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7章 一家人团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童瑶和杨清桦现在可太缺钱了。 本来妥妥的一个千元户,来北京一趟。 除去还给家人的,仅剩下351块。 他们不俗一把真的很难啊。 因此夫妻俩看到信封里五十张崭新的大团结时。 夫妻俩差点惊呼出声,艾玛,五百块啊。 顾老爷子也太大方了。 来京城来回的路上花个六天,待了两天。 顾老爷子包吃住行,还给这么一大笔钱,还有一大堆礼品。 这样有超能力的老爷子很难让人不爱啊。 杨溪俊看了到爹娘看着钱钱笑眯了眼。 他突然从身前的兜兜里掏出一大把…票子! “俊俊有,嘻嘻。” 童瑶和杨清桦看过去,双眼瞪得跟牛眼睛一样大。 小家伙觉得好玩,将票子一把撒得高高的。 眼睛也学着爹娘瞪大,小嘴变成o形喊: “哦哦~好看哦。” 童瑶反手就按住人中,抖着嗓子问: “我的少爷啊,您哪里来的那么多票子啊。” 杨清桦脑子想得更离谱: “少爷啊,你不会改行了吧,现在开始行盗了,老爷子不会连夜开着车追过来吧。” 童瑶笑道在床上: “哈哈,你是不是憨的,你儿子多大啊,他要是真的有这个能力,我们直接连夜扛火车跑路好了。” 杨溪俊哈哈大笑: “俊俊有,哥哥给。” 此话一出,夫妻俩才笑声停止。 杨清桦一张一张的捡好钱,啧啧道: “阿瑶,这些都是昨晚顾南偷偷给自家儿子装的吧,瞧着都有十块钱了,还是毛票,零花钱都给自家儿子了。” 气氛太好,童瑶忍不住皮了。 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开玩笑道: “哎,看我儿子,小小年纪这交友能力杠杠的,好好处啊,以后能少奋斗十年。” 杨清桦捏了捏她的脸颊,没好气道: “好的不教,专门教这种,这些钱咱们收好,等下次顾南来的时候还给他。” 童瑶摸了摸发红的脸,点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啊,皮一下嘛,这不是鼓励我儿子交朋友吗,对吧,你看家里的一群娃我们儿子都处得好好的。 孩子总得社交,有个好朋友挺好,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杨清桦叹气道: “人家啥身份啊,长大了谁还记得咱们儿子这个穷小子。” 童瑶就听不得这话,拍了他一巴掌: “啥叫穷小子,我们做父母的争取让他做富二代,而且我儿子可听话了,他长大了,跟着出海帮忙。 咱们赚了一大笔钱,多买几条船放出去,有能力就买点房子租出去。 老了一家三口都不用劳累,住在村里大别墅收钱,多爽。” 杨清桦想想也觉得挺美,心情不由变好起来,搓了搓手道: “对啊,我们还有那个价值连城的龙珠、马氏贝珍珠、大金手镯,哎哟,这么一算,好像咱们也挺有钱的哈。” 童瑶哼哼: “这算啥啊,以后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咱们趁着年轻多挣点,不过,咱们也要爱护好身体,别钱挣到了,人没了。” 杨清桦忽略他她最后这句话,心里越想越热,恨不得现在就回村开船出海。 夫妻俩对未来斗志满满,这年代海里资源丰富得不要不要的。 哪怕没有儿子的好运气,也能赚到钱。 杨溪俊只要爹娘在,他就觉得幸福和安心。 现在皮得不行,这个蹭蹭,那个摸摸,开心得大喊大叫的。 完全记不起来远在京城哭得歇斯底里的哥哥。 顾南一早上醒来,发现弟弟回家了,这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在家里闹得顾老爷子头疼。 真是恨不得立马开车追上火车,给孙子打包送走。 三天三夜的火车,夫妻俩是真的坐得够够的。 这辈子都不想坐火车了。 纵使火车是卧铺,但毕竟带了不少贵重物品,又加上一个孩子。 夫妻俩轮流休息,怕遇到小偷和人贩子。 到了站,童瑶用背带背孩子,身前力所能及的拿一些东西。 杨清桦大包小包的扛。 这年头坐车的人都是这样,全都是大包小包的。 刚下火车,就见杨父杨母还有两个哥哥在外面喊人。 如今有电话很方便,出发前,童瑶打电话到村里,通知家里人大概什么时候到,他们坐客车回去就行。 没想到杨父几人竟然从家里过来了。 “爹娘,大哥二哥,你咋来了。” 杨母拿过童瑶手里的行李,笑着道: “还不是家里两个老人不放心,让我们凌晨三点就起床过来了。” 杨父和两个哥哥也赶紧去帮杨清桦分担行李。 童瑶笑嘻嘻的揽着杨母: “哎哟,某人真是刀子嘴豆腐心,明明是想我了,还舍不得说。” 杨母看了看肩膀上的手,嘴角弯了弯,也不抖开,但嘴里不饶人: “哼,就你这把嘴能说,黑的能说成白的,快点走,不然抢不到位置了。” 童瑶和杨母一路斗嘴,男人就在后面笑着听。 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来得好。 童瑶一家三口从中秋节一直忙到现在,他们见不到人,饭都吃不香。 这不关分不分家的事,而是有童瑶一家三口在的日子里。 他们才觉得圆满,没啥文化,不知道咋形容。 反正就是能时不时见到人,他们心里的石头才真正的落下来。 杨溪俊好久都没见到杨父杨母了,坐在客车上非要黏在杨父怀里。 时不时回身紧紧的抱住杨父,抬头甜甜喊人。 杨父心里软得跟什么似的。 杨母在旁边吃醋: “哎哟,我们俊俊怎么不说爱阿嫲啊。” 杨溪俊立马转头冲着杨母伸手: “俊俊爱你~” 杨母这才心满意足,笑得跟捡到钱似的。 童瑶没眼看,轮到她说瑶瑶爱你的时候,得到的绝对是一个白眼。 哼,区别对待。 一家人花了几个小时,到县城换车,才回到村口。 给大家伙累得够呛。 村里人见到童瑶几人大包小包的回村,围上来七嘴八舌的问: “哎哟,阿桦啊,你们是去哪啊,这段日子都见不着人。” “是啊,阿瑶,不是从娘家回来了吗,这又是打哪回来的。” “哎哟,这大包小包的,拿的是啥。” 有几个大娘直接就想上手巴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