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我的仕途从击毙悍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没有!” 梁志强遗憾地摇头,说道: “厕所水管的自来水可以正常使用,凶手在这里分尸后反复清洗了地面。 除了墙壁上的血迹,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副局长李明对杨霄说道: “案情已经很清楚了。 李芳到蓝光厂,就是为了跟盗卖电缆的同伙见面。 包军有重大嫌疑。 杨大队长,一定要加大审讯力度,让包军尽快交代问题。 同时查找刘宗保的下落。 他应该是害怕事情败露,找地方躲起来了。” 现在的勘察还在继续。 技术中心增派力量,争取能在案发的第一现场找到足以决定案件侦办的证据。 温红军留在大礼堂坐镇。 杨霄回到保卫科,站在门外,透过门上的窗户看着正在接受审讯的包军,更多疑问出现在脑子里。 包军为什么要盗卖电缆? 根据警方的调查,包军的家庭条件非常优渥,每年从蓝光厂拿到的提成就有十几万。 二十吨电缆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一笔巨额的财富,但是对包军来说,犯得着冒这样的险吗? 而且他是销售经理,很清楚那些签字的销售合同将成为他违法犯罪的证据。 即便要盗卖电缆,完全可以做得更聪明点。 最后他有必要杀人吗? 证据太明确,反而显得很刻意。 嘀嘀!嘀嘀! 就在这时,杨霄的手机响了起来。 “杨大,李芳的父母家有情况!”打来电话的是董欣欣,她是第六大队另外一名女刑警,自从案发后,她就被杨霄安排到李芳父母家附近,监视李芳父母,警惕刘宗保突然回来。 这个时候董欣欣打来电话,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杨霄离开保卫科,驾驶警车赶到李芳父母的家里。 李芳父母都是工人。 住在分配的职工楼里。 五十几平米的两居室,住着李芳的父母和还没有结婚的弟弟,现在两个孩子也住在家里,显得有些拥挤,李强从卧室搬了出来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把房间留着两个孩子。 杨霄赶到的时候董欣欣已经进入李家。 两个老人抱着孩子抹眼泪,李强蹲在阳台抽闷烟。 “怎么回事?”杨霄询问董欣欣。 董欣欣指着茶几上一个厚厚的信封,说道: “杨大,昨天晚上有人送来一个信封!” “昨天晚上?”杨霄有些不满地看了董欣欣一眼。 现在是案发的第三天下午。 信封是昨天晚上送来的,为什么现在才发现? 董欣欣解释道: “杨大,信封是放在孩子推车里的。 昨天晚上孩子吵着要出门,李阿姨就推着车带孩子出门。 刚才整理推车的时候,发现衣服下面压着一个信封。” 李芳有两个女儿。 大的八岁,已经上小学。 小的只有三岁。 这个推车就是小女儿的。 有人趁昨天晚上李芳的母亲带着小外孙女出门,把一个信封藏在了推车里。 信封压在一件垫座椅的破旧衣服下面。 如果不是整理推车里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 杨霄戴上手套,蹲在茶几旁,问道: “有谁接触过这个信封?” 董欣欣回答道: “李强和李阿姨,不过他们没有打开。” “嗯!”杨霄轻轻点头,拿起桌上的水果刀挑开信封的封口,看到里面有一张折叠的白纸和一叠现金。 现金大概有三千块钱。 白纸上写了字。 杨霄仔细查看文字的内容。 写信的人以刘宗保的口吻告诉李芳的父母,李芳是他杀死的,原因是目睹李芳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希望李芳的父母能够照顾好孩子,这些钱也是刘宗保拿给孩子的。 这封看似坦白的信,实际漏洞百出。 李芳肯定不是刘宗保杀的! 因为刘宗宝十月十日以后不可能出现在蓝光电缆厂。 保卫科的人正在到处找他。 这个时候出现在蓝光厂就是自投罗网。 怎么可能在厂里把李芳杀害,并且从容地分尸抛尸? 这封信是昨天晚上送来的,想要转移警方的视线。 凶手没有想到警方今天通过厂区的监控查到李芳被害前出现在蓝光厂,更没有想到警方会大规模封锁蓝光厂,对厂区展开全面的搜查,找到李芳被害的第一现场。 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封信的出现反而告诉警方,有人想要把杀害李芳的罪名嫁祸到刘宗保的头上。 刘宗保自从十月七日就下落不明。 杨霄有一种预感,他很有可能也被杀了。 因为七号那天,刘宗保没有给妻子李芳打电话,而是托人带话告诉李芳他要去蓉城,这样的举动很反常。 更因为那个一直压在床垫下的存折。 如果刘宗保还活着,他完全有时间去银行把钱取出来。 最后就是这封自作聪明的信。 真正的凶手似乎肯定警方抓不到刘宗保,才会把杀人的罪名推到刘宗保的头上。 那么……十月七日那天到刘宗保家送口信的,跟昨天送信的是不是一个人呢? 杨霄把目光落在两个孩子身上。 年纪小的那个孩子靠在外公的怀里,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面对陌生人有些害怕,吵着要妈妈。 年纪大的躲在外婆身后默默地流泪。 杨霄看着李芳的大女儿,轻声问道: “小朋友,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有人到家里来,告诉你们,你爸爸暂时不回家,要送货去蓉城。 这件事你还记得吗?” “嗯。”小姑娘轻轻点头。 杨霄又问道: “小朋友,如果再看到他,你还能认出来吗?” 小姑娘犹豫了一阵,最后再次点头。 “太好啦!” 杨霄站起身来,拿出电话通知毛安平马上带着包军的照片过来,为了以防万一,连同蓝光厂所有跟刘宗保李芳夫妻有过接触的职工照片都一起带来。 这些人主要集中在销售部和仓库。 毛安平来得很快。 他接到杨霄的通知,骑着一辆摩托车只花了十几分钟就来到李芳的父母家。 当包军的照片出现在小姑娘的面前,小姑娘轻轻摇头。 送口信的人不是包军! 这时小姑娘有些愣神,目光落在毛安平拿着的一叠照片上。 杨霄注意到小姑娘的反常,从毛安平手里拿过照片,把它们平铺在茶几上。 小姑娘怯生生地伸出手,指着其中一张照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