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规则怪谈:我靠吸氧通关副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 丝竹之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要不…我们选个包房?”刘明说这话的时候,看着宋文书,征求宋文书的意见,语气里面充满了客气。 之所以这么客气。 是因为刘明把目光放在了柳文州的身上。 但直接邀请柳文州行不通。 因为柳文州是一个知府,刘明只是一个没有官身的举人。 两人的地位差距过大,所以他肯定是不鸟刘明的。 所以,为了让计划顺利地实施,刘明把视线放到了宋文书的身上。 他要通过宋文书这个柳文州的头号狗腿子,去接近柳文州。 而且这一次刘明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要知道这个春华楼的消费可是非常贵的。 简简单单的一壶酒,就是十两银子。 举个例子。 林文谭他爹一个炊饼卖两文钱,按照兑率1000文钱才是一两银子。 可想而知这里的消费水平之高。 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的狼。 但要不是包不同他爹孝敬的银票,刘明还真不敢这么奢侈。 要是把这次邀请给搞砸了。 刘明的心里绝对会滴血。 所以他才会尊重宋文书这个客人的意见。 宋文书听到了刘明的话之后,心里顿时满意了起来。 他和煦地对刘明说道:“刘兄不必如此客气,今日你是主,我是客,俗话说客随主便,刘兄你来选就好。” 见宋文书的脸上和煦,刘明心知这把稳了。 于是他对老鸨吩咐道:“那就来一间上好的包房,我和宋兄要把酒言欢。” “好勒!”老鸨笑起来像菊花:“不知二位爷需不需要姑娘陪酒?” 刘明看向了宋文书。 宋文书知道自己该发表意见了,便点头说道:“那就来两个漂亮的姑娘陪酒吧,最好是精通音律的。” “我与刘兄把酒言欢,旁有姑娘抚琴吹箫,岂不美哉?” “好嘞,二位爷稍等!”老鸨说完以后,便迈着欢快的步伐离去了。 刘明好奇地看着老鸨,似乎在惊讶这个五大三粗的老女人为何脚步会如此轻盈。 宋文书笑道:“怎么,刘兄不会是看上了老鸨了吧?” “原来刘兄好这口。” 刘明急忙回过头来,有些汗颜地说道:“宋兄说笑了,小弟虽然不才,但喜欢的还是窈窕淑女的,小弟刚刚只是在惊讶老鸨的身形为何如此灵活罢了。” 同时。 刘明在心里吐槽道:“你大爷的宋老狗,你踏马的才喜欢这样的坦克,我估计老鸨来一个泰山压顶,你宋老狗的腰都要给压断了,就这,你还敢按f进入坦克?” “而且你也不看看这个老鸨年纪多大了。” 宋文书自然是不知道刘明心里的吐槽。 他扶着自己的胡须,点头说道:“有理,这老鸨年岁如此之大,身体如此之重,能有如此轻盈的步伐,确实是一件奇事。” 就在两人交谈之间。 老鸨又再次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了二人的身边。 “二位爷,现在地字号包房还空着,我带二位过去。” 刘明和宋文书相视一眼,便跟上了老鸨。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来到包房。 房内只剩下四人。 刘明和宋文书相对而坐。 他们二人的身旁,分别坐着一个女子。 一个女子身上抱着一把琵琶,另外一个则是手握一支竹萧。 正应了宋文书的那句:“抚琴吹箫,岂不美哉?” 至于李朝,则是成为男人去了。 琴箫合奏。 丝竹之声在包房内响起。 刘明站起身举起酒杯,脸上带着惭愧的神色说道:“宋兄,我对不起你,没有教好你的女儿。” 语毕。 杯中酒被刘明一饮而尽。 邀请别人总要有个名目。 从开馆收徒到现在。 宋小美的确是没学到什么。 所以刘明选择了以宋小美作为切入点。 “这怎么好意思。”宋文书也站起身,端起了酒杯,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擦了擦嘴角的酒,宋文书带着歉意说道:“说起来应该是我要说对不起才对,小女顽劣,以后还劳烦刘兄多多照顾才是。” 刘明见此,叹息道:“唉~宋兄说笑了,令爱(是女儿,不是妻子)天资聪颖,是小弟才疏学浅,没有太大的本事,所以才教不了令爱,小弟愧对宋兄的期待啊!” 说罢。 刘明就要朝宋文书行礼。 宋文书急忙绕过桌子扶住了刘明,急切道:“刘兄真的不必如此,刘兄那篇关于两个铁球实验的文章,宋某也是拜读过的。” “所实话,古之圣人所说的格物致知,到了刘兄的手中有这么深的见解,宋某是无比佩服的。” “也正是拜读了刘兄的那篇文章,宋某才决定将小女送至刘兄的门下学习,所以刘兄今后千万不要说什么才疏学浅之类的话了。” 刘明闻言心中一惊。 本来他就对宋文书宋自己女儿过来三味书屋的目的有所怀疑。 现在听宋文书这番话,是因为那篇文章? 但刘明心里还是不信的。 因为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别人的私塾读书? 骗鬼呢! 他觉得宋文书应该有更深层的目的。 联想到宋文书和柳文州的关系。 刘明心里猜测:“或许是和知府柳文州有关?” 虽然心里有了猜测。 但刘明不好表露出来。 他装作尴尬的样子,摆手说道:“宋兄说笑了,小弟那篇文章执事有感而发,借助古之圣人的威望和名气来让别人注意到在下罢了,当不起拜读二字。” 看起来。 刘明似乎真的因为自己的文章借助了古之圣人的名气而尴尬。 宋文书在刘明的脸上看不出什么,他只能顺着刘明的话说了起来:“刘兄不必如此自谦,想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苦读圣贤书,到头来这些读书人脸圣贤书里的格物致知之理都读不通透。” “而刘兄如此年纪便将格物致知之理读通,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该说惭愧的,该是宋某才是。” 看着放低了姿态的宋文书。 刘明脸色不变,心里骂道:“卧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个宋老狗该不会又在算计着什么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