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透视鉴宝,我能一刀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3章 全站定位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可象征着生命的盎然绿意中,却不乏存在代表着荒芜的黄褐色叶片。 像是被抽干了养分,只剩下干燥枯黄的本体。 被风轻轻一吹,便摇曳着身姿落到了地面上,像是临死前的最后一舞。 枯黄的叶片逐渐堆砌起来,又被穿着工作服的保洁阿姨,轻轻扫走。 送进了垃圾桶里。 “叶先生,您今天怎么出发的这么早?” 穿着灰色冲锋衣的刘志磊,刚走出酒店大门。 就看到了准备上车的队长。 “嗯,听说有新的仪器送到了,我去验收一下,你也一起上来吧。” 叶知秋笑着开口提议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刘志磊丝毫不迟疑,立刻钻进了商务车的后排。 李泰通过后视镜扫了眼对方,轻轻踩下油门,引擎发出一阵轰鸣声,汇入前往水文站的主路。 “到了什么仪器?还要叶先生您亲自去一趟?” 看了眼窗外的光景,刘志磊心中颇有些好奇道。 “听说是个比较贵重的仪器,叫RTK全站定位仪,能以毫米为单位记录文物出土的方位、高度,并远程传输到电脑里,到时候就可以利用这样的大数据分析。” “看出文物的相对集中范围,为寻找真正的沉银遗址提供帮助!” 回忆起昨天晚上在群里看到的消息,叶知秋一本正经的道。 “这样啊,看来的确是个很厉害的设备。”刘志磊半知半解的开口评价。 上午八点四十,商务车在施工路段前停了下来。 原本塌陷的路面已经完成了修缮,但修补位置已经被围了起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的凝固。 三人下车,穿过斜坡来到了水文站一楼。 果然在露天大厅的中央,看到了个一米多长四五十厘米高的木板箱。 旁边还站着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正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你们谁是叶队长?田秘书要的设备我已经送到了,这都等十几分钟了,到底谁来签收?” 开口的是一位五十来岁,声音粗犷的中年男人。 后者穿着一件棕色皮衣,脸型棱角分明,还带有淡淡的胡茬。 “抱歉,我就是,这设备可以打开看看吗?” 叶知秋迎了上去,目光始终停留在木箱子上。 “你就是叶队长?这RTK全站仪你看得懂吗?” 男人上下打量着面前几人,语气狐疑道。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只要设备没有损坏,我就正常签字。” 叶知秋温和一笑,与对方擦肩而过,径直走到木箱前。 上面固定用的装置已经被打开,轻轻一推,里面的设备就暴露在几人的视线中。 RTK全站仪,由探针、主机两个部位组成。 主机是个长方形的扁盒子,大小与手提包相似。 全身被黄色的塑料壳包裹,正面镶嵌着掌心大小的屏幕,下方并列镶嵌着二十来个软质按钮。 背部连接着一根电线。 下半身形状类似三脚架,周围用于固定,中间是一根小孩手腕粗细的探针。 “怎么样,这设备运输过程连个磕碰都没有,我可是严格按照田秘书的要求,你现在可以签字了吧?” 看到几人围着设备看个不停,中年男人颇有些焦躁的开口道。 “可以了,把单子拿来。” 眼中闪烁着一抹红光,叶知秋当即开口道。 “行,东西送到了,我们就先走了!” 见对方如此痛快的就签完了字,中年男人的态度才略微缓和了些,把单子揣进兜里,转身朝楼下走去。 “这老头,一个送货的,态度还这么嚣张!也不知道田秘书是从哪里找的人!” 望着一老一少的背影,刘志磊表情有些不忿。 “算了,你跟李泰搭把手把东西送到仓库里去,待会大家就都到齐了,别影响正常工作。” 叶知秋笑着劝说道。 没多会,水文站大厅就热闹了起来。 早会如期举行,高局长上台发表讲话。 其中就有关于RTK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与后续三维建模的需求。 “为了能够更直观的记录每一件出水文物的位置,届时我们将会额外聘请一位技术员,对围堰内的探方进行三维建模,所以全站仪的正确使用便是重中之。” “希望挖掘组的每一位学者,都能尽快学会操作方法!” 说完,早已准备妥当的田文亮就开始播放,全站仪的功能介绍与使用教学宣传片。 通过投影仪把画面投射到白色幕布中。 给所有考古队员都上了一课。 也正因为上午早会的耽搁,直到十点二十,众人才赶到施工现场,投入到工作中。 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够让值守在河岸周围的工作人员们,将铝合金围挡放满整个两公里长的河岸。 也足够把仅有六平米面积的岗亭与道闸建立起来。 这意味着,道闸将成为从陆地赶到围堰现场的唯一道路。 所有的人与车,都必须要核验工作证件后才能出入现场。 而河水中的围堰工程,也蔓延到了210米的长度。 水面以上的高度,精准的控制在1.5米。 远远看去,就像是有一条灰色巨蟒,盘踞在河岸旁。 预计在八天内就能完工,届时堆放在河岸一角的二十台大功率双离心水泵,将会全天工作,尽可能的把围堰里的江水排干净。 等到水排净,滩涂考古将正式开始! 只是他们虽然已经提前准备了许多应急方案,但随着考古日程的推进,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带点紧张。 毕竟围堰外就是流速达到每秒三点五米以上的滔滔江水,他们需要每天花七八个小时待在围堰内。 一旦工事支撑不住水流冲击力,届时他们将会被一米五高的围堰砂石直接淹没。 就算第一时间没死,后续也会因为浑浊的水流与复杂的水下环境而陷入不测。 毕竟还是考古界的头一遭,大家心里都有些没底! 叶知秋站在河岸旁,看着水面上的两艘巨大驳船,心中颇有些感慨。 明明二十天前,这里还空无一物,只有滔滔江水。 现在河岸周围就已经建设了两百多米长的围堰工事,马上就能把这滔滔江水断流。 一想到如此大的手笔是出自于他的想法,叶知秋心中就颇有种自豪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