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规则怪谈:我靠吸氧通关副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杨根民是从哪里出现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追了许久。 刘明还是没有追上杨根民。 主要还是刘明手里的氧气瓶拖累了他的步伐。 但刘明没有因此而丢掉手里的氧气瓶。 这玩意在关键的时刻可以救命。 孰轻孰重,刘明还是分得清楚的。 “妈的!” 看着杨根民逐渐远去的身影,刘明骂道:“你个狗日的跑得挺快的!” “下次最好别让我逮到你!” 说着,刘明捡起了地上的石头,瞄准了杨根民扔了过去。 “啊!” 杨根民的背部被石头砸中,发出了惨叫声。 “呸!活该!” 刘明见此,脸上露出了微笑。 如果换成了是在外界。 恐怕刘明早就已经大笑出声了。 但他的心里牢牢地记着规则,依旧不敢笑出声。 发泄完了心中的怒火。 刘明带着氧气瓶回到了葬礼的现场。 有了杨根民的事情当成是前车之鉴。 刘明自然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使用自己的超频大脑技能了。 闲来无事的情况下。 刘明就帮着执事一起处理食材。 “靓仔,如何,人追到了没有?” 执事甩了甩手上的水,接过了刘明递给他的烟点了起来。 “没追到!”刘明摇了摇头。 “不过我最后用一块石头砸了那个狗日的一下,这也算是稍微地平息了一下我的怒火吧!” “这样吗?” 执事话锋一转:“既然你已经平息了心里的怒火了,那晚上遇到那个人的时候就不要再动手了!” “毕竟这是别人的葬礼,在别人的葬礼上和其他人发生冲突不太好!” 刘明闻言,好奇地问道:“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 “是不是如果在葬礼上闹事,就相当于不给主人家面子?” 执事点了点头:“和你说得差不多吧!” “晚上再闹事的话,死者家属的心里会不爽,死者的亡魂也得不到安宁!” 将这一点记下,刘明继续和执事闲聊起来。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度过了。 很快就来到了五点钟。 “开席!” 随着执事的声音落下。 在场的众多宾客都开始落座。 但刘明却没有第一时间开始动筷。 其实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最大的疑惑。 那就是为什么每次早上和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没有看到死者家属从灵堂里出来? 晚饭那就不去说了,刘明一般都会在上完香以后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间。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执事所说的葬礼的规矩里面,并没有不允许死者家属吃中餐和午餐这一条! 即使死者家属是回魂夜副本的npc。 但这种做戏不做全套的做法,不是会产生很严重的违和感吗? “这诡异空间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算了,吃饱以后回到房间里再分析吧!” 将这个疑点暂时记下。 刘明便扫了一眼四周。 “咦?” “杨根民那个狗东西是怕了吗?” “怎么那个狗东西今晚没来吃饭了?” “算了,不管他了!” “反正执事也说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不准闹事,他怎么样了都和我无关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明慢慢地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之后。 很快就来到了上香的环节。 这个环节依旧没有发生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所以就一笔带过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刘明将白天发生的事情给记录了下来。 看着本子上记录的内容。 刘明再次开始了推理。 “半夜响起的神秘唢呐声…” “马老头说的他的唢呐不知道被谁偷走之后用过了…” “白天马老头把唢呐朝着我递过来的时候,我隐约地闻到了唢呐上面的味道是大蒜味,而且还很冲!” “昨天下午在祭拜死者之前,谁吃的大蒜最多?” “还有昨晚马老头他们开过来的小货车诡异地出现在了灵堂门口的空地上。” 将这些线索整理了一遍。 刘明发现了一些端倪。 “昨天下午吃大蒜吃得最多的那个人好像胸牌上的名字是叫吴敬人,昨天下午他就坐在我隔壁桌…” “但是今天吃晚饭以及给死者上香的时候,我都没有看到他!” 【2、晚上所有人都要祭拜死者,而且在祭拜死者的时候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要么是黑色的,要么是白色的。】(这条是执事说的葬礼的规矩,前面第三章的已经修改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吴敬人已经死了?” “而且吴敬人在死之前,还曾经吹过唢呐?” 将现有的线索综合了一下。 刘明得出了一个结论: “虽然我当时意识到不对劲立马就跑了,不知道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现在已经可以肯定昨晚吴敬人昨晚是吹过唢呐,并且已经死在了那台小货车上!” “毕竟当时唢呐的声音就是从小货车上面传出来的!” 这一条线索被刘明归纳之后,他又开始思考起了其他的事情。 “比起其他人,其实我更加在意的人是杨根民!” 刘明回想起来白天见到杨根民的所有经过。 【3、死者家属在哭丧的时候,不要站在灵堂的门口、正对着死者的遗像。】 “因为执事说过这一条规矩,所以当时我的位置虽然是背对着灵堂所在的那间民房,但却避开了灵堂所在的民房门口,更加地靠近小胡同一些!” “再结合杨根民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的身后,头发上还沾着汗珠的情况来看…”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应该是从那条小胡同里出来的吧?” 想到这里。 刘明却没有直接下结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在我的手里还缺少关键性的证据,证明杨根民就是从小胡同里出来的!” “但我不妨假设一下…” 胡先生曾经说过,对待未知的事物,要采用“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个观点。 所以刘明开始针对杨根民这个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假设他是从小胡同里出来的…” “那么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杨根民和我一样堪破了小胡同这个类似于‘鬼打墙"的迷宫的本质。” “看破了之后,他通过某种方法吸引了唐老鸭的注意力。” “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搏斗,杨根民在重创了唐老鸭之后逃了出来” “第二种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