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八章 激辩(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五百九十八章激辩(二) 此话一出,整个迎宾殿又是一阵沉默。 满朝文武,以及诸多的皇室宗亲,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赵崇远见此也不在意。 乐呵一笑道。 “刚才朕之六皇叔和十三皇叔也说了,大乾之所以到了如今这个处境主要的原因并非在于王道之治,而是其他原因,可朕问你们到底是何原因,你们却不愿意说。 既然如此,那朕便说了。 当初武宗之所以能号令诸侯,威压大夏皇庭,主要乃是因为武宗贤德,有才,而武宗之后,我大乾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后继君王无才无德,只知享乐,不思进取。”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大惊。 “陛下!” 就是王力士都忍不住出口喊道。 还还未等他继续说下去,赵崇远笑着看着在场的所有人。 他自然知道自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代表了何种态度,这是质疑历代先皇,质疑大乾的国本。 但非常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事,若是他这个皇帝都不带头,如何指望下面的人带头。 至于那些守旧的宗室遗老要说什么? 他赵崇远也不介意先拿宗室遗老的血为接下来的改革之举献祭! 改革必然意味着流血,他赵崇远心底有这个准备,甚至必要之时,便是他的儿子,也未尝不可! 当然此话太过于极端,眼下还不适合说。 所以微微思索之后,赵崇远继续说道:“我知诸位心中何意,但朕以为有错就要认,便是历代先皇之错,也要认,若是不认,只是一味的歌功颂德,那我大乾还是尽早的覆灭较好。” “陛下贤明。”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是开口称是。 但唯有那些以恭亲王,礼亲王为首的大乾皇室遗老脸上透露着不悦。 但赵崇远也不惯着他们看都未看他们一眼,继续说道:“所以朕以为自武宗之后,我大乾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的原因非历代先皇无才无德便可概括,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大乾无稳定之法令,让国人尊崇。 武宗之治,乃是人治,而非法治,故而自武宗薨逝之后,我大乾便与日具下,诸位觉得如何?” “这…...” “这…...” ……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又是语塞不已,但却没有一人说话。 一方面是不敢说,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认可此事。 其实不仅大乾如此,周遭列国皆是如此,也正是因为都是如此,大家都习以为常,并未有人进行深究。 “六皇叔,十三皇叔可有话说?” 赵崇远笑眯眯的看着那两名出言反对的大乾皇室宗老。 此话一出,两人脸上的神色都显得有些难堪,但却依旧拱手道:“我等无话可说。”“好。” 见此,赵崇远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既然六皇叔和十三皇叔无话可说,那朕就继续说叨说叨。 这弊病二便是奖罚不公,士族有罪不罚,庶民有功不赏,百姓拼命种地却依然不能温饱,军士战有功而依然无爵,以至于最终奋勇为国之正气不能激扬。” “陛下这…....” 伴随着赵崇远话音落下。 迎宾殿中,当即有人开口。 “嗯?齐国侯,你有话要说?” 看着站起的齐国侯,赵崇远眉头一挑,微微笑道。 “额…..” 齐国侯张了张嘴,有些为难,也意识到自己好像无形之间当了出头鸟,暗道晦气。 “无妨你说便是。” 赵崇远依旧笑道。 听着这话,齐国侯这才硬着头皮继续道:“陛下,那臣就斗胆说一句,陛下刚才所言,赏罚不公,军士皆有功而无爵,但在场的文武大臣,似乎都是因有功擢升而有了今天的位置吧。 若是我大乾真的有功不赏,那田统领如何能从一个内卫走到今天这个大内侍卫统领之职责? 刘都尉能从一个都尉做到虎贲将军?” “是啊,是啊。” 此话一出,大殿内,满朝文武大臣皆是连连点头,一个个接连开口,虽然不敢太过分直接指责赵崇远,但却也换了个方式,明里暗里声援齐国侯。 有着这么多的大臣支持,齐国侯更显得意。“陛下…..” 见着场中的气氛似乎有些失控,王力士急忙开口询问赵崇远是否要直接下令,镇压这些群臣。 “不用。” 赵崇远笑着摇了摇头,但眼神却若有若无的朝着齐国侯看了一眼,尤其是那几个叫唤最凶的大臣看了一眼。 这几人可都是主和派啊。 也是当前他最继续除去的几人。 无妨也就让这些人再叫唤叫唤,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眼看着群臣议论稍稍停止,赵崇远继续开口道:“好,刚才齐国侯以刘都尉,田统领举例,那朕便说说。 首先刘都尉本身出身便是士族,田统领也是。难道这士族有功便赏,也能等同于庶民有功便赏? 如今我看诸爱卿议论的颇为热烈,那不妨请诸位爱卿说说,自我大乾立国以来,至如今,可有庶民有功而加爵受赏者?” “这…...” 一时间众人又是无言了。 因为好像也确实说不出来。 “无妨,说出一位两位便可。” 赵崇远继续笑道。 但越是听着赵崇远这话,在场的众人似乎也明白过来了。 尤其是再联想到之前赵定改组国子监的举动,一瞬间众人瞬息反应了过来。 这哪是一场寿宴。 这简直是鸿门宴啊!赵崇远这是彻底的要打通大乾上下流通的渠道,一举击碎他们士族数百年来所辛苦维持的士族与皇族共天下的局面。 赵崇远冷笑一声。 他自然看出来了他这话一出应该有不少人已经反应过来了。 无妨,他也不在乎。 迟早都是要知道的。 所以赵崇远看都未看那些已经微微色变的大臣一眼,继续说道:“这弊病一和二朕已经说过了,那便说弊病三。” 而这也是他赵崇远真正想说的! 为接下来的改革措施推出所真正要做的铺垫。 聚民无力,摄乱无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