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有女如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 半年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半年左右。

    春桃跟着旁听学会了不少东西。

    钱俪云的绣工也早已今非昔比。

    自从没有那些糟心事后,钱俪云把精力全部放在了提升绣艺上。

    才短短半年时间就把三娘子手里的针法给基本掏空了。

    再加上那次惩罚过后,她就好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

    绣出的东西颇有灵气,那些放在锦绣阁的铺子内的绣品竟意外地有些好卖。

    三娘子也越来越得意于自己的这个亲传徒弟。

    此时的绣坊二楼内,师徒三人正在里面如同往日一般刺绣。

    “姑娘绣的可真好看!”春桃看了眼自家姑娘的作品衷心的夸赞道。

    钱俪云绞断丝线离开绣绷远远看了看,也满意地点点头。

    不远处坐着的三娘子被吸引来的注意力。

    她放下针线就起身来到钱俪云的身边。

    和她一般远远观看了一番那幅绣品。

    只见那白色的素布之上。

    一片粉绿相间的荷花池之中,金红交织的鲤鱼围绕荷花游动,仿佛下一秒就要破水而出一般。

    “你的绣艺越发精进,看来再过不久,我也就没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

    三娘子感叹道。

    钱俪云摇摇头:“比起师父,还差的远呢。”

    三娘子失笑道:“你如今已然学会了十种针法,但你娘的技艺总得算下来一共却有十三种,我这里还剩下最后一种,等学完后,我也没什么可教给你的了。”

    三娘子表情有些遗憾。

    不过时也命也,当年她做不到的事。

    如今换成了这个天赋颇佳的徒弟。

    三娘子觉得还是很有希望重现当年云州第一针的风采的。

    收好针线,乘上马车,路上买了些东西后,钱俪云和春桃一同回了家。

    书房里,昊昊正陪着妹妹练大字。

    他们二人连着义兄在夏天快要过去时,托冯淑怡的福,终于请来了一位先生启蒙。

    三人读书至今,已有半年之久。

    钱明江到底年长了几岁,比这两兄妹人真不少。

    用功读了半年后终于学会了三字经。

    想着他马上就要十岁了,钱俪云就帮他提前联系了书院。

    眼看着这几日就要准备准备入学去了。

    钱俪云刚要悄悄离开,就被妄图逃避练字的茵茵给发现了。

    “娘!你回来啦~”

    钱明昊赶忙出声阻拦道:“茵茵,你字还没写完呢...”

    茵茵低头看了看,又望了望娘亲和哥哥。

    见无人赞同。

    最后只好哦了声坐回了位置。

    钱俪云走上前,借此机会认真看着两个孩子描了会儿红。

    夸道:“你们两个写的真不错,比娘小时候厉害多了!”

    二人笑了起来。

    陪他们练了会儿字,钱俪云才离开孩子们的书房。

    来到院内就去寻起钱明江的踪迹。

    他最近忙着准备入学的东西。

    文房四宝之类的虽然和平日用的没太大区别。

    不过钱俪云总想这亏谁不能亏孩子。

    于是问过书院的先生上课要讲什么内容后,下工路上就亲自去书店买来了上课用的书本和一套崭新的纸墨笔砚。

    待她好不容易在偏僻的角落寻着他人时。

    如今已是冬季,天气早已变凉。

    那孩子跪坐在那里,面前还摆着两盘冷的没有丝毫热气的吃食。

    脸上已经被冻的鼻子通红了还不忘一个人念叨些什么。

    她环顾四周,发觉下人就躲在不远处的假山附近。

    钱俪云这才松了眉头。

    她能猜出钱明江这么做的原因。

    自从来到钱府后,虽然这孩子比起之前要开朗快乐许多。

    但一直没能忘了年幼的经历。

    每逢有大事发生时,他都会找个角落陪着过世的爷爷说上一阵子心里话。

    钱俪云怕他冻坏,稍微等了一会儿才故意发出些声响走上前去。

    钱明江果然听到了这儿的声音。

    他扭头看来,眼睛亮亮的唤了声:“义母!”

    “可是在陪你爷爷说话?天凉了,你也不说穿厚点,可别不小心感染风寒了。”

    说着,她从小丫头怀里拿过取来的披风。

    抖开后盖在了他的身上。

    钱明江不好意思的低低头,很快高兴的嗯了声:“我记得了。”

    摸摸这孩子蓄起的发髻。

    钱俪云满意的点点头。陪着他呆了会儿后,两人才站起来往回走。

    这院子的确偏僻,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回到住的地方。

    钱俪云边走边嘱咐道:“方才回来路过书铺,我就把你过两天要用的书给备齐了,就放在你的书桌上,待会用过饭...”

    钱明江听着耳边倍显亲切的话语,心里暖暖的回望了一眼祭拜爷爷的那个角落。

    等钱府忙忙碌碌了几日后,钱明江终于要开学了。

    他上学的学院就在云州城内,离钱府倒是有些距离。

    钱俪云考虑到孩子还小,特意又配备了一辆马车接送。

    这样等过几年钱明昊和钱若溪兄妹二人读书时还能用上。

    书院名为云江书院。

    据说第一任院长还是百年前从朝堂退下来的一位大官创立的。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沉淀。

    云江书院不知培养出了多少文士官员,在当朝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

    也是因为这个书院的存在,钱俪云的祖父才会想起培养儿子读书这一个念头。

    如今的钱明江虽然基础薄弱,比起大家子弟肯定差距颇大。

    不过云江书院早就考虑到了不同阶层的孩子念书多少会有差异。

    于是把学院分为了数个部分。

    钱明江所去的丁字三班,就是专门为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读书所设。

    这个班的教授内容总的来说要比启蒙水平略高些。

    和钱明江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刚好匹配些。

    到开学那天,一大早钱俪云亲自送他到了书院门口。

    钱明昊两兄妹也凑热闹蹭上了马车。

    看到车子停在一幢气派的大门口,紧接着大哥也下了车。

    两个孩子依依不舍的趴在窗边嘱咐他:“你可要早点回来哦,若是不喜欢呆在这儿就回家和我们一起念书!”

    钱明江笑着点点头,他也嘱咐二人道:“在家中要多听秋菊姐姐的话,等到下午我就会归家了!”

    茵茵可爱的摇头晃脑道:“好呀好呀,我们可乖了~”

    看三人还要说上半天,钱俪云面无表情的打断几人话别。

    待送进去老大后,才带着儿女们把他们送回了家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