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真乃天命,皇上万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论拍马屁,还是解大学士,解缙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种拍马屁的行为,也是引的一众大臣感到阵阵反感。 其余杨士奇等大臣纷纷用鄙视的目光,深深的看着这个家伙。 身为几年前的新科状元郎,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是难以想象,他到底有多么会耍嘴皮子。 有时候会奉承人会吹牛逼,和那些不会这些事情的人,完完全全都是两码子事。 “皇上万年!” “哈哈哈,也不看看瞻离体内流着的是谁的血脉!” 朱棣和在场大臣开心无比地交谈着这件事。 当他们几人走近之时。 顿时愣住了。 一脸的震惊。 这是什么东西?!! 他们看到了一个可以引动水流的神奇工具,小池塘正中间有着一个大风车,还在不断地往水槽之中引动着水流,然后最后灌入了一个小泥巴地里面。 距离几十米,一个简单的竹子,居然就是这么个小东西,就这样轻松解决了引水的问题?!!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这怎么可能? 天底下居然还有这种精妙绝伦的办法?! 一个个念头,顿时涌现在了他们脑海深处,朱棣可以说是整张脸上都是震惊之色。 他扭过头,去看了看解缙,双手都在颤抖个不停。 “解缙,你还记不记得,朕的孙儿说了什么话?” 此刻,朱棣眼里尽是兴奋之意。 “恭喜皇上!” 听到这话,解缙眼里闪过了一丝复杂,最后用恭贺的神情看着朱棣,拱了拱手轻笑道:“臣自然是记得!小皇孙说了,何不引河水自来?” 杨士奇等大臣,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懵圈极了。 此刻,他们心里除了震撼,就只有震撼了。 大臣们前一刻还记得,之前都把小皇孙的话当成是笑话。 不到三秒钟,他们个个都脸红脖粗,不敢再说之前那种愚昧之言。看書菈 事实证明,只有看到东西,才会让人信服,其余的所有话全都是在扯淡。 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以他的眼光,和大臣的眼光,怎么可能看不出风车和竹子做成的古怪之物的大作用? 这两种古怪之物,一旦普及开来,整个大明的粮食,都能赶上大丰收! 大部分的干旱问题都能够解决。 朱棣刚走到小家伙身边,朱瞻离就抬起了头来,露出了一抹天真的笑容。 “皇……爷爷……” 一看到这个小家伙,朱棣就感到心情莫名的好了不少 满脸惊讶地看着朱瞻离:“小东西,你是怎么把水引过来的呀?” “皇爷爷……瞻离就是想……玩泥巴,皇爷爷,什么是引水啊?” 听到这话,朱瞻离心中高兴了许多,知道机会来了,但是表面脸上还是故意露出一张疑惑的表情。 “哈哈哈,好!” 朱棣高兴坏了,真是天佑大明啊。 但同时也是不得不感叹。 弄出了这么巧妙的引水工具,居然只是为了玩? 这小东西真是聪明啊! 小东西不懂,但是他身后的那帮大臣都不是庸才,看到这种成品,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然后解决办法。 “解大学士,夏原吉,你们给朕一定要连夜把这个引水巧具研究透彻,若是可以,未来我大明大旱造成的粮食短缺,定会得到良好的缓解。” 不愧是永乐皇帝,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的本质,知晓了应该如何去做。 “是,皇上!” 就是等朱棣开口,解缙等大臣们,这才纷纷凑到跟前去观察。 皇上不开口命令,他们这些大臣们,怎么敢胡乱上去? 皇权至上,在这个时代凸显的淋漓尽致! 朱瞻离直到现在,才观察清楚了朱棣的那一张略带威严的脸颊。 和前世记忆里的那一张脸完全进行了重合。 现在的永乐皇帝还比较年轻。 另外一边,得到皇上许可的一众大臣,已经开始进行了研究。 仔细分析之后。 这些大臣们其中的张辅都能看出这引水巧具的不一般。 这一套工具其中的奥秘,就是在于不用太过多的人力,大部分都是借助着风力和水力。 现在这个池塘比较小。 如果换一个非常庞大的河流,那才叫真的是发挥作用力的时候。 竹子,往日里被当成废物的玩意,居然有如此大的功效,这才叫人难以接受。 能够引水,这就已经证实了它的作用力,简直不亚于国之重宝! 大明最不缺的东西,就是竹子,竹子长得很快,根本不怕被用尽。 “如果做一个大型的水车,那么就能解决更大的引水问题。” “这等巧具,实在是太妙了!” “小皇孙若是长大,定会成为大明的国之栋梁。” “我大明,有此物,还会有百姓能饿肚子吗?”朱棣脸上露出了笑容。 “皇上,这竹子的用处可真是大,臣以为定要对这件事进行保密,若是外传出去,一定对我大明造成不利之事。” “是的,如此国之重器,日后一定要好生重视,保护这些竹子。” 久久没有开口的杨士奇,杨阁老开口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而且这引水巧具不仅仅能够进行引水,还能进行农业,农田,就连臣等于家里也能用的上!” “是啊,杨阁老,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上去呢,您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众大臣都开始聊的火热朝天。 一旁的朱瞻离听着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分析,也在暗自评价。 不过呢,也太过于保守了,竹子太多了,而且你们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 大明现在的水平,整个世界无人能敌! 毫不夸张的可以这么来说。 确实是大明最厉害的一众能臣,大明从建国到灭亡,从来都不缺能臣。 等在皇帝身边行事的人,没有一个是废物。 朱棣还没从高兴之中回过神来。 困扰了他这么多天的问题,就被一个这么简单的玩意给解决了所有问题…… “不愧是朕的孙儿!” “小皇孙不愧是传世之孙!” 几位大臣也不由得心生感叹之意。 “今后,天下黎民都应感谢小皇孙。” “小皇孙,真乃天命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