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开局跑路,祖龙求我回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7章 赵晨:看破不说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晨弟,这个你就多虑了!每个号舍上面都有编号, 同样对应的答卷上面也有编号,糊名只是盖住名字, 编号是不会盖住的!在找出对应编号的答卷, 然后才会揭开糊名再次确定!萧何等三人的答卷,都是一次就找到了!” 扶苏无语的看着赵晨,这是得多不信任他们啊! 别说没有每张答卷都去揭糊名了,就算是都揭了, 他们也不会走后门的,因为他们都是皇子,都是有脑子的人。 这是大秦的第一届科举,他们都知道不能出任何闪失, 否则的话,嬴政怪罪下来,就算他们是皇子,也得吃不完兜着走! 而且扶苏为了严谨起见,每份答卷都需要三个人轮流批阅, 而这三个人,还都是随机分配的,保证公平性! 所以说,他们能在一天之内,批阅五千多份答卷,真的已经很快了! 士科的题目,基本都来自四书五经,所以只要是能明白填空题。 是怎么一回事的士子,基本上都能把答卷填满,除非是时间不够! “哦~大哥您别生气嘛!我也是为了科举的公平性嘛,没有怀疑你们的意思啊!” 赵晨点点头,摸着自己的脑袋,不好意思的说道, 他是真的不知道还有编号这个事情,因为考场的具体布置,都是雨化田来负责的! 赵晨只是去简单的看过,完全没有参与到其中! “哼!你还有事没有?没有就走吧,我们还很忙呢!” 扶苏冷哼一声,抬手就要让赵晨走人, “那当然有事了啊!大哥,此次科举,我只要一百个人! 农、工、商三科那边有三十三人,也就是说你们还得筛选出六十七个人! 并且给这三十六个人,进行名次排行!” 赵晨将扶苏的手臂按下,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本来说好了扶苏他们只要阅卷,现在又要搞排名,这不是给人增加工作量么! “晨弟,就是说综合成绩三十三人,单科六十七人? 三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名考生,只要一百人?这太过于苛刻了吧?” 扶苏闻言也是蹙眉,他的反应跟章邯一样! 三万一千九百二十三人,只要一百个? 这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的寥寥无几么! “大哥,比例已经很高了!我知道除了这一百人以外,肯定还会有人才, 但是朝廷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只能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赵晨微微点头说道,三万要一百,比例在0.3%左右, 在华夏历代科举中,通过率都是算特别低的, 以大明朝为例,科举的平均通过率是0.5%, 但是可不要忘了,这次大秦的科举,是直接跳过了中间的乡试、县试, 直接就来到了殿试,所以对于这个比例而言,已经算可以了! “这........可是晨弟,太可惜了!” 扶苏一脸惋惜的说道,一百人真的太少了! 就他们今日批阅的这五千多份答卷中,优异者就已经超过一百人了! “大哥,今年科举不中没关系,还有以后嘛! 若是科举制度可以保留下来,那么以后大秦每年一次, 只要年龄不超过退休年龄,都是可以参加的!” 赵晨拍拍扶苏的肩膀,扶苏惜才的心情,他可以理解, 但是没办法,名额有限,只能要最优秀的! “那好吧!我保留意见,五天后,筛选出六十七个优异者,并且排名!” 扶苏最终点点头,嬴政是把科举的事情交给赵晨的, 他有意见可以保留,但是赵晨的指令,他必须服从! “大哥,不是六十七个,是六百六十七人!” 就在扶苏刚刚接受赵晨的安排时,只见赵晨有摇摇头说道, “啊?晨弟,你改变主意了?” 扶苏闻言猛地抬起脑袋,三万人进七百? 虽然也不是很多,但是比一百那可多太多了! “不!入朝为官的,还是那一百人!” 赵晨伸出一根手指摇晃到,一百人是入朝为官的名额, 而剩下的六百人,会获得一个【秀才】的学位! “啊?那剩下六百人呢?” 扶苏被赵晨整懵了,名额还是一百个, 那你多选六百人干嘛?闲的啊! “那六百人,我另有安排! 大哥您只要知道,那六百人的重要性,一点儿都不弱前一百名!” 赵晨神秘一笑说道,这六百名秀才, 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是关乎着大秦未来的发展啊! 赵晨已经决定了,这次科举的名字,第一名到第三十三名,为综合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三十四名到第一百名考生,为士科优异的考生, 第一百名零一名到第七百名,他们是这三万考生中的优异者, 榜上会有的他们的名字,但不会进行具体的排名,因为这样工作量太大了。 也就是说,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名衔依旧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而从第四名开始,就有所不同,按照赵晨的分类是这样的, 第四名到第三十三名,为进士, 第三十三名到第一百名,为举人, 第一百零一名以及之后的人,统一被称呼为秀才! “大秦的未来?斯......晨弟,你不会指的是......” 扶苏听着赵晨的话,猛地想到什么, 瞪大眼睛指着赵晨说道,真没想到啊,赵晨竟然考虑的这么远, 原来当时他监国的时候,就已经把所有都想好了! “嘘~大哥,看破不说破! 记得帮我保密!你们忙吧,我先走啦!” 赵晨将一根手指放到嘴边,嘘声道。 他就知道,以扶苏的智商来说,一定能明白他想什么的! 扶苏其实挺聪明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被人忽悠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