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透视鉴宝,我能一刀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4章 检讨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老板,老板!来活了!” 眉山某栋写字楼内。 二楼办公区域,一名年轻接线员兴奋的在原地蹦了蹦,忙不迭朝老板办公室跑去。 周围几名脸上毫无生气的同事,只是歪头看了对方一眼,便继续忙碌着手头的工作。 “啪!” 办公室房门被推开。 一名穿着黑色西装,正坐在沙发旁品茶的中年男人,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手一抖,差点把杯子扔了出去。 “小范,一惊一乍的你想干啥?” 放下杯子,中年男人拍了拍撒在西裤上的水渍,一脸怒容道。 “老板,我谈成一单生意了!准备给您汇报好消息呢?!” 被称之为小范的年轻女人连忙上前,抽出两张纸递给对方。 中年男人埋怨的看了对方一眼,没好气,“你都半个月没开张了,能有什么好消息?” “老板,真的是好消息,不信你看,这里有位顾客需要租赁两艘,载重一千吨的自航式驳船,我顾客已经谈好了,两艘船租赁一个月,加上两名船员与油费,一共四十五万。” “人家定金都给了,这难道不是好消息吗?” 看着聊天记录与转账截图,中年男人的眼睛顿时直了。 “这,这是真的?你从哪里联系到的客源?” 中年男人也顾不上喝茶了,站起身神色有些激动道。 “是人家顾客自己打电话过来的,总共还不到十分钟就谈成了,对了那位顾客还说了,要在两天内把船运过去才同意签订合同。” “合理,顾客是上帝,这么点要求肯定要满足,你现在就给仓库总部的人打电话……算了,我自己去吧,最近公司的效益不好,这单必须要把握住!” 男人自顾自说着,转身朝办公室外走去。 小范扶了扶眼镜,看到领导如此上心的样子不由松了口气。 她这段时间的KPI没能完成,每次早会都要被当成反面案例拉出来批评一番。 眼下一单就完成了大半的绩效,总算缓过来了…… 傍晚五点,日薄西山。 考古队全体成员,乘坐研究船、工作艇返回了水文站。 三楼办公室里,键盘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 “叶哥,一千字检讨书已经写完发给你了,你自己检查一下。” 鲁海伸了个懒腰,一副任劳任怨的模样。 “小鲁,姐姐这工作日志能不能也拜托你代为写一次?” 坐在不远处的燕妮,忍不住从显示屏上方探出脑袋,揶揄道。 “行啊,五十一篇,童叟无欺!” 叶知秋无视了几人的斗嘴,打开文档浏览了一番。 突然发觉鲁海在文字方面的工作水平还真不错。 一篇千字检讨书,把他写成了回头的浪子,痛哭流涕的忏悔着罪行,就差跪地磕两个了。 情之哀切,透入骨中。 一看就非常有诚意。 只可惜,不太适合他。 右选,按下发送键,等待文件发送完成,关闭电脑一气呵成。 “下班吧,趁着接送的车辆还没走,赶紧坐车回去。” 想起五个人挤在后排的一幕,叶知秋顿时有些嫌弃。 众人收拾好各自的东西,先后离开了办公室。 锁好门,来到一楼露天大厅。 鲁海指着不远处的长型水槽道:“叶哥,这东西好像没用上啊,现在怎么处理?” 看着铺满了淤泥、细沙的水槽,叶知秋不由陷入沉思。 他原本是想利用这个道具说服陈宿在内的其他反对者。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陈宿那老东西竟然暗中收集对他不利的消息,打乱了他的演讲节奏。 导致这件原本应该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的道具,最后没用上。 “算了,就放着吧,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想了想,叶知秋也没什么别的处理办法,只好暂时把它搁置下来。 穿过泥地,踩着台阶走上斜坡。 李泰已经坐在车里等着了,与他们不同,李泰根本不是考古队的编内人员,并不需要遵从写工作日志等一系列的规矩。 叶知秋带着鲁海、刘志磊、杨小波三人坐上商务车。 燕妮与邱振华两人,则赶上考古队准备的其他接送学者的车辆。 七八辆车浩浩荡荡的朝酒店赶去。 “10月22日,晴转阴。” 经过大家一天的忙碌,围堰长度终于达到了13米,为了能在工期内完成围堰,我花费45万租赁了两艘驳船,希望围堰项目早日竣工。 中午恢复了平日里的伙食,酒店厨师的技术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不过担心造成不好的影响,晚上又吃了生命体征维持餐,检讨书已经发过去了,不知道高老何时有空。 希望在我离开眉山之前,这三个案件都能落实到判刑阶段。 放下笔,拍了个照片。 叶知秋枕着下巴,目光停留在色泽莹润的翡翠香炉上,思绪已经飘得不见踪影。 一缕微风从窗户缝隙溜了进来。 顽皮的吹过桌上的日记本,纸张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声响,不断翻动着…… “10月23日,小雨。” 天灰蒙蒙的,笼罩着一片阴云。 好在雨下的不算大,上午十点半就停了。 字迹时隐时现,仿佛被席卷进了一圈半透明的涡流之中。 …… 岷江狭长的河道上空,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飞鸟盘旋而过。 研究船破开风浪,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涟漪。 后面跟着十几艘工作艇,组成了上百米长的队伍。 两岸的山体高度迅速下降,穿过前方隘口,视线豁然开朗。 “诶?前面怎么有两条大船啊?” 研究船三米多高的甲板上,鲁海倚着栏杆,眯起眼睛眺望着远处,却在河道中央位置发现了两条船的轮廓,顿时惊讶道。 “会不会是观光船?昨天我们不也看到两艘吗?可能是旅游公司的。” 刘志磊用不确定的口吻道。 主要是研究船与那两艘未知的大船,有着一千多米的间隔,距离太远也看不真切。 不过当研究船逐渐靠近东岸时,那两条大船的轮廓也变得越发明显起来。 “甲板船?这类驳船为什么会出现在江口?该不会是有盗墓贼吧?” 鲁海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