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崇祯圣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春闱开考,后膛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相对于安南征战,广西移民,京师八街九陌,车如流水马如龙。 无他,拖了两年之久的春闱要开,各地举子纷纷落入京师之中。 之前朝廷下恩旨,春闱取贡士一千人,将天下众举子惊世骇俗。 往昔一榜不过三百人,而今一榜足足一千,三倍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除春闱之外,崇祯下旨增设恩科,行武科会试,各地习武者对武举趋之若鹜。 客栈、会馆早已是人满为患,连个落脚之地都寻摸不到。 搞得微服私访的崇祯极度郁闷,只能在街道闲逛。 王承恩暗自摇头,自家主子在紫禁城片刻呆不住,时不时想折腾一通。 经过一客栈,见三十多岁男子被数人一同推出,包裹散落于地。 崇祯命侍卫上前扶起,见其相貌堂堂,略有质朴。 便问道:“兄台无事?” 见崇祯身旁簇拥多人,个个魁梧健壮,散发暴戾之气,定是贵公子无疑。 那人回道:“多谢公子出手相救!” 崇祯问道:“里发生何事?” 那人苦笑道:“早先订好客栈,不曾想银子丢失,被人捷足先登。 我与他人争辩一二,故被推搡而出,才落得这般模样。” 见男子身穿举人服饰,心中稍有疑惑。 便道:“你乃举人,店家岂敢欺你?” 那人摇摇头,道:“非是店家欺我,既无盘缠又熟人无络。 那士子非要争抢,我盘缠丢失,店家也需迎客,到是没了落脚之地。” “好办,好办,且随我回府,府中空屋众多,兄台可择一而选。” 那人激动不已,回道:“多谢公子,还不知公子之名,日后当以报答。” 崇祯笑道:“刘文祯,兄台唤何?” 那人道:“鄙人牛金星,河南卢氏人!” 刚转身而走,崇祯顿下脚步,三十多岁?还叫牛金星?莫不是真是他? 牛金星见崇祯错愕不已,心中犯嘀咕,难不成有何变故? 便问道:“刘公子,可是牛某脸上沾有何物?” 见到大顺丞相,崇祯自是一笑,有他在明,大顺得趴着。 笑道:“无事,突想起一人来,随文祯归府吧!” 但牛金星望着刘府大门却迟迟不敢进,无他这乃是陛下之舅刘继祖别院。 见其驻足不前,崇祯笑道:“牛公子,何故不进?” 牛金星天人交战,若进与外戚沾上关系恐文官不收;若不进恐恶刘公子死路一条。 见崇祯问询,硬着头皮道:“双腿麻痹,稍缓缓。”. 用力捶打之后,一步步入得府门之中。 刘继祖不在别院,平常都在府中,今日别院之中并无他人。 牛金星恢复神态,便问道:“公子与新安伯何故?” 崇祯道:“牛公子,住在别院安心攻读,待春闱而开。” 不给牛金星其言,便转身而走。 牛金星震住了,这是落入虎口之中,日后怕难以脱身。 踌躇不决,竟听见别院西侧,隐隐约约传来读书声。 牛金星略微惊奇,难不成和他一样,便直奔过去。 瞥见一锦衣公子,身高七尺有余,相貌俊朗,捧着论语而攻读。 得见读书声已停,便道:“牛金星冒昧了,见过公子!” 那人回道:“李岩见过兄台!” 大顺的两大谋士在刘府别院不期而遇。 见着二人高谈阔论,崇祯心中乐开花。 旁王承恩问道:“皇爷,这二人要栽培一二?” 崇祯摇摇头,便道:“无须栽培,日后当见分晓。” 王承恩略微皱眉,皇爷对其人不一般。 十几年后,王承恩感慨陛下识人之明,用人之准。 枪炮厂内,老毕愁容满面,前些日子崇祯把他喊去。 对他说道:“老毕,朕想制造后装枪,不再从枪口装弹,从后膛中装。” 老毕被崇祯天马行空之法征服,回枪炮厂数日闭门造车,可始终得不到精髓。 炮厂孙元化、张涛、王徵、汤若望等人亦是无法为其解惑。 时茅元仪探亲而归,见毕懋康哀声叹息,浑身散发腐朽之气。 便问道:“老毕,何故发愁?” 见老茅后,毕懋康将后膛枪之事悉数托出。 茅元仪略微沉吟道:“后膛枪,论击发装置用弹簧、撞针即可。 可火药、铅弹如何装置方是膛枪关键。” 对茅元仪之言一针见血,毕懋康点头应到。 迈着龙步而来的崇祯,见二人愁容满面不由觉得异样。 便问道:“侍郎何故?” 毕懋康叹道:“陛下,后装枪击发无事,可火药子弹不知如何装之。” 崇祯便道:“可用纸壳子弹!” 茅元仪问道:“何为纸壳子弹?” 崇祯笑道:“用纸卷成筒,里面装火药,将弹头与之分别装入。 在纸壳底部放上极小火石,以撞针摩擦起火,燃烧火药打出铅弹。” 一通解释让毕懋康在脑海之中,形成击发画面,竟拍手称快。 在崇祯震惊之下,撒丫子便跑。 茅元仪顾及颜面,拜别崇祯追毕懋康。 崇祯颇为无奈,他最为迫切地造出火帽,可无容器无设备只能搁置。 只能依照火石燃烧纸壳子弹,希望毕懋康可以成功。 走至炮厂内,见一年逾半百之人,却风度儒雅,专心研究图册。.. 正是徐光启关门弟子,任炮厂厂长,领工部侍郎衔的西学大家孙元化。 孙元化钻研图册足足半个时辰,连崇祯到访都不得见。 若非王承恩有意咳嗽一二,孙元化身心聚在火炮之学中。 见崇祯坐那,孙元化急忙跪拜:“臣孙元化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崇祯当然不会怪罪一二,孙元化乃是精通火炮的大才,又是西学的倡导者。 便道:“侍郎为国为民,朕不会怪罪,此番前来乃手雷之事。” 闻手雷之事,孙元化回道:“手雷已成,请陛下一观之。” 至演武场遂见一队身长七尺,高鼻深目,猫眼鹰嘴,面貌白皙,卷发赤须的葡萄牙人。 乃是孙元化用重金从澳门招募而来的葡萄牙炮手以及海战之中俘虏的工匠。 葡萄牙人统领西劳见孙元化领人来,用蹩脚的汉语道:“西劳,见过大人。” 孙元化喊道:“命人赶来四五只肥羊,用手雷轰之。” 西劳听不太懂,一旁翻译陆若汉将孙元化话语通传,西劳闻言大喜。 陆若汉见崇祯数次来,又见其腰间坠着的龙纹玉佩,心中早已猜测一二。 怕是当今天子无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