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尽夏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蕉林听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想到什么了?”看见谢意的神情,陈年就知道她应该有了主意。 可谢意却摇了摇头,没再开口。 直到吃完最后一口糯米饭,她擦了擦嘴,又仔细地看了半天DT的桌子。 陈年没有催促她,耐心地等她研究。 “其实国内现在的创新产品还挺多的。”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桌子抬起来。 陈年帮着她把原先的桌腿装回去。 桌子并不难操作,哪怕像谢意这种力气稍微小一些的女孩子,自己多花点时间,也是可以完成的。 装完桌子,谢意重新坐回地毯,屈起腿,双手抱着看向陈年:“现在的市场情况几乎没有例外的,都是大家一旦有了某种需求,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有相对应的产品出现。” “不管这个产品到底效用如何,”她笑了笑,“反正总有人买单。” “确实是这样。” “作为消费者,我可能当时就是脑子一热,觉得这桌子好有趣,又便宜,就花钱买了。” 结果用不了多久,就发现这桌子质量并不过关。 特别是这种会直接接触人身体肌肤的物品,她就会联想,这东西这么粗制滥造,会不会安全卫生检查也不过关? 用了会不会对身体不好? 所以—— “你说,那如果我们的创新点不从实物出发呢?”她歪了歪头。 “你的意思是……” 陈年对上她的眼睛,心跳莫名地加速着,他隐隐觉得,下一秒,束缚了他们多天的思维定式就会被戳破。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创新可以从立意出发!” 果然,他和谢意的想法不谋而合。 陈年笑了笑,问她:“那你大概是怎么想的?” 谢意摸了摸小满蹭到桌下的头,思索了一会:“一方面可以提出些类似于环保、安全的创新理念,另一方面,再加大对舒适生活的宣传,从另一条渠道打通市场。” 陈年认可地点了点头。 谢意说的其实很有道理。 DT虽然销量好,市场化高,但他们的产品却恰好缺少了舒适度和耐用性,安全等方面的功夫也略显不足。 在大家消费能力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采购也不只是单单看价格了。 日安公司的理念恰好应运而生。 不过—— “可是……环保、安全这些,也有很多品牌在做。”陈年挠挠鼻尖。 他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尽管有了新的方向,但是要在百花齐放的市场里找出适合日安公司的出路,还是很困难。 两人再次陷入沉思。 直到一阵欢快的铃声打破了沉默的氛围,陈年拿起手机:“木青老师?” 他起身走到庭院去接电话。 留下谢意自己撑着手肘继续苦思冥想着。 但她还没想出个所以然,不到五分钟,陈年便回来了。 “是改歌的事情吗?”她问。 看陈年的神情,应该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了。 陈年点头,把手机放到桌子上:“嗯,就《硬币》,前几天说是要加点古风音乐,我跟木青老师讨论了一下,可能要加点古琴元素。” “古琴哎,应该还挺有趣的。”谢意轻笑。 “哎,我突然想起来,你房间里不是有一把古琴?”陈年突然凑到她旁边,“来你这那天我就想问了,你是后来还学了古琴吗?” 不过好像从来没见她弹过。 谢意却摇摇头:“你记得我妈妈之前是会弹古琴的吗?” 陈年记忆里不自主地浮现出一身素雅旗袍的人,正优雅从容地拨弄弦音的模样。 他这才恍然。 “所以这是……” “我妈妈最爱的一把琴。”谢意神色有些动容,问他,“要去看看吗?” 虽然谢意有许久没有谈起母亲了,但此刻说起古琴——陈年仔细地看了看她的模样,感觉到她情绪并没有什么太大波动。 他既有些好奇,又怕打搅了她的心绪,所以试探着问了句:“可以吗?” 看出陈年的担忧,谢意笑了笑,牵起他的手:“当然可以。” 似是缓解心情,她吐出口气,又说道:“你可不是外人。” 既然自家猫儿都这么说了,陈年壮着胆子,摇了摇她的手臂,打趣道:“所以——我应该是女婿了?” “那还差得远了。” “怎么就差得远了?”陈年不依不饶,“还差什么?” “差得可多了!” “你说……” 说笑间,两人穿过庭院,慢悠悠地上了楼梯,走到谢意房间门口。 推开门,顺着微风卷起的帘幔,陈年把视线留在了墙上那把青绿的古琴上。 “这是绿蕉叶,我妈妈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山鬼。”谢意给他介绍,“要拿下来吗?” “就这么看着吧,很好看。” 他怕打扰了琴灵的休息。 说来也怪,从很小的时候,陈年就一直莫名地相信,每一个乐器里都住着一个灵魂。他称它们为琴灵,觉得只有乐器的主人才能与它们交流。 这个事情一直到长大了,他才把它当成秘密告诉谢意。 彼时谢意已经过了相信童话和玄幻的年纪,但她也没有打击他的小世界,只是笑笑地,摸了摸陈年献宝似的递过来的吉他。 摸着它,就像在抚慰陈年的灵魂。 于是,直到现在,陈年对此还坚信不疑。 音乐对他的影响和意义,太过广泛和深远,谢意很了解,也很懂得这份情感寄托的来之不易。 她尊重他,只是微笑着,应了声:“好。” 陈年抬起头,轻轻用眼神扫过琴尾,不由得感叹了一声:“这琴叫山鬼,确实是很形象了。” “蕉林听雨时,泉照明月行。” 谢意轻笑,恍惚间,她仿佛看到母亲轻抬皓腕,一阵如松石清韵般的琴音便瞬间回荡在青葱绿意间。 绿水清虚,竹林深深,声随风动,风随心动。 她把目光从古琴上移到旁边。 那幅全家福还挂在那,阳光倾泻进来,恰好打在照片里坐在八方桌面前的他们一家人身上,温馨明媚,暖意融融。 谢意心念一动。 她转身,眼睛里带着点点笑意和欣喜地握住陈年的手,把他从记忆里拉了出来:“我好像知道,我们要打造什么新的家居品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