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四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不疑匆匆离去,刘盈却是好奇道:“叔孙先生,我记得你这些年,都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供养儒门弟子,培养儒家后继者……你哪来的钱,购买这副象棋?” 叔孙通老脸微红,喃喃半晌,不知道如何回答…… 刘盈又道:“我也没给你封爵,按理说你也没有封地的产出,一百金不是小数目,先生也别着急,咱们就聊聊,聊聊你的生财之道。” 叔孙通太了解刘盈了,这位皇帝陛下,从小就不是老实人,想欺骗他,几乎不可能。 “也,也没什么……就是帮人写点东西。” “写什么?” “就是写一些条幅,词句,还有匾额,石刻,祭文,墓志铭……” 刘盈一惊,“这么说您的业务还挺广泛的……赚钱吗?” “这个……怎么说呢,一次润笔,有,有一二十金。”叔孙通声音颤抖,属实有点不好说得出口。 他一个口不言利的老儒生,谁能想到,一把年纪,还靠着卖字发了大财。 刘盈好奇道:“先生,你卖得最贵的一次,是多少?” “是……是……”叔孙通吞吞吐吐。 刘盈笑道:“先生,伱看我现在和你闲聊,你不愿意说……要不我请曲逆侯跟你聊聊?” “别,别啊!”叔孙通连忙摆手,吓得脸色都变了。 千万别啊,要是落在了陈平手里,他可就没有好下场了。 “是,是一本孝经。” “孝经?卖了多少?”刘盈问道。 “卖,卖了五百金!” “五百金!”刘盈大惊,这可是汉初啊,能出得起这个价钱的人不是没有,譬如当朝彻侯,人人都能做到。 但问题是这帮人不会出这么多钱,向叔孙通买东西。 也就是说,花钱的人,身份不会很高…… “是商人,寡妇巴清的后人。”叔孙通终于说出了实话。 巴清是秦国时候的著名商人,始皇陵里面的水银就是她提供的。 很遗憾,此人在始皇帝时期,就已经死了。不然的话,刘邦都很想找她聊聊,看看这位奇女子的风采如何! “叔孙先生,你知道巴清他们家是怎么致富的吗?能不能跟我说说?” 叔孙通连忙道:“臣知道的不多,只是听闻他们家一直在挖矿……水银、丹砂还都是其次,主要是铁矿。” “铁矿?” “对!”叔孙通道:“秦国横扫六合,其实很重视冶铁的,别看秦国的兵器多用青铜,但是他们的铠甲,还有农具,已经大量用铁。说起来,秦人修水利,推行铁农具。当真是不遗余力,这才有横扫天下,一统寰宇的本钱。” 刘盈点头,说白了,巴清就是赶上了风口……铁器取代青铜器,相当于一次产业革命,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种。 乘风而起,大发利市也就不奇怪了。 秦国要统一天下,需要大量的铁器,厚待一個商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刘盈好奇道:“叔孙先生,你这不是挺清楚实际状况的吗?怎么还有人说你口不言利,是个腐儒啊?” 叔孙通顿时老脸通红,惭愧道:“臣,臣怕陛下降罪,臣,臣愿意将这些年的所得,献与陛下!” 刘盈一笑,“别这么说,弄得朕好像是个土匪似的。” 刘盈探身,让叔孙通凑到自己近前,“先生,说实话啊,我觉得你当春官委屈了,我想请你执掌商贾之事,为国聚财,你意下如何?” 叔孙通一怔,他一个堂堂儒宗,让他去管商业? “陛下,此事……” “很为难?”刘盈笑道:“这么说来也对,儒家一向口不言利,我也不能欺负你……这样吧,朕听闻吕不韦的杂家还重视商贾之事,要不可以寻找吕氏门人,让他们负责此事……如何?” 叔孙通从刘盈嘴角淡淡的笑意,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陛下,不为难!儒家也有以农为本,以商富国之意,臣愿意主持商贾之事。” 刘盈笑了,笑得很开心。 正在这时候,刘长和刘恭从外面进来。 别看刘长这家伙又高又大,可他却没有刘恭那么沉稳淡定。 “兄长,我冤枉!” 刘盈瞪了他一眼,“你冤枉什么?恭年纪小,不懂事,你也跟着他胡闹?” 刘长惨兮兮道:“我也是没办法,不这样恭不让着……” “住口!”刘盈厉声呵斥,“你这么大的人,让一个小孩子挟持了,很光荣吗?而且恭不懂事,卖得那么便宜,你也不教他,你想气死朕啊!” 刘长低着头,默默听着。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怎么回事? 责备我没卖上价钱? “兄长,不是这么回事啊!是恭说的,要物美价廉,不能骗人啊!” 刘盈更气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啊,白长这么大个子了!” 刘盈教训了刘长,又冲着刘恭道:“竖子,你给我过来。” 刘恭乖乖到了刘盈面前。 刘盈看了看这个竖子,哼道:“你先说,到底为什么要做生意?怎么想到卖象棋的?” “是阿父教我的!” “放屁!”刘盈破口大骂,“我什么时候教你这事了?” 刘恭认真道:“阿父教我,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阿父还领着我去看了穷苦人家,他们连豆腐都吃不起。” 刘盈眨了眨眼,“好像有这么回事……那我也没让你卖象棋啊!” “可不卖就没钱帮助百姓啊!” “你打算拿这个钱,去帮百姓?”刘盈惊讶道。 “嗯!”刘恭点头,“做皇帝要先忧后乐,百姓还在忧愁,我不能沉溺享乐!” 刘盈认真听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伸手将刘恭抱起,大声赞道:“吾儿真仁慈之主啊!” 刘盈随即扭头,看向叔孙通,“先生说说,恭怎么样?” 叔孙通老脸一红,这话怎么说啊? 他是来弹劾刘恭的,结果却闹成这样。 “陛下,做生意,盗卖御用之物,虽说不合规矩。但此举若是出于善心,是为了造福百姓,救济苍生,臣以为情有可原。” 刘盈皱起眉头,“只是情有可原?” 叔孙通无奈,只有说道:“此,此乃仁心善举,皇子怀有仁慈之心,日后必能行仁政,光大汉家基业!” 听他这么说,刘盈这才满意点头。 “先生,你安排一下,朕打算立恭为太子。” 叔孙通怔了怔,才道:“陛下,这么着急?不用等一等?” “等什么?恭是朕的嫡长子,阿父很喜欢他,阿母也喜欢……难道你叔孙先生不满意?” 叔孙通连忙摆手,“老臣不敢,老臣请问陛下,立储典礼,该怎么办?” “隆重一点,朕当初被册立为汉王太子,又是战争期间,很是草率。如今天下还算太平,好好安排,让诸侯王能来的,都前来观礼,见证立储……还要布告天下,让世人全都知道。” 叔孙通稍微愕然,刘盈着实没有开玩笑。 他本来还觉得刘盈纳了好几个妃子,其中不乏曹相的女儿。 虽说宫中皇后跟妃嫔天差地远,但娘家势力雄厚,女儿就会好一些。 如曹参这种,甚至有本钱让外孙成为储君。 却是没有料到,刘恭还能这么稳! 叔孙通没有料到,却也没办法,只能下去安排。 刘盈这才又把刘恭叫到身边。 “你的心是好的,但手段太差了……你可知道,当初乃公向群臣借钱,借了多少?” 刘恭摇头。 “我也就借了几千金吧!”刘盈笑道:“那些朝臣啊,其实一个个都富得流油。他们有封地,有俸禄,有那么多人送礼,可比皇家有钱多了。” 刘恭点头,“孩儿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 “知道要和阿父学才是!”刘恭用力颔首。 转过天,群臣来未央宫议事,等他们到了宫门口,就发现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仗义疏财”四个字。 刘恭坐在桌子后面,代王刘长在旁边陪着。 夏侯婴很好奇,就过来了。 “殿下,你们这是?” 刘恭笑道:“汝阴侯,你一定愿意帮长安穷苦百姓渡过难关吧?请你捐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