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门嫡女重生后,禁欲丞相掐腰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谢参一党,我想除很久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知是否因为林谦,楚序接下来不再找她煎药。 这日,高闻雁忍不住悄悄问他:“丞相可用过药了?” “女郎有心。知言昨日已经赶来,日后便不必劳烦女郎了。” 知言是他寻常带在身边的那个小厮,昨日在西平已经与他们会合。 “闻雁可是惹丞相不高兴了?” 楚序看她趴在窗台,无奈道:“你不若进来说?” “如此甚好。” 她手一撑,腿一跨,人就进来了。 见楚序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高闻雁不好意思地摸摸脖子,道:“人多眼杂,只好出此下策。” 既然楚序上次说了那番话,她当然也是要有所表示的,如此两家的关系才会变得更牢固。 再来,她想探探楚序的态度,是否受昨日林谦的影响。 “昨日林谦他……” “女郎可是来为他求情的?” 眼下是个解释的好机会,她道:“丞相可是误会我与林谦的关系了?” 他低头温具,眼也不抬,淡淡道:“你们的关系,有什么可误会的吗?” 这话说得模糊,高闻雁一时分不清他究竟是误会了,还是没有。 “听恭王说,两位好事近了。” 又是恭王! 怎会有人如此温润如玉,却如此嘴碎? “恭王应该误会了,事实并非如此。” “不是如此便好。”他顿了顿,继续道:“林谦他……并非良人。” 高闻雁心头一凛:“丞相何出此言?” 楚序不紧不慢地置茶、泡茶,悠悠道:“办事不力、口风不严,是祸。” 不过是未替他找到经书,便已被认为并非良人了,楚序果真是小心眼。 然而林谦的确是祸,高闻雁无法否认。 眨眼间,桌上已分好两杯清茶,楚序递了一杯给她。 高闻雁接过,小嘬一口,被烫得又放了下来。 “女郎可还记得谢参?” 她当然记得,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问他此事。 “听闻丞相在刘宗正的寿宴上罚了谢大人。” 楚序扯扯嘴角:“嗯。他应得的。” “谢大人说了什么,竟惹得丞相动怒?” “是啊,说了什么呢?” 他往椅背一靠,坏笑道:“或许我只想找个理由罢了。” “为何?”高闻雁不解。 他将空杯续上新茶,悠悠道:“谢参一党,我想除很久了。” 高闻雁心中一跳,却低下了眉眼,掩住里面的兴奋。能借楚序之手除掉谢参,那是最好不过。 亲耳听楚序说要对付谢参,高闻雁心中还是震撼的,这些话当说给心腹听,难道楚序真的已经把她当成“自家人”了吗? “女郎可愿相助?” 上一世她没有赴宴,自然不知道楚序与谢参之间的不愉快,更不会知道楚序想要对谢参下手。 既然楚序在这时就对谢参有想法,那么上一世,谢参之所以还能在高家落难时四处蹦跶,惹人烦厌,说明楚序没能成功把他给端了。 她结识楚序是一个变数,一个与上一世截然不同的变数。只有她的加入,才有可能改变未来,铲除谢参! 所以高闻雁很快就应了下来。 “丞相尽管吩咐,闻雁愿以微薄之力助之。” 出奇意料的爽快,让楚序忍不住戏谑道:“哦?女郎竟不问问缘由?” “丞相一直对闻雁坦诚相待,给予信任,闻雁应当回报。” “你若真这么想就好了。” 楚序戳破她心里的小九九,又道:“你既知我坦诚相待,往后便不要拘于礼数,再说那些客套而官方的话了。” 闻雁垂首,却未应承。 到底是楚序轻叹一声,道:“罢了,罢了,便由你罢。” 当夜,京中传来了高闻溪的密信。 “可是出什么事了?”看她脸色不对,林倚山问。 “无妨,有个小贼死了而已。” 从未见过她这般模样,林倚山觉得有些新奇,不免多打量了几眼。 高闻雁无暇理他,心情有些烦闷。 那个厨子小周自缢了,就在她离开京城的那天夜里。 有张海那个前车之鉴,他们用了各种方式防止他自裁,没想到还是被钻了空子。他一早就服用了慢性毒药,若顺利出府,他就给自己解开,否则会在几日后死去。 林倚山多少猜到是府中出了事,他拍拍高闻雁的头,道:“天塌下来有你父兄顶着,你愁什么?” 上一世,她父亲也是这么说的,可最终只活了她一人。 高闻雁记得当时已是开春,她父亲与大哥有过一次剧烈的争吵。 彼时形态已非常胶着,朝堂上都是针对将军府的声音。高闻雁忧心得夜不能寐,即使知道希 望渺茫,她还是想去书房找些资料,寻找破局的方法。 她在里间,是以高将军推开门时没有留意到她,而高闻溪紧跟其后,神色凝重。 二人这番模样,必是要讨论高家如今的处境了。 高闻雁怕自己被赶出去,于是往暗处藏了藏。 “燕人来犯,他宁可让薛赫那个窝囊当主将,也不肯放我们出京。谁不知道薛赫是靠什么上位?他若能带兵打仗,连、平二城的百姓便不会白白牺牲。” 她的心一沉,本以为此次动乱是高家的机会,不料圣上竟会派薛赫前往。 谁人不知,那薛赫是薛贵妃的侄子。薛贵妃盛宠不衰,于是连着薛赫也被连连提拔。 无功而先封侯,接着薛赫随兵两年,因守城有功又被封为平西将军。 听说去年又因为个什么事,他扶摇直上,荣升安西将军。 然而,但凡懂些兵法的,便知这薛赫是个十足的庸才。 连、平二城易守难攻,然而薛赫胆怯且懦弱,交手几次,燕人便看穿了他的外强中干。 不过是简单的心理战,却教他先失了连城,退守平城后又一次迫开城门。 还是高闻溪有先见之明,令林倚山携三千精兵前去支援,才在彻底沦陷前救回平城。接着林倚山一鼓作气,将连城也夺了回来。 非但如此,他还打得燕人节节败退,直至那燕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