过消沉……我会想办法的。” 萧何急忙点头,笑道:“陛下能振奋起来最好……我回去就拟一份改官制的奏章,递给陛下。” 刘盈笑了,“师父别忙……这是涉及到我大汉根本的,我给你找个帮手。” “帮手?”萧何迟疑之间,张良从外面走了进来。 “留侯?”萧何着实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张良竟然愿意出山。 “丞相……我也是没办法,家门不幸,遇人不淑!”张良一声哀叹,满脸无奈。 萧何皱着眉头,家门不幸他倒是清楚,主要指的是张不疑,他也从萧禄和萧延的嘴里听到了。 遇人不淑? 难不成是指刘盈? “非也……是太子妃!” “太子妃?”萧何万分不解,一个小小的女娃,怎么可能拿捏堂堂留侯啊? 张良轻叹一声,“太子妃将纸张糊在竹篾上面,做成灯笼形状,然后在下面点燃一块松脂……这一盏纸灯就可以飘飘摇摇,直上九天!” “当真能飞升?”萧何吃惊不小。 张良无奈道:“我岂敢哄骗丞相!枉费我挖空心思修道,却不知道法自在天地之间……太子妃少年睿智,才情过人,我是五体投地。所以只有听从太子妃号令,出来做事了。” 萧何怔了好半晌,才无奈苦笑,“我一直以为留侯之才,冠绝天下。如今才知道人外有人……看来你留侯没法逍遥自在,还是老老实实,跟我埋首案牍吧!” 说话之间,萧何扯着张良,大笑离去。 刘盈心情大好,有张良参与,官制的改革不会有太大问题。 现在就剩下一个事情,需要让刘邦振作起来……貌似这事还有点难度。 老流氓喜欢宴饮,喜欢高歌,喜欢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偏偏太上皇这一驾崩,全都做不得了。 到底该怎么让刘邦走出伤心呢? 刘盈正打算去未央宫,突然有人来报,说是陛下去了太上皇的院子,正坐在树下面发呆……刘盈也顾不得什么,直接赶了过来。 果不其然,老流氓坐在树下,盯着眼前的苗圃出神。 “阿父……阿父!” 刘盈提高了声音,刘邦怔了片刻,才勉强扭头,“盈来了……这些都是高粱侯带回了的种子,太上皇讨了一些,种在了这里。” 刘盈凑过来,看了又看,笑道:“长势喜人,阿父打算怎么办?” 刘邦道:“我……盈,你说我干脆就退位算了,就在这个院子里,种种菜,侍弄花草,说不定太上皇他的魂还没走远,也能看到我在这儿忙忙碌碌。” 刘盈长叹一声,“阿父果然孝顺,孩儿五体投地……按您这么说,孩儿也不好反对。但是我想请阿父见几个人。” “谁?”刘邦好奇道。 刘盈转身离去,不多时他回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刘如意,他手里牵着一个小家伙,名叫刘恢,走路尚且不稳。 随后是刘恒,他的怀里抱着一个更小的,叫刘友。 至于刘长,他居然也推着一个小车,摇摇晃晃走过来,在车里有个最小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 刘盈道:“阿父,您好好瞧瞧吧!” 刘邦盯着这几个孩子,嘴角微微抽搐,竟不自然笑道:“都,都是乃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