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死后我成了三个主角的炮灰娘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教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聪明是聪明,只是到底是孩子,想不到那么周全。 苏末放慢了脚步,将今夜的事一点一点的揉碎了讲给他听。 “这做人做事,需走一步谋十步和随机应变。 咱们娘几个在村里,无依无靠的。 王家却有四个童生,王氏一族都盼着沾光,自然是向着他们。 敌强我弱的,我若是直接撕破脸,威胁要二十一两五钱的银子。 先不说他们同不同意,若传出去,这名声不好听,往后在村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倒不如故作委屈,说的可怜些,掉两滴眼泪,无伤大雅,却能让最看重脸面的他们面子过不去,主动加价。 看似退让,实则拿捏住他们的弱点。 而王氏本就同我有旧仇,又是个嗜钱如命的,定会一时冲动。 这人冲动就容易犯错,这时我再趁机揪住错处,一击致命。 好比打蛇打七寸,可懂?” 顾锦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苏末继续说:“这王家四个童生未来的仕途对于王氏一族而言,是重中之重。 我以此要挟,他们不得不退,这时便趁机诉说出真正的要求。 二十一两五钱,对于王氏一族而言,并不多。 若是咬咬牙,能挤出来,只是他们心中不愿,毕竟是被要挟。 但是这事我占理,村里不少妇人都能给我作证,因此他们再怎么觉得膈应,都只能应下。 这做人做事,就是这样,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同时掌握对自己有利的一切,哪怕深陷淤泥,也能全身而退。 至于田地,我们一家以后还得在村子里生活,这王氏一族就不能得罪太死。 保不齐王家四个童生会有考上秀才,若真做的太绝,往后麻烦的还是我们。 若是敌弱我强,那行事便要狠,斩草除根。 但是敌强我弱,行事便要稳,要给自己留线生机。 想要被公平对待,你就得让自己变强,让他们惧怕你,不敢造次……” 说着,苏末勾唇一笑,意味深处地说:“当然,谁说这田种不出庄稼…” 顾锦年一下听了太多,有些懵,当苏末最后一句话传入耳中时,他猛然抬头。 “可是大家都没种出过庄稼来?” 苏末停在院门口前,轻轻的推开院门,随后回过头,看向顾锦年: “那我问你,村子里最后一次种庄稼是什么时候?” 顾锦年想了想,摇摇头,他只知道从来没见过村里人下过地。 苏末丝毫不觉得自己忽悠小孩子是不对的,她十分认真地说:“我来到这里的时候,那些地就荒着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人再去尝试过,既是如此,你又如何肯定那些地种不出东西来?” 陈氏与王氏两家本是渝州人士,三十年前,因各地战乱而背井离乡,一路向东,直到逃到海边发现无法再向前,才挑了个空地定居下来。 后大雍朝成立,官员前来登记人口,见此处有人居住,便划分地界,设落山村,并将附近田地划分给了他们。 一开始大家还很是欢喜,有田有地,才是真的落地生根。 只是次年往地里种庄稼,忙活一年,却是颗粒无收。 大家伙都慌了神,这地种不出来东西,可怎么活? 渝州府可是四处环山,他们对平静的海面一无所知,可上山打猎,野兽没猎到,反倒是死了好几个人。 王氏一族因为有个秀才公,倒也不是很慌,可陈氏一族就不一样了。 好在秋末的时候,顾敬亭(顾大郎的父亲)和宁南清(顾大郎的母亲)带着一岁多的顾大郎狼狈不堪的出现在落山村附近。 当时才三十多岁还不是村长的陈永文发现了二人,将他们邀请到了家里,还请他们吃饭菜。 陈永文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任村长表示,若是想留下,村里人可以帮忙建个房子。 顾敬亭很是感激,作为报答,他告诉大家可以出海打渔为生,并教他们游泳,做渔船,编织渔网。 船做好后,顾敬亭带着陈永文出海。 回来时,整个船上都放着他们没见过的鱼,而顾敬亭和陈永文拿鱼去县城,足足买了三两银子。 从那以后,落山村的人便以出海打渔为生。 至于田里的地,也就没人再去种过了。 “那……那万一还是种不出来呢?” 顾锦年也抬起头,乌黑的眼睛紧紧盯着苏末。 “那就种不出来呗,反正最差也就这样了。” 顾锦年瞪大了眼,想说些什么,嘴巴张了半天,终究什么都没说出来。 苏末抬脚进了院子。 顾锦年呆呆地走进去,苏末将门合上,栓好,然后去了厨房,打水洗澡。 走到厨房门口的时候,她回过头,叮嘱顾锦年道:“时辰不早了,快回房里睡觉去吧,动作轻些,别吵醒你妹妹。” 顾锦年怔怔地点头。 卧房墙上的洞还没有填补上,丝丝月光穿进来,洒落在地上。 顾锦年脱掉鞋子,躺在竹床上,看着墙壁的破洞,眸光渐渐坚定。 “敌弱我强,行事要狠,敌强我弱,行事要稳…… 想要公平对待,就得让自己变强……” 他低喃,将这些话谨记于心。 多年后,顾锦年挤身进了朝堂,被新帝视为心腹,行事果断狠厉。 他若登门,必是抄家,就连自个岳家,都照抄不误。 京中权贵避之不及,连他名字都不敢直读,皆称他……冷面阎罗。 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这会的顾锦年正被困倦侵袭,他转个身,闭上眼,步入梦乡。 次日清晨,苏末起来,忙活好早饭,又喊着三个孩子起床。 昨夜里从王婆子那里拿了现银六两五钱,倒是不用担心这些日子的开销了。 等地契办下来,就去峣州府一趟,将托系统储存的东西卖了去。 心里正琢磨着呢,村长出现在了院门口,手里还拿着丈量用的东西。 “村长来了? 正好吃早饭,进来一块吃些吧?” 苏末迎出去,三个孩子刚洗漱好从厨房出来,见人纷纷喊道:“村长爷爷。” “不用,我吃过了来的。” 村长摇摇头,杵着拐杖站在门口没动。 “是这样哈,这衙门办地契,若是午时以后去,得次日才能办好,但若是午时前去,当天就能拿。 远海他们那边,我已经打了招呼,让他们先等一等。 你若是方便,咱这就先去把荒地量了,趁早将地契办下来。” 村长也是为苏末考虑,山里不能去,田地种不了,一家子四个人开销,六两银子紧着些倒也够用,但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吧? 而地契办下来,苏氏就有土地了,到时候若是真能种活西瓜,一家子也有个进项。 “方便、方便……” 苏末连忙应道,转身叮嘱顾平安和顾锦年看好妹妹,就朝外面走去。 “实不相瞒,我这心里也急着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