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名叫《桃花源记》。
这篇文章是当时东晋陶渊明写的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讲述了一个武陵的渔夫,在误打误撞之下,闯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哪里便是书上记载的桃花源。
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句话跟陈伯刚才描述的断头村的故事,倒是十分相像!
一个是自从秦朝时期,开始隐居避祸,秦朝与晋朝相隔足有四百余年,而陈伯所说的断头村,是当初元朝时期,接受不了元人对汉人的统治剥削,才会隐居避祸,一直到民国时期,才被人所发现。
要知道,元朝到民国,少说也有六百余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跨度,比陶渊明文章中的时间间隔还要长!
而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很大的可能是陶渊明自己幻想出来的,结合陶渊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桃花源记极有可能只是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幻想罢了。
然而,这个断头村,那可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毫不夸张地说,按陈伯的说法,断头村就是现实版的桃花源记。
唯一不同的一点是,桃花源记中记载的是美好生活,但这断头村,估计就不会太美好了……
“好了,都别多想了!”
“这断头村,毕竟隐世数百年,哪怕是后来被世人发现了,因为里面频频发生一些怪事,所以许多的调查也就无功而返了。”
陈伯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我们的胡思乱想,说道。
“具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现在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国五大邪地乃是全国教派宗门联合制定的,能够进入此列,这个地方绝对不会简单了!”
“趁着现在,还有一天的时间,该休息就好好休息,到了那个地方,我们估计是连车都开不上去,到时候徒步爬上山顶,
好家伙。
原本听这么讲关于断头村的故事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感觉,但听陈伯这么一说,我立马就不想去了。
先前不管是镇妖塔还是招魁楼,虽然也很危险,但至少我们每天吃饭睡觉还是挺舒服的,顶多就是偶尔睡眠多点不规律。
可现在好了,自从黄泉镇开始,我们就开始风餐露宿,这要是一次两次还好,一直这么下去,迟早会吃不消。
但是也没办法。
虽说王富贵可以给我们提供物资援助,但那也要在有人的地方才行。
黄泉镇在山谷中,断头村又在山顶,这两个地方都是人烟稀少,有钱也没地儿花,这才是最烦的。
在商议了去断头村的事宜之后,趁着下午还有时间,我们打算去外面好好吃一顿,顺便散散心。
上了车之后,大伙儿又开始闲聊起来,这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关于王五的事情。
“诶!陈老,您说那王老头,真的能行吗?”
“咱和他压根都不熟,他却愿意跟我们一起去黄泉镇卖命,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这一次,纸生叔难得没有跟木生叔抬杠,而是说道。
“陈老,实不相瞒,我也觉得王老先生,有些不对劲。”
纸生叔在我们一伙人中,算是比较冷静的,所以纸生叔这话一出,立马引起了大伙儿的关注。
纸生叔慢条斯理地开口说道。
“陈老,既然老天师跟我们说,五邪都是有人布下的局,那么这个跟黄泉镇有关系的王老先生,就有可能也会是其中布局的一人。”
说到这里,纸生叔顿了顿,苦笑道。
“陈老,实不相瞒,事实上,就算是章老爷子,我也不大信得过。”
“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还是做好防备,不是最好,但万一要真是那布局的其中一人,我们早些做好准备,免得被他们放暗箭!”
纸生叔说的话不无道理。
现在敌在暗我在明,而且这事儿能够引来疯老道亲自调查,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还不等陈伯发表意见,这时候,一旁的穆风开口了。
“陈老,实际上,我不是很明白,老天师既然已经明知道是五邪是圈套了,那为什么还要让我们火速前往断头村呢?”
“万一断头村那边,已经布好圈套了,那我们现在去,不就是往火坑里跳吗?”
听到这话,陈伯一下子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但既然老天师他老人家都发话了,那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我们照办就是了。”
在简单地交流过后,我们便到了酒店附近的一个饭馆,简单地吃了一顿后,陈伯刚巧在这时候,接到了王富贵的电话。
因为我离得近,所以能够隐隐约约听到电话另一头王富贵的声音。
“喂?是陈老吗?”
“陈老,您吩咐我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今天晚上十二点,您和纸爷木爷他们登机就行!”
“对对对!是直达的,用不了多少功夫就会到,到了那边我也已经安排好人手接应你们了,物资什么的,你们不用担心,都准备妥当了!”
“只是,您要找的那个什么村子的资料,我派人打听过了,现在那个山早已经荒了,那个乱葬岗好像也已经在几十年前就让人给平了。”
“不过,我倒是听说乱葬岗那一片,挺邪性的,经常会出事,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片儿也没发展……”
“那村子八成是没人了,都荒了那么久了,甭说公路了,就连山路都没有,陈老你们要是想上山,估计就只能是受累自己走上去了,不过我倒是可以派几个下人陪你们扛扛行李啥的,您有需要随时找我!”
“哦!对了陈老,有个事儿,我得跟您说一下……”
“就是我打听到关于那个村子以前的一个故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是那村子早年间,还有人居住的时候,流行搞冥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