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规则怪谈:我靠吸氧通关副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比遇上诡异还恐怖的事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自从后园的百草园之行之后。 又过去了四天的时间。 这几天刘明难得地安静了下来。 不再去捣鼓其他的事情,而是认真地开始准备过一个热闹的春节。 期间。 刘明让工匠们打造的“百草园”牌匾,也挂在了后院的那个院子里。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除夕那天。 刘明和李朝两人,正在三味书屋的大门口贴着对联。 “左一点,左一点,李朝,你贴歪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位置,这样正好!” 只见对联从右到左,读起来是:“五彩纷呈艺苑春光好,百花齐放文坛景色新。” 横批则是:“桃李天下。” 这个春联是刘明自己写的。 此对联虽然算不上出彩。 但对刘明来说,应景就够了。 接下来就是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唐代之前是神荼、郁垒)的门神像换一换。 门上挂着的桃符,也需要换新。 等刘明和李朝收拾梯子,准备回屋的时候。 一个小厮却从远方赶了过来。 “刘先生,刘先生,这里有您的信!” 小厮跑得气喘吁吁的,手里还抓着一封信。 接过了小厮手里的信,刘明笑道:“大过年的,劳烦你送信了。” 小厮急忙摆手:“刘先生说笑了,不辛苦,不辛苦!” 刘明没有和小厮过多言语,对着李朝说了句:“李朝,赏!” 李朝应下,递给了小厮一个写着“大吉大利”的红包。 红包里则是一粒碎银子。 按照市值的话,应该是值50文钱这样。 小厮稍微一掂量,就知道里面有多少钱。 他将红包揣进怀里,道了一声“恭喜发财”便喜逐颜开地离去了。 三味书屋内。 刘明坐在了小翠的身旁,和小翠一起在书屋的天井里烤着火。 他拆开书信便看了起来。 书信是宋文书派人送过来的。 上面的字不多。 大抵表达的意思是: 那几个用了神药的伤员,都已经痊愈了,知府大人闻言大喜,约定年后和刘明见上一面。 因为辫子朝的官府,规定了每年的腊月二十开始,便要封印。 次封印非彼封印。 这个封印,指的是将一地主官的印信存封起来。 时限是一个月。 也就是说柳文州需要在正月二十一的时候,才正式回到岗位。 刘明对此不以为意。 除了那个受伤比较重的衙役之外,其他两人的伤势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不过没想到那个伤势严重的衙役求生欲这么强。 本来濒死的局面,竟让他撑了下来。 “不得不说,生命有时候,真的是一个奇迹!” 刘明对此只能感慨一句。 转眼之间。 吃团圆饭的时间便到了。 刘明是按照自己家乡的习俗,选择了在下午四点钟左右吃的。 对此,李朝等人除了稍微有一点不习惯之外,也没有什么异议。 时间很快又来到了晚上十一点钟。 现在已经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交替之时了。(古代过了十一点便是半夜,即隔天,因此有三更半夜的说法。) 刘明选择传统的时间点燃了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伴随着刘明念起了这两句诗,李朝便点燃了爆竹。 “啪啪啪啪啪啪…” 不只是刘明。 府城内的所有人,在打更人打更声响起之后,都点燃了家里的爆竹。 一时之间。 整个府城内都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气氛和味道。 爆炸声过后。 刘明带着李朝等人吃了一顿斋饭,便和李朝等人一起守岁。 时间匆匆而过。 从年初一到年初七。 刘明都选择了宅在三味书屋里。 到了年初八的时候。 他才选择了出门。 而且为了防备不必要的风险。 刘明这次出门除了带上李朝之外,小红、小翠、梅姨三人也跟着出来了。 他这次是要去郊外踏青春游。 游山玩水的同时,还能吟诗作对。 岂不快哉? 但踏青春游带来的新鲜感很快就没有了。 去了两次之后。 刘明再次选择了宅在三味书屋里,就这么过了好几天。 而之后的节日。 便是刘明比较期待的节日——上元节(即元宵节)。 到了这一天。 府城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 白天的时候看起来还没有什么。 到了晚上的时候。 这些五花八门的花灯,变成了府城内最漂亮的一条风景线。 而且街道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观赏着花灯,猜着灯谜。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就是描写的元宵节。 其中最出名的依据,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顾名思义。 元宵节的时候,有许多的情侣都会并肩走在一起,观这盛会之景。 最重要的是。 元宵节这一天除了有烟花可以看之外,今天是不设宵禁的。 没有了宵禁。 意味着整个晚上,府城内都是热热闹闹的。 刘明本来是不想在晚上的时候出去的。 但是看着李朝、小红、小翠三人脸上那期待的表情。 他还是带着三人去逛灯会了。 “明哥,去那边玩玩!” “明哥,这个好好看,可以买吗?” “明哥,我们去猜灯谜吧!” 小红和小翠两个姑娘叽叽喳喳的声音,不停地在刘明的耳旁响起。 而刘明此时已经变得麻木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 陪女孩子逛街是这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比遇上了诡异还踏马的恐怖。看書菈 跟在刘明身后的李朝也同样如此。 李朝的脸上带着“毁灭吧,我累了”的表情。 两个男人此时都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他们两人的心里同时闪过了一句话:“这两个女孩子,是不知道累的吗?” 他们两人的脚都已经麻了好吗? (元宵节的习俗,好多地方都已经消失了,好可惜,我们这里只留下了送灯的习俗。 作者记得高中的时候元宵节还猜过花灯拿过一百块的奖金,当是记忆最深的一道谜题,是“草约,打一个作品的名字”,谜底是什么,到了下一章的时候作者再公布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