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敌从破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一章 入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兄弟二人回到小镇,张清风用黄氏偃术制造了一个青铜箱子。 将三十多柄宝剑都放了进去,背在后背之上。 虽然显得有些笨重,但以张清风如今的实力,其实也并没有感觉到增加了多少重量。 “大哥,那我这就走了。” 张清风告别大哥张明月以后,就正式开始上路。 “前往平城武战军的路上有很多土匪聚集,你虽然实力高强,但也要多加留心,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大哥放心就是。” … 平城武战军负责西线一带的防御,按照大哥的说法,恐怕要走上十多天。 不过张清风并不着急,反正他打算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多欣赏一下风景。 如今已经是春暖花开,一路之上鸟鸣虫叫。 他坐在马匹之上,清凉的风吹来,满面春光。 如今已经是十二品的他,哪怕是几天不休息,那也是生龙活虎。 一路上张清风看到了许多行人,有传递信息的士兵,还有赶着牛车的农民。 他们都对张清风投来好奇的目光,毕竟张清风后面背着那个大箱子,实在是有些引人注目。 “前面就是荒山了,过了荒山,将会有一段崎岖的山路,大哥说的土匪的聚集地就在那里。” 张清风心里盘算着,发现前面有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河边围了很多人,焦急的等待。 可以看到有一艘艘小舟载着人过河。 舟太小,每一次只能载三五个人。 张清风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近处的确没有桥,只能用这种方法过河,又找了一个人问了一下。 得知想要找到桥还要绕行五十多里,倒不如在这里等候。 张清风听到有人在议论。 “听说昨天又有一个商队被土匪给劫了,官府也不说管管。” 这边匪患严重,张清风听大哥讲过,只是因为地势复杂,官府派兵也剿过几次匪,但也见效甚微。 除非调大的兵团过来把土匪直接灭了。 可如今各个兵团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哪有空来剿匪? 放在整个大唐帝国的层面上,这片地方的土匪自然是微不足道的。 但可就苦了当地的农民和客商,时不时被土匪打劫。 若是平时客商多了,那些土匪劫客商也就罢了。 若是客商不够多,就下来抢农民,大家都怨声载道的。 张清风牵着马走了过来,就看到一个男子正在号召大家组成队伍。 “前面土匪横行,若是我们单独出行很容易就会被抢了,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小拨的土匪就不敢抢我们,而面对大拨的土匪我们也有抵抗的能力,不会束手待毙。” 那是一个中年男子,口才颇好,很快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的确,许多客商为了赚钱不得不走荒山山脉,但每次走那里都心惊胆战,生怕给抢了,是拿命在赌。 如果碰到讲道义的土匪倒还好些,抢了东西把人放了。 若碰到那些穷凶极恶的,干脆连人都杀了。 若不是要养家糊口,谁愿冒这样的危险。 在那男子的鼓动下,很快就有十几个人加入了他的队列。 这那中年人看到了张清风。 张清风后面背着个大箱子,而且手里还握着一杆长枪,这一看就是会功夫的啊。 瞬间张清风就成为了他心中可以争取的对象。 “这位小兄弟,不如加入我们的队伍,怎么样?” 说话间,就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然后递给张清风。 “小兄弟,你试试能不能把这根树枝掰断。” 张清风心想:“你这是要给我讲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截断的故事吗?” 虽然这样想着,但还是点了点头。 轻轻一用力,那树枝就断成了两截。 “如果是十根树枝呢?” 中年人说完,又捡了十根树枝过来递给张清风。 “小兄弟你再试一试,是不是掰不断……” “咔嚓。” 张清风手上一用力,那十根树枝便纷纷断成了两截。 中年人:“???” “破防值+99。” 张清风其实也明白中年人的意思,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能掰断,十根筷子就不容易掰断了。 张清风小时候可没少听这方面的内容。 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还亲自演示了一下,可问题是,张清风现在的力量别说是十根树枝,就算是十根长枪也是能掰断的,好不。 他真不是有意拆台。 那个中年人傻傻的看着张清风,给他整不会了。 之前他用这招的时候都是百试百灵,谁能想到这少年劲儿这么大。 十根树枝可以掰断,但三十根呢。 中年人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又找了三十根树枝。 是抱着走回来的。 张清风点了点头。 “三十根的确掰不断了,因为我两只手抓不住这么多。” 中年人觉得这少年是有点不按套路出牌啊。 周围那些人本来也盼望着中年人能把张清风这么个明显会功夫的少年拉拢进来,可谁曾想竟然翻车了。 就在中年人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张清风开口了。 “其实我也觉得大家组队前行比较好。” 张清风倒不是怕被土匪给抢劫了,纯粹是因为他爱交朋友。 中年人长松了一口气。 “既然大家组成了一个队,那等一下过河以后,就在对岸等着,人齐了再走。” “不瞒诸位说,在下曾多次度过荒山山脉,对这条路非常的熟悉。” 正在等船的功夫,中年人竟然又拉拢了几个人进来。 其中有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手里扛着一柄九环大刀,凶神恶煞的。 刚刚加入进来就抢了中年人的风头,一看就知道那种很不好惹的选手。 这个时候终于轮到张清风过江了。 过江以后,有几个人已经在这里等候。 不大一会儿,整个队伍的人都齐了。 那背着九环大刀壮汉瓮声瓮气的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叫李大水,因为生我的时候刚好发大水,所以家里就给起了这个名字。” 听到壮汉介绍,其他人也纷纷做起了自我介绍。 “我叫刘牛。” 而那名中年人名叫黄布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