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死后我成了三个主角的炮灰娘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94 麻辣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林管事再次来到顾家,还带了不少人手以及箩筐和牛车。 刘二没有过来,苏末眸光微闪,站在一旁看着众人搬运西瓜。 除去库房,还有卧室的西瓜苏末早就拿了出来,放在厅房里。 林管事带来的人多,力气大,都是平日搬货的好手,很快便将顾家宅子的所有西瓜装进箩筐,然后放上牛车。 一辆牛车能放四个箩筐,用麻绳绑好固定,而箩筐里面垫着干草,西瓜的缝隙之间也塞进他们准备好的干草,以免路途颠簸,弄坏西瓜。 次日,李氏夫妻二人早早的过来,还带着自家做的烙饼和一壶热豆浆。 李氏昨日说要把苏末当做亲妹子对待,是认真的。 苏末也没跟李氏客气,正好她月事来了,虽吃了止痛药,但还是感觉浑身没劲,一点也不想干活。 烙饼和豆浆都是热乎的,苏末又去后院摘了几根黄瓜,洗一洗直接就着烙饼吃。 她见李氏和陈鹤云干站着,眉头微挑,吆喝二人坐下:“嫂子,陈大哥,坐下来一块吃些呗。” 李氏和陈鹤云十分配合的坐下。 烙饼本就是他们自己带来的给苏末作早饭的,自然不会去拿着吃,因此二人拿起一根黄瓜,掰开一人一半吃了起来。 黄瓜脆脆甜甜的,爽口的很,李氏不由的感慨:“这要是拿到县城买,指不定能卖多少钱呢。” 说来也是奇怪,她们种的菜跟苏末种的比起来,总感觉味道差了些。 难道种菜也是要看天赋的? 苏末不知她所想,笑着摇摇头。 “我如今靠西瓜挣了不少钱,这黄瓜种的不多,就不拿出去卖了。” “也是。” 李氏赞同的点头。 她知道顾平安和顾锦年都在读书识字,读书虽费钱,但有四百两银子,也足够了。 吃过早饭,苏末便交代三个孩子乖乖在家,自己则是和李氏夫妻二人前去县城,采购需要的食材。 麻辣烫跟火锅一样,最重要的都是汤底。 而大雍朝的调味品颇为丰富,且允许宰杀牛、吃牛肉,因此不用担心汤底问题。 苏末率先领着去买调味品。 辣椒花椒自然是必不可少,然后还有些香料。 买好后又去卖菜的地方,买些生姜、白蒜、香菜、小葱之类的… 最后才去肉摊。 猪瘦肉要两斤,五花肉半斤,还要几斤猪板油,摊主见苏末买的多,对她还要猪骨头这事,大手一挥,两根大骨棒只收三文钱。 买好猪肉,又去牛肉摊子,同样买些牛肉和牛板油,还有几根牛骨。 李氏有些不理解,骨头又不能吃,要来有何用? 苏末笑了笑,只道一句“等回去你就知道了”后便没在开口。 有些事多说无益,只有行动,才能使她人明白。 三人赶着中午的牛车回到落山村。 …. 陈远海见牛车只有苏末三人坐,便直接送到顾家门口。 进了家门,也快到午饭时间了,正好来做麻辣烫。 “我也是头一回做,不确定味道会如何,嫂子你先瞧瞧步骤,到时候自个多尝试尝试。” 苏末引燃灶火,开始熬制牛油。 另一个锅则是大火炖骨头汤。 “这骨头汤的熬制,最好是能熬制久些,味道会更好,但现在时间不够,咱们可以调配汤底的时候,掺些奶进去…” 苏末按照菜谱大全的记载,一边动手一边跟李氏夫妻二人讲解 。 二人也专心学习着。 苏末的菜地有菜,土豆、白菜和嫩玉米都非常适合用来做麻辣烫。 除此以外,苏末还动手,擀出一碗面条来。 将煮过的配菜和面条倒入调配好的汤底中,小火慢慢煮沸后,盛到一个大碗里。 “好了,尝尝吧!” 苏末拿出碗和筷子递给李氏和陈鹤云。 “可能会有些辣,往后你们调配汤底的时候,可以依据客人口味来决定辣椒的多与少。” 陈鹤云和李氏点头。 望着上面的红油,十分默契的低头嗅了嗅,呛鼻的辣味袭来,使得二人差点打个喷嚏。 这哪里是有些辣… 想归想,还是拿起筷子浅尝一口。 刚出锅的还有些烫,辣味刺激味蕾,但却意外的好吃,二人大口哈着气,咀嚼速度加快,将口中的吃食咽下去。 残留的辣意使得嘴巴疯狂的分泌口水,舌尖更是麻的厉害,可二人却对这个味道有些欲罢不能。 两人察觉到自己心中所想,顿时目光灼灼地对视一眼。 这个生意能成! 苏末看着二人的神色,顿时了然于心。 能成就好,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她操心了。 吃过午饭,苏末送走李氏和陈鹤云,并将麻辣烫的方子书写下来。 “嫂子,往后你们是要做大生意的,这字可得赶紧学起来,往后账本都瞧不懂可不行。” 李氏和陈鹤云如何不知这个道理,只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学呐。 以前是没钱,寻不到人教,如今虽然有钱,可到底入了商籍,那些读书人最是瞧不起商人,又岂会愿意教他们识字。 至于请苏末教?她们实在是不好再麻烦苏末。 二人讪讪的应下,心里却愁的不行。 苏末瞧着二人略显失落的背影,眸光微闪,收拾好厨房后,便拿起银票,去了村长家。 西瓜卖出去这件事她并没有隐瞒,只不过大家并不清楚卖了多少银子罢了。 当初本是想着等七亩试验田种出麦子后,将麦子卖掉,这样明面上她就有钱了,也好开始筹备村塾一事。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她自然也不用再多等几个月。 村长没在家,而是去试验田观看去了。 惠娘邀请苏末进去坐着等,苏末点头应下,进去刚喝口茶,村长就从门口进来,鞋子上还沾染些许泥土。 他有些意外的看向苏末:“你过来可是有何要事?” 苏末点头,开门见山道:“您也知道,我如今在让平安和锦年两个孩子识字。 按理来说,最好是送去县里的书院或者是私塾启蒙。 但到底路途遥远,两个孩子还小,我这不愿让他们去县里读书…” 苏末顿了顿,继续道:“我之前就琢磨,出资给村里建个村塾,但因为一直没有办法把钱挪到明面来,只得作罢。 正好这次家里的西瓜买了,便过来问问,我这出资建个村塾,都需要做些什么?” 喜欢死后我成了三个主角的炮灰娘亲 睢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