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规则怪谈:我靠吸氧通关副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5章 三味书屋的规则梳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包不同和黄永嗣听完刘明的话,都沉默了起来。 他们两个开始反省自己。 或许正如刘明所说的。 他们做的决定比较草率,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既然如此。 那就按照先生的话去做吧。 包不同和黄永嗣都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所想。 “嗯。”刘明点头:“你们能够自己想明白,其实就是最好的。” “行了,既然你们已经有了决定,那先生也祝你们游学的时候一路顺风。” “你们这几年做生意都攒下了一定的家底,所以先生不担心你们在路上会有钱财不够的问题,但是千万要记住一点——财不露白!” “你们游学的时候身边带着护卫,或许别人打不过你,但别人可以在你们的饮食之中下毒,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何况毒药呼?” 说到这里,刘明问了句:“还记得先生教你们的仁义礼智信五个字里面,关于智和信的解读吗?” “知道!”包不同和黄永嗣异口同声回答。 接着包不同抢先说道:“智,即对付战场上的敌人,就算是坑蒙拐骗,也要弄死敌人。” 黄永嗣不甘落后,“信,既是不管对手说的什么话,都不要轻信,先打一顿再说。” 这两个人,还是和四五岁的时候一样,还是那么喜欢互相争斗。 “嗯。”刘明点头:“既然你们记得,那先生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去吧。” “是,先生!”包不同和黄永嗣拱手,而后离开了。 “先生。”站在一旁的林文谭突然出声:“现如今的情况,两位师弟还跑去外面游学,这样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看書菈 他的脸上充满了担忧。 虽然包不同和黄永嗣两个师弟处于一个狗都嫌弃的年纪,平时吵吵嚷嚷的烦人无比。 但不知不觉之中。 林文谭已经习惯了这两位师弟的吵闹。 甚至两位师弟大多数时间都是他这个师兄亲手照顾的,更是相处出了感情。 如今天下局势并不太平。 林文谭害怕两位师弟遇上什么危险。 刘明见此,笑道:“所以先生交给你的工作是什么?” 林文谭眼睛一亮:“是情报!” “嗯,正是情报!”刘明点头。 “先生,文谭明白了。”林文谭拱手。 先生既然把处理情报的工作交给他一部分。 那么他就可以时时地关注两位师弟身边的情报,这样可以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两位师弟在游学的时候遇上什么叛军。 至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林文谭相信两位师弟可以处理好。 要知道黄永嗣这小子,可是一个鬼点子特别多的人。 真遇到了鸡鸣狗盗之辈,谁吃亏还不一定呢! 想明白这一点。 林文谭便越发地佩服刘明了。 见刘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林文谭便安静地处理着手上的书信,将书信里的情报进行归纳和筛选。 一时之间。 书房内只剩下了翻动纸张的刷刷声。 刘明现在在思考的,其实是关于规则的问题。 首先是当他进入三味书屋后,出现在他手里的小纸条。 【一、你是一位教书先生,请照顾好你的学生。】 【二、请时刻关注学生头上的状态条。】 【三、如果状态条不能维持在中间值,请立即想办法处理。】 【四、三味书屋内只有和科举有关的书籍,如果你在书架上看见和科举无关的书籍,请立即将其焚毁。】 【五、三味书屋内的仆从们都是可信的。】 【六、不要轻易相信三味书屋外的任何人。】 【七、每月会发放生活费用,请及时前往府城衙门领取你的生活费用。】 【八、卖报的小郎君每天会出售和时事有关的报纸,要记得每天购买。】 【九、请合理使用教具。】 纸条的背面是:【是影子救了我,哈哈哈哈哈哈!】 焚烧卖身契时:【不要随意毁坏卖身契,否则你的仆从会对你进行反噬!】 还有在击杀或者击败猹妖之后,刘明不仅得到了一张皮毛,还得到了一个提示:【小心影子丨】 三味书屋副本的任务:【让你的学生成长起来!】 将这些信息给写在纸上,刘明开始梳理整个副本的脉络。 副本的背景,是在晚清时期。 副本的地点,是在绍兴府。 副本内最大的诡异,应该就是那些吃人的羊大人。 对了,还有黑山羊毛。 在将柳文州控制以后。 黑山羊毛就不算多难得到的东西了。 刘明曾亲自用黑山羊毛做过实验,发现这黑山羊毛具有极强的致幻能力。 当时他吸入了那些气体之后,整个人来到了一座城市。 这个城市里面没有一个活人,全都是一些机器人在城市之中行走。 而且这个城市还是漂浮在半空之中的。 刘明的意识不受自己控制,漂浮在半空之中,冷眼看着这个城市。 直到…氧气瓶附带的效果生效。 他从那幻境之中清醒过来。 随后的几次实验,每次刘明都会抵达这个地方。 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所以后面刘明便不再用黑山羊毛做实验了。 时间回到现在。 刘明继续梳理着这个副本的所有脉络。 “从副本的背景来看,我感觉我的任务有些像是一个穿越小说中的穿越者,穿越回古代,去挽救我们的民族。” “从副本的内容来看,像是希望我这个穿越者,能够带领一大批的学生,通过学生们的手,去挽救我们的民族。” “只是这个时间…” 刘明心中存疑。 “如果仅仅只是成长,那三十年的时间,会不会太长了一些?” “如果需要的不仅仅是成长,而是高中状元,那三十年的时间会不会太短了些?” “要知道华夏古代的时候,一直有一个‘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 刘明不觉得自己随便收的几个学生,就有状元之姿。 因为八股文已经固化了科举的考试模式。 当然,如果是知道了整个朝代的状元名单,刘明会有信心让自己的学生考上状元。 但是谁能够想到他来三味书屋是做教书先生的,而不是做一个学生的? 历朝历代这么多科举的,谁又能想到偏偏是在晚清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