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天生吃出马仙饭碗这件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生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虽然我跟陈玉华没有明着确定关系,但是很多同事还是会抓住一切机会开我们俩的玩笑。 有一次在食堂打饭的时候,碰巧遇到平时很少吃食堂伙食的高森经理也来打饭。 当时高经理排在队伍的最后边,看见我过来,忙把我让到前边。 一边谦让着我还一边说道: “我没什么急事,你们上班的先打饭。” 看来这高经理已经不知道在这个队伍中让出了多少位置了。 这时,高经理看见我拿着两个饭缸子,也开起了我的玩笑: “我刺儿了滴,旭东,每天都给你们家玉华打饭啊!小心以后得妻管严啊!” 我闹了个大红脸。 人家是总经理,我又不能怼回去。 至于刚刚高经理话里那一句“我刺儿了滴”。 那是保定当地的方言,其中的“刺儿”是儿化音。 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全国通用的那句“卧槽”。 但是根据语气的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这时,我往打饭口玻璃窗上挂着的小黑板上一看,才知道为什么今天高经理会来打饭了。 那块小黑板上,明晃晃的写着“全聚德烤鸭,18元一只”。 这还是我第一次赶上这么大的福利。. 我们董事长知道我们这些员工都没有浪费粮食的习惯。 也知道我们私下里会有攒饭票的习惯。 于是就会每隔两三个月,让食堂的采购员开着面包车,去京城的全聚德买一车烤鸭回来。 我们只需要用攒下来的饭票买就可以,而且还不贵。 我算了算,我和陈玉华攒下来的饭票,坚持到月底,还能剩余不少。 这时,我和陈玉华的饭票已经放在一起花了。 等轮到我的时候,我一下子买了三只烤鸭,又打了两份素菜。 回到南大厅叫陈玉华吃饭的时候。 她看见了三只烤鸭,不由得大喜: “旭东,这也太巧了吧,你还不知道吧,明天是我的生日。” 我也说道: “你怎么不早说啊,还好是明天,你要是等到明天再告诉我,我连给你买礼物的时间都没有。“ 她却说道: “一个生日而已,买什么礼物呀!从小到大我也没有过过生日。一直以来,每次过生日,都是我妈给我煮几个鸡蛋,就算是过生日了。” 我算了一下我们两个的排班时间,说道: “正好明天我休息,可是你有班,你找你那些姐妹串一下班,明天我们出去好好玩一天,算是给你过生日了。” 此时已经进入冬季,小迪也放了寒假。 除了小迪开学要缴纳的学费,我也攒了一千多块钱。 当初离开家的时候,老爸和亲戚们给我拿的钱,还有五千七百多。 我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了二百多,给那份钱凑上了六千整。 这份钱我是准备应急用的,没有人命关天的大事,绝对不能动。 在当时,口袋里揣着一千多块出去逛街,也算是很牛掰的了。 第二天,我带着小迪。 陈玉华领了她一个好闺蜜,也是我们单位的按摩师,叫韩立昕,从黑龙江鹤岗过来打工的。 一起出发,首先坐1路车,到了直隶总督府。 本来这一路上还有一处可以游玩的地方,叫做古莲花池。 可是冬天去古莲花池也看不到什么,就没有去。 在直隶总督府出来以后,正巧总督府门口有一家叫什么什么轩的玉器店,具体叫什么名字忘记了。 我也想要挑一件能够永久留存的生日礼物,送给陈玉华。 就带着大家进去逛了逛。 俗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 我本想送陈玉华一个玉佛项坠的。 可是她看了看后,最后还是选了一个三百多块钱的平安扣。 我想她可能是看了那玉佛688的价格,舍不得让我花太多的钱吧。 一旁的韩立昕帮忙和稀泥:“吴旭东,会来点事儿,帮你们家玉华戴上啊!” 没办法,韩立昕的话已经说到这里了,我不帮着戴上,陈玉华就下不来台阶了。 我只好帮着陈玉华,把平安扣戴在了她那修长雪白的脖颈上。 给她戴平安扣的时候,她的呼吸喷到我的脸上,我感觉热热的甜甜的。 同时,她的脸也是红红的。 小迪也在一旁打趣:“华姐,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呀?是发烧了吗?” 说完还跟着韩立昕”咯咯咯“的笑。 我们单位的员工,是可以带家人来单位洗澡的,但是不能太勤,总不能人家让你免费来洗澡,你就每天都伸着脸来吧。 每次我带小迪来洗澡,都是陈玉华带她去女宾浴区的。 所以,她们俩早就混熟了。 从玉器店出来,我们又去了钟楼商厦。 在钟楼商厦,陈玉华看中了一套衣服,非要买给我。 她还说: “你上下班总是那两身衣服,都洗掉色了也不换送你一套衣服你就穿着。” 最后拗不过她,还是买了那套衣服。 那是一套类似中山装设计的衣服,但是领口处做了圆领设计。 在当时,那种衣服被称为陈真服。 因为当时李连杰的《精武英雄》特别火,就是李连杰在电影中饰演的陈真,穿的那套衣服的样式。 所以才叫陈真服。 那套衣服,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 虽然已经旧的不成样子了,可是每年夏天我都会拿出来晾晒几次。 毕竟那是我人生中第一件女孩子送的衣服啊。 在钟楼商厦出来,已经中午了。 韩立昕说保定商场后边有一条很小的美食街,都是摆地摊卖小吃的。 我们可以去那里简单吃一点,白天主要以玩儿为主。 于是我们就去了保百后边的那条美食街。 那时候管理的还不是很严格,那条街上到处都是推着三轮车卖小吃的。 安徽板面,京都驴打滚儿,陕西汉中大刀酿皮,保定本地的驴肉火烧,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我还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卖东北大冷面的。 不过现在是冬天,冷面都是热汤的,酿皮也是炒过的。 走着走着,小迪就发现了一个熟人。 小迪喊道:“王哥王嫂,原来你们就是在这卖酿皮啊!我跟我哥……还有我姐,出来溜达,竟然还能遇到你们,好巧啊!” 那正是我们院儿王哥王嫂的摊位。 既然遇到了熟人,没有道理再吃别人家的。 在王哥王嫂那里简单吃了一顿炒酿皮,我们就直奔竞秀公园。、 玩儿了一下午,我们最后去了清真寺街,那里离一宫不远,在当时是整座城市烧烤最出名的地方。 最主要的,还是在这里方便我们吃完饭坐1路车回去。 找了一家烧烤店,又拿出来一只我们自带的烤鸭,又从隔壁的白家罩点了三份牛肉罩饼。 由于陈玉华今天生日,烧烤店送了一碗长寿面,主食牛肉罩饼就没有带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