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零开始的加点进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04风水宝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云寨虽说地处偏僻,在外人眼中就是穷乡僻壤一个。但是附近地势险要,到处都是野生自然的环境,落在陈觉眼中就跟天降的修行宝地一样,随处可见用来实战的地理环境。 远的不说,光是这条横跨300多米独龙江的铁索飞绳,就够之前的陈觉刷上一段时间熟练度的。 “可惜【攀爬】技能已经在杭城刷满了,要不然这一来一回肯定要爆不少属性出来。”陈觉回头一望心中感叹。 有时候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奇妙。 苦苦去追求时,机会它偏偏不来。 等回过头再意外遇到机会时,它又变得没了之前那样重要。 爬到对岸后感慨了几声,陈觉先去候车亭看了看情况。 离开半个小时东西都在,没被人搬走,可见通完云寨的这条断头路平日里可以说是人迹罕至了。 花了几分钟把收纳箱、行李箱还有弓匣、穴位铜人通通搬了过来。 借助那个简陋的担架,顺着索道把东西一件一件地送到了对岸。 这条铁索设计起来拥有将近倾斜30度角的落差,爬回来比较费力,但是滑到对岸就比较省力了。 不过由于担架的载重有限,一次框一件收纳箱就到了极限。 而且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东西掉下江去,陈觉还特意坠在担架后面,双手戴了个劳保手套紧紧握着铁索,双腿夹贴着收纳箱一前一后慢慢滑向了对岸。 300多米距离花了将近1分多钟,边滑边爬,最后借着对岸的杂草丛做缓冲,来了個平稳着地。 见陈觉如此轻巧地就把一件几十斤重的大箱子护送过来,守在岸边的褚校长和村长侯林忠都看懵了! “这这这……小陈你这胆子也忒大了点!” “人和货一起送,身上还不绑安全带,你就不怕掉到江里吗?” 褚校长两眼瞪地溜圆,就跟见了鬼似地唠叨了陈觉几句。 陈觉也被两人吃惊的架势给唬到了。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云寨的人借助这条索道送重物,一般都是在担架后系根长绳,借助候车亭那边的一个绞盘一点点慢放。 如果东西比较贵重,像是电视机这类容易损坏的电器,还会在云寨这边的上岸点搬个橡皮气垫或者厚点的干草堆做缓冲。 毕竟两岸有几十米的高度落差,一旦重物滑地太快那就跟炮弹砸地一样。 电视机这种易损的电器哪能遭得住这样的冲击力? 至于村长侯林忠那辆小号的电动三轮车,当初也是拆成零部件一点点运过来,最后才在云寨这头组的装。 每当有贵重物品运送,那基本都是全村的人都会跑出来看热闹,顺便搭手帮忙。 陈觉单靠一个人就送了几十斤的东西,落在两位云寨人眼中属实是非常逆天了。 一个人干活顶上村里七八个壮小伙出动,这不是神仙是啥? “原来是这样!” “还真是交通不便利,限制了云寨的发展。”陈觉闻言也是颇为感慨。 …… 和两人聊了几句后,陈觉再次顺着铁索往回爬。 有了之前的一惊一乍,陈觉第二次送大号的守纳箱过来时就变得小心翼翼了一些,顺便放慢了点速度。 如此来回折腾了十多趟,体力消耗了不少,还出了一身的汗,终于是把从杭城带过来的东西全部搬到了江对岸。 没想到刚一落脚,陈觉就看见面板弹出了提示: —————— 【叮~】 【完成一次超高强度的攀爬运动,你的上肢肌肉群得到了有效锻炼。】 【在悬空攀爬过程中,你的内耳前庭和小脑受到了环境影响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你对运动姿态中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有所加强。】 【体质属性+0.01】 【自由属性+0.01】 —————— “呼~” “居然爆属性了?” 陈觉微微一愣,随后满脸挂笑起来。 这才刚到云寨没多久就有两小点进账,看来这地方对他的【最强人类训练计划】而言简直就是块风水宝地一样! 这漫山遍野都是他的训练场,比起满是钢筋混凝土的大都市而言,更放松、更自由。 也难怪古代的道士都希望往名山大川里钻,因为良好的环境确实对修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在岸边坐着休息了片刻,和褚校长两人侃了一会儿大山。 之后就借助村长的电三轮,跑了几次把这满地的大箱小箱全部拉去了学校宿舍。 如此蚂蚁搬家的方式,也引来了不少村中老头老太的围观。 毕竟陈觉搬过来的东西有不少都是村里人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例如那个1:1等身的穴位铜人,一运到学校就被刚放学的小学生们给强势围住了。 “芳芳老师,这个是假人模特吗?” “怎么上面都是这些线和点呀!” “老师,能不能让陈叔叔搬个奥特曼过来?” 学生们都是童言无忌,围着铜人玩闹了一阵。 吴芳见状就耐心讲解起了这个穴位铜人的作用,当场给学生们上了一节课。 最后等家里的爷爷奶奶跑来喊吃饭了,这二十多个学生这才叽叽喳喳地一哄而散。 “觉哥,你带的东西好多!” “我从杭城过来就拎了一个行李箱,就那点小东西都是费了老大的力气才送过岸的。”吴芳见陈觉抬着一堆东西进宿舍,也是吃惊不已。 相比起她这个两手空空的支教老师,陈觉更像是要跑来扎根驻点的。 “咱们不是要在这边呆一个学年嘛!” “放心好了,以后有我在,缺什么直管往宿舍里添就是了。”陈觉拍了拍胸膛保证道。 虽说云寨的条件暂时比较艰苦,但是陈觉相信有自己这个行动派在,肯定能慢慢好转起来。 吴芳闻言也是眼前一亮! 相比起她一个人在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山区里帮扶,有了男友在身边做强力后盾,她原本惶恐的内心也开始变得渐渐心安起来。 …… 把搬来的箱子暂时摞在宿舍,陈觉就和吴芳去学校的食堂吃午饭了。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个带灶台的土厨房,里头摆着一张被烟熏地黢黑的古董级饭桌。 负责生火做饭的是褚校长,因为灶台这东西吴芳这种城里长大的小姑娘压根还玩不转。 陈觉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倒是对这些物件不陌生,跑去给褚校长打下手添点柴火。 花了点时间炒了盘腊肉、香肠和青菜,米饭也是用那种老式的铝饭盒蒸出来的。 看着无比简陋,但是吃起来却是嘎嘎的香。 按照褚校长的说法,这都是村里自己养的土猪,蔬菜也是自己种的,妥妥的绿色有机农家餐,一点化学农药都没有。 就是准备的份量少了点,添了陈觉这个大肚汉就显得不太够吃了。 好在三人在饭桌上有说有聊,一顿午餐很快就对付了过去。 期间陈觉还特意问了问褚校长云寨这边为何不修桥,得到的答案和从吴芳那了解到的差不多。 主要还是因为云寨乡里太穷,算上附近几个村一共才一百多户人。 为了这么点人去修一座300多米长的跨江桥,经济效益太差,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下一辈的人从山里慢慢迁出去。 这也是现目前许多帮扶地区主流的扶贫方式,就连陈觉老家陈村也是如此操作的。 只是华夏人骨子里有“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情愫在,除非到了万不得已一般都不会迁离。 这也是为何许许多多像云寨这样的老村落,即便只剩下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依旧会有人坚守故土不让这些村落消失。 …… 吃完午饭,陈觉就和女友一起回宿舍休息了一阵。 吴芳本打算帮陈觉一起收拾一下那些搬来的杂物,可是被陈觉制止住了。 “先不忙活收拾,这几天我先去县城买些生活必需品过来。之后再请几个工人过来干活,先把我们住的地方捯饬捯饬。” “乡校的条件太差,那咱们就一起创造条件!”陈觉说道。 吴芳一听也是点了点头,她刚到云寨这边时也被村里的环境吓了一跳。 全村都是老式的木头土胚房子,带砖瓦的就没有几家。 唯一能称得上算是现代建筑的,也就是这栋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小学。 只不过村校年久失修,不少墙体都老化开裂,屋顶还有漏雨漏水的痕迹,确实是该大动一场了。 吴芳本想着把云寨的情况发到帮扶小组的群里,让群里的领导们想想办法。 可是在看见随行来的支教老师们,大多都是分配到类似的艰苦环境。 一到地方就有不少娇生惯养的杭城老师在群里发照片、发牢骚,于是吴芳就把求助的念头压了下来。 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 眼下有了男友的帮助,吴芳不安的内心也开始慢慢有了底气:“觉哥,我想给学生们添些新的课桌椅。” “还有一些教具、运动器材、图书,最好再买些冬天穿的厚校服、手套、鞋子,我看好多同学手上、耳朵都长了冻疮……” 陈觉一边听一边在手机上记清单,最后抓住了吴芳的手提议道:“芳芳,你也拍视频吧!用互联网的影响力,还有我们的行动能力,一起改变这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